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威廉·弗里德里希·馮·施萊格爾
施萊格爾
卡爾·威廉·弗里德里希·馮·施萊格爾(德文:Karl Wilhelm Friedrich Schlegel),德國人,1772年3月10日出生於漢諾威,1829年1月11日逝世於德累斯頓,享年56歲。
父親約翰·阿道夫·施萊格爾(Johann Adolf Schlegel,1721年9月17日—1793年9月16日,享年71歲)是一名詩人和路德教牧師。
比他大5歲的哥哥奧古斯都·威廉·馮·施萊格爾(德文: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l,1767年9月8日—1845年5月12日,享年77歲)同為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奠基人。
1772年3月10日出生於漢諾威。
1790年在格廷根學習法律。
1796年到耶拿,深受費希特哲學的影響。
1798至1800年和他的哥哥出版早期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參加這一工作的還有諾瓦利斯、施萊爾馬赫和蒂克。
1802年在巴黎任講師,並學習羅曼語言和東方語言。
1815年被封為貴族。
1815至1818年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任奧地利公使館參贊。
1810至1812年在維也納發表《論現代史》(1811)和《古代與現代文學史》(2卷,1815)的講演,內容大多涉及歷史、哲學和文藝學。他把歷史理解為一個民族對自己的過去的自我意識,而文學則是一個民族精神生活的體現。1800年《雅典娜神殿》停刊,又創辦《歐羅巴》(1803~1805)、《和睦》(1820~1823)等雜誌,宣傳宗教和復舊思想。
1829年1月11日在德累斯頓逝世,享年56歲。
施萊格爾是德國早期浪漫派的重要理論家,他的早期論文,如《希臘文學研究》(1798)和《希臘人及羅馬人的詩歌史》(1798),探討了古希臘藝術,認為它是典範。但是他又認為,古希臘人創造的客觀的、有效的東西是必將消失的作品,而現代的主觀精神則可能繼續發展。他的《片斷》(1797,1798,1800)使他成為浪漫主義美學的奠基人。他主張“普遍藝術”,強調文藝的主觀性,反對文藝與現實發生任何聯繫。他的論文《論威廉·邁斯特的特徵》(1798),對歌德這部作品作了獨到的分析。
弗·施萊格爾的長篇小說《路清德》(片斷,1799)對當時的婚姻制度進行了批評,主張婦女解放和戀愛自由,把閑散無為的藝術視為特權階級的理想和特權。他還著有悲劇《阿拉爾柯斯》(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