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里橋鄉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轄鄉
十三里橋鄉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地處信陽市區西南3公里處,距107國道2.9公里,省道信應公路穿境而過。該鄉北與五星辦事處為鄰,南與柳林、譚家河鄉接壤,東與東雙河毗鄰,西環風光秀麗的南灣湖徠,地勢東北低西南高,素有“六山二水一分田,一分道路與莊園”之稱。
截至2020年6月,十三里橋鄉下轄15個行政村。
1966年5月,成立十三里橋公社。
1973年3月,賢山、馬鞍兩縣劃歸原縣級信陽市五星鄉管轄。
1983年3月,改設十三里橋鄉,隸信陽縣。
1998年8月,屬浉河區。
面積約120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十三里橋、葉橋、何灣、強灣、肖家廟、學堂崗、黃灣、葉灣、左利、小廟、寺河、湯廟、晏廟、青石橋、蓮花塘1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1998年由原信陽縣劃歸浉河區管轄。
地名由來
十三里橋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十三里橋得名。
十三里橋鄉
十三里橋鄉屬淺山丘陵區,南部和西南部為淺山區,鄉域內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主要河流有十三里河和東雙河支流。
十三里橋鄉圖
十三里橋鄉地處大別山南部,地勢南高北低,丘陵起伏。境內最高峰駱駝峰位於湯廟海拔396米,最低點位於葉橋海拔112米。
十三里橋鄉圖片
十三里橋鄉四季分明,具有典型的過渡性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5.1°C,年平均降水量為1261.6毫米。
十三里橋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十三里河、東雙河。境內最大河流是東雙河,從東至西南流經晏廟、蓮花、青石橋三個村,境內河道總長度23.4千米。
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
十三里橋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鐵礦石,集中分佈在東南山區一帶。地下水資源可用量為459.8萬立方米。
鄉域總面積為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95平方公里,林果草地50.3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0.21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7.3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9平方公里。
境內農副產品品種豐富,已形成草莓、甲魚、蔬菜、茶葉、板栗、苗木花卉六大支柱產業,是豫南有名的“草莓之鄉”、“雜果之鄉”、“苗木花卉之鄉”、“甲魚之鄉”。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轄十三里橋1個居民委員會,十三里橋、湯廟、晏廟、青石橋、蓮花塘、葉橋、強灣、何灣、肖家廟、葉灣、學堂崗、黃灣、左利、寺河、小廟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20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十三里橋鄉下轄1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地十三里橋。
十三里橋村 | 葉灣村 | 黃灣村 |
湯廟村 | 葉橋村 | 學堂崗村 |
晏廟村 | 何灣村 | 左利村 |
青石橋村 | 強灣村 | 小廟村 |
蓮花塘村 | 肖家廟村 | 寺河村 |
全鄉共轄十三里橋村、湯廟村、晏廟村、青石橋村、蓮花塘村、葉灣村、葉橋村、何灣村、強灣村、肖家廟村、黃灣村、學堂崗村、左利村、小廟村、寺河村15個行政村、207個村民組,全鄉總戶數11038戶,總人口3.5萬人。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轄區總人口340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00人,城鎮化率12%。總人口中,男性17704人,佔52%,女性16344人,佔48%;14歲以下5107人,佔15.0%;15~64歲25636人,佔75.3%;65歲以上3305人,佔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962人,佔99.7%;有回、朝鮮2個少數民族,共86人,佔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6‰。
2017年,十三里橋鄉常住人口33181人。
截至2018年末,十三里橋鄉戶籍人口35243人。
十三里橋鄉
2011年,十三里橋鄉財政總收入551.4萬元,比上年增長1.2%。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7億元,比上年增長28%;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21%。
2018年,十三里橋鄉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十三里橋鄉鄉農業地面積2.9萬畝,人均1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4.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3%。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4萬噸,人均704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大棚蔬菜,小雜果、苗木花卉。2011年,蔬菜、小雜果種植面積4萬畝,產量10萬噸,主要品種有絲瓜、西紅柿、草莓等。
十三里橋鄉的圖片
十三里橋鄉工業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生產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5%。2011年,工業企業42家,職工105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29%。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商業網點179個,職工467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2.5億元。
十三里橋鄉圖片
十三里橋鄉境內有224省道過境,境內長11.2千米;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長76.8千米。
臭豆腐、腌制鹹魚、手工挂面、農家燜罐肉、稻草捆泥巴腌制臘肉。
《信陽大鼓書》、《雞鳴寺的傳說》、《雞鳴寺遺址》、《鐵佛寺的來歷》、《太平橋的傳說》
舞獅子、玩旱船、大鼓書、玩哈喇、腰鼓舞、舞龍燈、踩高蹺
古民居:青石橋老街;
古遺址:金家寨、郭氏祠堂、鐵佛寺遺址、太平橋遺址、青石橋遺址、雞鳴寺遺址;
古建築:歷家塆老宅、郭氏祠堂等;
古樹:松樹、紅柳、古銀杏樹、古柏樹;
寺河烈士墓園及革命文物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565人,專任教師271人;小學10所,在校生1530人,專任教師1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50人,專任教師1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圖片
1998年9月,十三里橋鄉建立有線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926戶,入戶率達28%。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3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20餘萬冊,業餘舞蹈隊2個66人。
圖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學校體育場2個。100%的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個,門診部(所)15個;病床25張,每千人擁醫療有病床0.7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5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011年,十三里橋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戶,人數42人,支出7.6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長8%;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42戶,人數1648人,支出128.5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長2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2萬元,比上年增長18%;敬老院2家,床位88張,收養五保老人85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萬人,參保率98%。
2011年末,十三里橋鄉有郵政局1處,代辦處3處,郵政業務總量267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5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6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9%;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3萬戶。
這裡山水秀美。境內豫明珠珠南灣湖環抱5個行政村,20公里的環湖公路象一條飄帶,蜿蜒於湖光山色之中,連接著22個各類不同的自然島嶼,沿路形成“一軸一線”兩條生態旅遊項目,即以信應路為軸心的觀賞、採摘、品嘗草莓、櫻桃、茶葉為內容的觀光游,以環南灣湖為沿線的“住農家院、做農家活、釣南灣魚”的休閒遊。國家2A級景點香如故植物觀賞園、河南省特色旅遊村學堂崗村讓人留戀忘返,遐想翩翩。
徠南湖落日
近幾年來,十三里橋鄉還依託草莓、櫻桃、花卉苗木等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閑生態旅遊,境內嘉園、宋家大院、翔鴿嶺、富樂農場、清風寨等都是群眾餐飲休閑度假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