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甘井鎮的結果 展開

甘井鎮

陝西省合陽縣甘井鎮

甘井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地處合陽縣西北。 

截至2020年6月,甘井鎮下轄7個社區、9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甘井鎮戶籍人口27886人。2011年,甘井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100萬元,各類存款餘額896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308萬元。

歷史沿革


甘井鎮 2張
甘井鎮
因罕井姓人居此,后以諧音得名甘井。
1958年,成立甘井公社。
1959年,屬韓城縣合陽鎮公社甘井管理區。
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時復稱甘井公社。
1997年,更名甘井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轄甘井、西陽、佃頭、堡子、同堤坊、萬年、護難、北伍中、趙莊、型庄、北張庄、龍泉、麻陽、武陽、仙宮、城村、孟村、趙家嶺、小村、城后、下坊、朝陽、休里、楊村24個行政村;下設12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甘井鎮下轄7個社區、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甘井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524101001121甘井社區
610524101002220佃頭社區
610524101003220麻陽社區
610524101004220仙宮社區
610524101005220萬年社區
610524101006220小村社區
610524101007220趙莊社區
610524101204220同堤坊村
610524101206220護難村
610524101207220北伍中村
610524101211220龍泉村
610524101219220城后村
610524101220220西下坊村
610524101221220朝陽村
610524101222220休里村
610524101223220楊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井鎮地處合陽縣西北,東鄰同家莊鎮,西接金峪鎮,南連城關鎮,北依黃龍山與延安市黃龍縣紅萬崖鄉接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7.9千米 ,總面積1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甘井鎮地處渭北旱塬東部,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分為山地.丘陵、平原、溝壑等。 

氣候特徵

甘井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降水偏少,乾濕季分明,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2.0℃,年平均降水量571.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甘井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金水河、徐水溝等,其中金水河發源於合陽東西黃龍縣野雞石;徐水溝發源於甘井梁山磨鐮石,自北而南注入黃河。 

自然資源

甘井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天然氣,儲量豐富,主要分佈境內的朝陽、楊村、休里、北伍中、趙莊一帶,尚未開發利用。 

自然災害

甘井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連陰雨、冰雹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轄區總人口29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00人,城鎮化率13.1%。另有流動人口800人。總人口中,男性15870人,佔54.7%;女性13130人,佔45.3%;14歲以下6500人,佔22.4%;15—64歲10600人,佔36.6%;65歲以上11900人,佔4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甘井鎮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2.1人。 
截至2018年,甘井鎮戶籍人口2788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甘井鎮財政總收入7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26元。 
2018年,甘井鎮有工業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個。 

第一產業

甘井鎮
甘井鎮
2011年,甘井鎮耕地面積9.4萬畝,人均3.2畝;林地面積0.83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生產28884噸,人均996千克。其中小麥6194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水果、鮮菇。2011年,甘井鎮水果種植面積63000畝,產量48495噸,其中蘋果60000畝,西瓜1250畝,產量1742噸;鮮菇產量4000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甘井鎮生豬飼養量0.83萬頭,年末存欄1.15萬頭;羊飼養量0.42萬隻,年末存欄2.5萬隻,牛飼養量0.39萬頭,年末存欄0.31萬頭;家禽飼養量2.5萬羽。2011年,甘井鎮生產肉類2080噸,其中豬肉735.1噸,牛肉80.7噸,羊肉106.7噸;禽蛋27.9噸,鮮奶6390噸。截至2001年末,累計造林9800畝,其中防護林4800畝,經濟林5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萬株。2011年,甘井鎮大型農業機械110台。 

第二產業

2008年,甘井鎮建甘井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年完成投資1.2億元。入駐各類中小企業23個,從業人員430人。2011年,甘井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100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商業網點180個,職工268人。已形成甘井街集市,個體工商戶300多家,2010年投資6.6萬元,建成了大型蘋果儲藏室2個。2011年,甘井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960萬元,比上年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2308萬元。 

交通運輸


甘井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西韓鐵路、合皇縣道穿境而過,通往西韓方向的甘井火車站,日均有5列客車停靠,鎮村道路全部實現硬化。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公共圖書室15個,建築面積750平方米,藏書10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700餘人,其中面花藝人560人,剪紙藝人110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面花製作,曾多次赴國內外展出,1997年、2008年兩次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1998年9月開通有線廣播站,到鎮90桿千米,鎮到村1000桿千米。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線電視用戶0.3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50%。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5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2所,在校生1146人,專任教師1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35人,專任教師7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9%。2011年,甘井鎮教育經費達110萬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即陝西省農科院甘井實驗基地),各類科技人才14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人,經營管理人才6人,技能人才4人,農村實用人才129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井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衛生院1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人,其中執業醫師20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人、執業(助理)醫師0.9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甘井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住院手術45台次,出院病人800人次。2011年,甘井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127人,參合率100%。 

歷史文化


甘井鎮地處半山區, 是新石器、仰紹等時期先人集居之地,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加之又是漢武帝曾多次巡遊駐蹕之地,留下了不少千古動人的美麗傳說。勤勞樸實聰慧的甘井婦女多闡長面花和剪紙藝術,她們根據當地風情民俗,文明禮儀、婚嫁祝壽、滿月送節等傳統慶典所需,發揮聰明才智,想像豐富,構思新穎,匠心獨具、巧奪天工,技藝精湛,風格獨特,用上等麵粉製做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面花,如插花餛飩,獅子餛飩、虎頭餛飩、貓兒餛飩、雞兒餛飩、鹿兒餛飩、魚兒變娃、五蝠祝壽、龍鳳呈樣等以表示喜慶、祝賀,久而久之廣為流傳成為當地普及了的賀禮,淵源深遠,二十多年來文化站組織十九次面花作品展。 民間藝人行俊肖九八年參加省府組團應邀出席了香港文化藝術節,現場表演博得海內外專家讚譽;兩次走出國門參加法國巴黎藝術節展出; 三次進京參展,登上大雅之堂,特別是1994年代表陝西參加了國慶四十五周年天壇和民族文化宮的慶典展出,行俊肖、康黃花、白桂花等12人的作品被文化部授予“中華民間一絕”之譽稱。1997年甘井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戰國魏長城合陽段
戰國魏長城合陽段,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以北15千米處梁山南麓,由西向東穿越金峪鎮皇甫庄社區、甘井鎮和同家莊鎮楊家莊村三個鎮的20多個自然村,長約20千米。西經大浴河入澄城縣境,東入韓城市境。
2019年10月7日,戰國魏長城合陽段被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長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