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念,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niàn,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為思念、想念;又可引申為考慮、思考,愛憐、哀憐、憐憫,念頭、想法,憂慮。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niàn動詞常思;思念,惦念miss念,常思也。——《說文》天念爾祖。——《詩經·大雅·文王》不念昔者。——《詩經·邶風·谷風》不念舊惡。——《論語》念悲其遠。——《戰國策·趙策》念鬼。——《史記·陳涉世家念誦;念恤;念舊;念思;念想;念一;念戀
思考,考慮consider顧吾念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念慮;念咎;念思
憂慮worry;be anxious about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泛瀾。——韓愈《齪齪》
愛憐show tender affection for念酸
哀憐,可憐feel compassion for;pity念竇娥身首不完全。——關漢卿竇娥冤紀念;念心兒;念信兒
誦讀,按字讀出聲read aloud欲為《論》,念張文。——《漢書·張禹傳》念詞;念咒;念曲;念奴;念奴嬌
方言。謂嘴裡發出聲音德全不念聲,就往前跑去。——李克《地道戰》念念呢呢
名詞想法;念頭idea;thought
一念之貞。——袁枚祭妹文
愛汝一念。——林覺民《與妻書》
概念;觀念;信念;雜念;邪念
同“廿”。二十twenty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與妻書》念余年
佛教名詞。法相宗別境之一。指記憶memory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俱舍論
極短的時間偈曰:“一念。”釋曰:“此上品忍但一剎那,無長時。”——《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一六》一念頃;念念分明
西魏有念賢。 明河南祥符有念氏。——《通志·氏族五》、《續通志·氏族八》。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常思也。從心今聲。奴店切。 
念說文解字注
(念)常思也。
《方言》曰:念,思也。又曰:念,常思也。許云:懷,念思也。《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從心。今聲。
奴店切,七部。 

康熙字典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並音𦁇。《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注古音》葉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葉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從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