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村遺址

白羊村遺址

白羊村遺址位於位於雲南省賓川縣城東北3公里處﹐地處金沙江流域。現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1973~1974年雲南省博物館發掘。遺存有房址、墓葬、家畜的遺骨、褐陶、數量眾多且具特色的石刀等。文化層分早﹑晚兩期,是滇西洱海地區內涵比較豐富﹑文化特徵鮮明的一處典型遺址﹐也是雲貴高原地區目前所知年代較早的以稻作農業為主的文化遺存。

2006年05月25日,該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遺址


白羊村遺址的遺物
白羊村遺址的遺物
在遺址中發現房址11座﹐均為長方形地面建築﹐一般面積10多平方米。四周立木柱﹐柱間編綴荊條﹐兩面塗草拌泥構成牆壁。早期牆基多開溝槽﹐溝底挖柱洞。晚期牆基無溝槽﹐直接在地面上挖柱洞﹐或是在四周地面上鋪墊石礎﹐再立木柱。殘存灰白色糧食粉末和稻殼﹑稻稈痕迹的窖穴達23個﹐多分佈在房址附近。還發現豬﹑狗﹑牛﹑羊等家畜的遺骨。墓葬34座均屬晚期﹐都無隨葬器物。葬式複雜多樣。24座豎穴土坑墓中﹐除二次葬和完整骨架的單人﹑雙人仰身直肢葬外﹐以仰身直肢或屈肢的無頭葬最為特殊。無頭葬主要是成年男性﹐也有成年女性和小孩﹔多數為單人﹐有的則是2人﹑3人以至多人的合葬。有人認為無頭葬可能與獵頭習俗有關。還有瓮棺葬10座﹐絕大多數為幼童﹐個別的是成人瓮棺二次葬。該遺址石刀數量眾多且具特色﹐以新月形凸刃雙孔或單孔石刀為主﹐少數為穿孔圓角長條形。陶器均夾砂﹐褐陶最多。繩紋﹑划紋較普遍﹐還有富於特點的點線紋和篦齒紋﹐器形有罐﹑圜底缽﹑圜底匜﹑弇口缸等。

補充


中國洱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雲南省賓川縣白羊村。1973~1974年發掘。是雲貴高原較早的以稻作農業為主的文化遺存。分早、晚兩期,早期年代約在公元前2200~前2100年間。農業和家畜飼養業遺存豐富,有殘留的糧食粉末和稻穀稻稈痕迹、豬狗牛羊等家畜骨骼。生產工具中,收割用的新月形穿孔石刀最具特色。陶器處在手工製作階段,陶胎里夾沙的圓底大口罐是最常見的炊器。出土11座房屋基址,據研究,是一種長方形的木骨泥牆建築。發現的墓葬都是晚期的。有10座墓里死者無頭。這種現象是祖先頭顱崇拜、把死者頭取下供奉所致,還是獵頭習俗或戰爭頻繁造成,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