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鎮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轄鎮
該鎮位於潮州市潮安區東南端,處於韓江下游,四面環水,俗稱“江中”。江東鎮北接潮州市區,南通汕頭市澄海區,是潮州市、汕頭市澄海區、汕頭經濟特區的交通樞紐,也連年榮獲中國經濟百強鎮稱號,更有天府之國,魚米之鄉之美譽。
2018年,鎮域面積38.6平方公里,耕地2.22萬畝,有人口9.98萬人,共有49個自然村,轄2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全鎮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台同胞近20萬人。
(1)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勻。平均年雨量達到1688.3毫米,每年4~9月雨量佔全年的84%,10月至次年3月只佔16%。一年中雨量以6月上旬為最高峰。
(2)氣候溫暖,夏長冬短。年平均溫度為21.4℃,每年最高溫度是7月曾達38.3℃,最低溫度1月13.2℃。每年3~12月的月平均氣溫大於15℃。只有1月、2月的月平均氣溫小於15℃。
(3)日照充足,差異較大。年日照時數平均1996.6小時。
(4)季風盛行,東南季風為主。春、夏、秋三季盛行東南風,夏季更盛,冬季(11月至次年1月)盛行偏北風。
常見的災害天氣有低溫陰雨、暴雨、颱風、低溫霜凍和寒露風。也有龍捲風、冰雹和春旱。
江東鎮
江東鎮
江東鎮
江東鎮將以發展小城鎮經濟為中心,以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社會進步為目標,通過示範項目建設,培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集工業、特色農業優化農村經濟布局,努力把江東建設成為一個旅遊和商貿為一體的特色型小城鎮。
民營經濟發展基礎較好。企業主要有抽紗、服裝制衣、工藝製品、建材、電器、陶瓷、運輸等幾大類。其中,抽紗、服裝、機繡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於1994年成立潮州市江東進出口有限公司。該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斷擴大經營業務,在1997年“中國鄉鎮企業排序”中,被列為“中國縫紐業行業量大經營規模鄉鎮企業”100家的第5名;獲“中國最大經營規模鄉鎮企業”十強之一。2002年,鎮又充分利用國家有關優惠政策,根據實際擬訂(鼓勵外商投資若干優惠措施)。同時,提供優質服務,設立經濟建設專門管理機構,負責對投資者提供洽談、簽約、項目申報等“一個窗口”承辦的服務。在勞動、技術、水、電、通訊等方面做好協調服務配套,大大增強了對外商的吸引力。
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通過廣泛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小區。爭創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戶,改善投資軟環境等一系列專題活動,較好地營造了一個穩定、文明向上的社會氛圍,全鎮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改善。該鎮被上級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衛生先進鎮”等光榮稱號。
江東鎮
上庄村位於江東綠島中部西側,背臨韓江綠水,面朝遠處青山,北接獨樹黃村、三吳村,東連“四圓”,南抵中庄、紅砂,村域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95畝,多沙質土,中高東西低稱“鼎栓”地,有置四周環水之中永不沉沒之雅說,2018年人口6064人。五世祖淳靜公遷居饒平,子孫繁衍,先後再創黃岡橋梓鄉,隆東庄厝巷,汫洲鎮南村,黃岡鍾厝隸,聯饒膠墩村,三饒東巷等五個村裔孫12000多人,七世祖義亶公遷居饒平西港裔孫3700人,八世祖樂宇公創潮州市區高厝塘村裔孫2076人,九世祖清隱公創潮州市區意溪東庄裔孫4600人,十一世祖雲岩公創澄海溪南董坑村裔孫1600人,十五世祖德侯公創潮州市橋東庄裔孫1083人,九世祖開瞬公系移居台灣,先後開創觀音鄉、新屋鄉、龍潭鄉、八德鄉、蘆竹鄉、復興鄉、龜山鄉、大園鄉等八個村落,人口69800多人,還有移居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加拿大、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約7630人。
龍口村該村地處平原區域,在江東鎮東邊,距鯉魚山的三元塔(急水塔約千米處。)東倚韓江堤岸;西至紅砂村交界;北與井美村接壤;南系橫坑村。站於堤壩之上,便可望到隔江的龍口洲。據記載,先祖創鄉時,堤外便有一塊由江水沖積而成的土地,於是開始在那裡墾荒種植。由於年代久遠,山移水改,那塊地成了四面環水的洲園,面積也逐漸擴大,現在洲園面積約1500畝。自古至今,洲園成了龍口人發展特色產品,增加經濟收入的寶地,故稱為發家洲。有利必相爭,龍口人也曾因洲園邊界問題與鄰近鄉鎮打過官司。然而,歷史事實是不可改變的,解放初,潮安縣政府尊重歷史,確認了龍口洲的範圍,並立下了邊界。從此,龍口人也免了詞訟。如今的龍口洲,已是竹林修長,樹木參天,群鳥歡躍,佳果飄香的自然風景區。沿堤岸往南約千米處,有一津口,先時村民出外營生須經於渡,名叫“石跛腳”渡,對岸是潮澄邊界。家鄉雖乏山川,卻臨韓水,是一個環境優美,有發展潛力的地方。是一塊工業、農業、商業等投資發展的黃金寶地。
江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