社區衛生信息化
社區衛生信息化
社區衛生信息化是指以健康信息為核心、管理信息為紐帶、分析決策系統信息為主導的全面信息化進程。它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充分應用,有助於實現資源整合、流程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實現主動式動態活檔管理。健康信息能在居民每一次體檢、門診或住院中收集和完善。打破了傳統上孤立的、靜態的健康檔案管理模式;形成了一體化的、動態的電子健康信息倉庫。
2.健康檔案內容包括了從兒童到老年保健的全程信息,與現有的其他健康信息相比具有內容完整、信息規範的特點,採用模塊式組合,由核心部分和專項部分構成。核心檔案部分主要包括人口學資料、健康狀況、簡單的物理學指標、主要危險因素和社會適應以及對現有衛生資源的利用。專項部分主要為適應老年人、婦女、兒童等各種重點人群和疾病人群管理需要而設計。
3.建立健康信息數據中心,健康信息的瀏覽和查詢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體現,使用者非常方便地將社區有關人群的健康信息及與健康信息相關的信息調出來,能夠把個人的疾病的歷程進行串聯,使全科醫生能夠根據病程,做出準確快速的診斷。
4.建立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疾病電子監測網路,通過對重大疾病和急性傳染病的主要診斷指標的動態監測和智能分析,為衛生管理部門及時提供疾病預警和疾病發展趨勢的視圖。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網路的網底,也是衛生相關信息的重要採集源頭,因此,建立健全社區衛生信息系統不僅有助於完善和規範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深入發展,而且有助於促進衛生信息系統的整體進展、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根據北京地區的經驗,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模式與衛生服務站的建設模式是緊密相關的,可以分為三種模式。
自己建設整合困難
衛生系統原來對一級醫院的定位就是社區服務,並且進行了全科醫生培訓工作。隨著國家對社區衛生工作的重視,在補償機制、服務內容、場地等問題上對這些醫院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不少一級醫院成為社區衛生站的重要來源。這些社區衛生站的信息化建設繼承了原來一級醫院信息化的特點:
(1).系統相對獨立。由於原來的各一級醫院基本是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聯繫,因此各個系統基本只考慮了本醫院的需求,沒有考慮到對外的聯繫。
(2).功能相對簡單,尤其是沒有區域信息。原來一級醫院規模都比較小,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滿足掛號、收費、藥房管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統計功能,主要滿足醫院內部使用。
(3).系統提供商一般規模不大。由於一級醫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有限,因此對大型的HIS廠商缺乏吸引力,很多為一級醫院提供產品的公司都是規模較小的公司。
由於以上特點,這些社區衛生站的信息化整合很困難。若要採用系統集成的方式,這些小規模的系統開發商是否具有足夠的實力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再加上還需要標準化等工作,其工作量可能要比建立一套新系統大。而如果採用全部重新開發一套系統的方案,則系統的切換、人員的培訓、原使用者的抵觸等都是將要面臨的難題。
掛靠醫院難於互通
某些區域的社區衛生站是掛靠在某家三級醫院下面的,一般由三級醫院派大夫負責社區衛生站的工作,病人可以實現在社區衛生站和三級醫院之間相互的轉診。但是由於三級醫院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限制,這種社區衛生站的數量有限,並且由於所依託的三級醫院的位置問題,這些社區衛生站很少能正好覆蓋一個自然區域。
這些社區衛生站的信息化建設有些是依託大醫院完成的,使用的是大醫院HIS的簡化版本或者是其中的一個模塊。所以這些社區衛生站與所依託的三級醫院之間的信息互通是可以保證的。
但是這也為這些社區衛生站今後的信息化建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和其他社區衛生站、其他三級醫院信息不能互通,無法為整個區域提供衛生信息。如果對這些信息系統進行改造,由於這些衛生站的信息系統和原來依託的三級醫院的信息系統結合很緊密,反而會造成改造上的巨大困難。
區域規劃不利轉診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與此同時,一些地區的政府也逐步富裕起來,因此有些地區政府出資,對社區衛生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明確了補償機制,促進了社區衛生站的發展。
在進行場地、設備、物資、人員等整合的基礎上,地方政府也沒有忘記系統的整合。社區衛生站所用的系統一般採用的是政府出資進行招標採購的方式,除了可以滿足各衛生站的需求外,還對整個區域的社區衛生信息進行了統一規劃,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