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鰱
海洋魚類
大海鰱(學名:Megalops cyprinoids)是大海鰱科、大海鰱屬一種海洋魚類。體延長而側扁,體稍高。眼徑較吻長。口稍上位;下頜較突出,上頜向後延長,接近眼后緣。具喉板。體被大而薄的圓鱗,腹部無棱鱗;側線直走,側線鱗數36-40。背鰭在體被中央,最後一鰭條延長為絲狀;腹鰭起點在背鰭起點下方;臀鰭前半部鰭條較後半部鰭條為長。體背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吻端青灰色,各鰭淡黃色。背鰭與尾鰭邊緣暗。
體長為體高的3.43-3.94倍,為頭長的3.40-3.77倍。頭長為吻長的3.94-4.44倍,為眼徑的3.46-4.92倍,為眼間隔的4.42-5.22倍。
體延長,側扁,背腹緣淺弧形。頭的腹面有喉板。吻略鈍。眼頗大,大於吻長,側上位。脂眼瞼窄。眼間隔平,其長略短於眼徑。鼻孔2個,裂縫狀,相互靠近。口上翹,斜裂。口裂達於眼的前緣,下頜向前突出,上頜骨伸到眼后緣下方或稍後。兩頜、犁骨、齶骨、翼骨和舌上均有絨毛狀齒。舌圓形,遊離。鰓孔大。無假鰓。鰓耙較長。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
體被大圓鱗,排列整齊,不易脫落。鱗片的前緣呈波狀,前緣有10-16條輻射線。頭部和鰓蓋皆無鱗。臀鰭基部及尾鰭有小圓鱗。胸、腹鰭基部有腋鱗。側線平直,前端稍彎曲,側線鱗上有輻射管。
大海鰱
背鰭始於吻端與尾鰭基的中間。最後鰭條延長為絲狀,向後可伸達臀鰭基後上方。臀鰭位於背鰭後下方,臀鰭基較背鰭基為長。胸鰭位低,在鰓蓋後下方。腹鰭小,始於背鰭稍前方,介於胸鰭和臀鰭始點的中間。尾鰭長而大,深叉形。
體背部深綠色。側線以下至腹部為銀白色。吻端灰綠色。各鰭淡黃色。背鰭和尾鰭邊緣以及胸鰭的末端均散有小黑點。
大海鰱的飲食習慣隨著生長發育一直在改變,在發育的第一個階段,它們直接從水中獲取營養物質。脫離幼體的年少個體吃浮游生物、小魚和昆蟲。成年海鰱僅吃魚類和甲殼類生物,主要以捕獲沙丁魚、鯷魚、鯔科類魚、鋸蓋魚、麗魚(這類魚比重最大)以及蟹類為食。由於牙齒過小,大海鰱整個吞吃食物。而且它們主要在中層水域捕食。
幼體時期,大海鰱的天敵是魚和浮游生物,成年以後,捕食它們的是牛鯊(低鰭真鯊)、無溝雙髻鯊、美洲鱷和各種 海豚。面對 捕食者的威脅,和許多魚類一樣,大海鰱會一種反蔭蔽技術。它們的背部一般為黑色,當捕食者從上向下覓食時,那些背部的黑色將它們隱入下方深水的黑暗中。多數魚類的腹側面顏色較淺,大海鰱則是亮銀色,當捕食者從下往上搜捕時,這種顏色將它們隱入淺色的上水面。
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魚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水域,有時進入河口區。攝食小蝦和小魚等。大海鰱是遠遊魚種,能長距離雙向洄遊。許多人知道大海鰱的 洄遊,其中有名的要屬“魚鉤飛越”——在淡水和海水間穿游跳躍。
大海鰱分佈範圍
分佈於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珊瑚海島地區、西澳大利亞州、北領地、昆士蘭州)、巴林、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台灣、香港)、庫克群島、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埃斯瓦蒂尼、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社會島)、關島、印度(西孟加拉邦、安得拉邦、果阿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奧里薩邦、泰米爾納德邦、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巴布亞)、伊朗、以色列、日本、約旦、肯亞、韓國、朝鮮、科威特、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砂拉越、沙巴)、模里西斯(模里西斯主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緬甸(緬甸大陸)、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留尼汪島、薩摩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南非、斯里蘭卡、蘇丹、坦尚尼亞、泰國、湯加、吐瓦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萬那杜、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葉門、辛巴威。
大海鰱
大海鰱[Pachythrissops]
大海鰱
科:大海鰱科;
俗名:大海鰱;
時代:侏羅紀晚—白堊紀早期;
分佈:歐洲;
產地:大海鰱用它小的錐形齒來捕捉小海生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小魚。
大海鰱為紡錘形,顱短並有顯著對稱的叉形尾。單獨的背鰭和肛門鰭比成對的胸鰭和骨盆鰭要大得多。身體有薄而圓的鱗保護。
大海鰱肉味鮮美。可供食用,但肉質軟爛而多刺,肉味較差,通常腌漬成鹹魚。本魚個體大,生性貪食,易被釣捕;上鉤以後,會一下子蹦出水面2、3米高,使釣趣大增,故為受垂釣者喜愛的游釣魚種。為美國、印度、斯里蘭卡及中國海南鹹淡水重要養殖魚類之一,飼養條件為pH8.2 、DH20、水溫28℃左右。
區分兩種大海鰱,主要是看頭尾。首先泰龐海鰱的眼睛看上去就很正常,而大眼海鰱名副其實地長了一對大眼睛,這在兩種大海鰱同時存在的時候非常容易分辨。然後就是看頭型。泰龐海鰱長了一個掠食氣息濃郁的頭部,頭頂上翹,下顎明顯前伸。我們前面說了它和翹嘴鮊魚長得非常相像,“翹嘴”是個什麼概念,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吧?相對而言大眼海鰱完全就是個平民,頭頂平直,頭部呈最普通的三角形,又傻又大,沒有一點上層掠食王者的氣魄。最後看尾鰭,這個由於個體差異或是鰭葉破損的原因也許不會那麼明顯。總的來說泰龐海鰱的尾鰭比較短粗,看上去強壯堅挺;而大眼海鰱的尾鰭明顯纖細修長,像是燕子的剪刀尾。
大海鰱
大海鰱(Megalops cyprinoides)是1782年法國博物學家布魯桑尼特(Pierre Marie Auguste Broussonet,1761-1807),在《魚類學——魚類圖文查考》(Ichthyologia , sistens piscium descriptiones et icones)里,根據采自萬那杜(Vanuatu)的新赫布里底(New Hebrides)的標本,以“鯉形鯡(Clupea cyprinoides)”之學名發表的,為首次描述。
大海鰱學名的由源,屬名Megalops源於意思是“大的”希臘語“megas”之拉丁語“meg”,與“海鰱屬(Elops)”,而種名是希臘語“kyprinos”的拉丁語“cyprin”,與希臘語“-o+eidos”縮寫的拉丁語詞尾“-oid”併合而成,各是“鯉”及“形似”的意思。
中國“大海鰱”的最早文獻,見於1846年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一文所記“毛翅海鰱(Megalops setipinnis)”與“曲絲海鰱(Megalopscurtifilis)”均為該種同物異名。在香港,2001年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Department of Ecology & Biodiversity)刊物《豪豬!》(Porcupine!)第22期,以及2003年,漁農自然護理署韋敬輝(Keith DP Wilson)所著《香港人工魚礁與岩礁魚類》(Artificial Reefs and Reef Fish in Hong Kong)中,有作為海水魚類的記載。著者早在1980年代末,根據漁民描述,於本地各沿岸海域較淡內灣已有多次記錄。
大海鰱的先定同物異名為Clupea cyprinoides、Elops cyprinoides、Megalops cyprinoides,次定同物異名有Brisbania staigeri、Clupea thrissoides、Cyprinodon cundinga、Elops cundinga、Megalopscundinga、Megalopscurtifilis、Megalopsfilamentosus、Megalopsindicus、Megalopsmacrophthalmus、Megalopsmacropterus、Megalopsoligolepis、Megalopssetipinnis。
繁殖期於秋冬及春夏,一年兩次,約20厘米達成熟,稚魚及約20至30厘米的個體穿越河口鹹淡水進入沿岸相接之淡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