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天花亂墜的結果 展開

天花亂墜

成語

天花亂墜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huā luàn zhuì,出自《心地觀經·序品偈》: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用來形容人說話巧妙動聽,但虛妄、空洞、不著邊際。

在句子中作狀語、定語;指不著邊際。

釋義


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

出處


唐.般若譯《心地觀經.序品偈》: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典故


《五燈會元.翠微學禪師法翤》:“聚徒一千二千,說法如雲如雨,聽得天華亂墜,只成個邪說爭競是非,去佛法大遠。”
墜:落。原為佛教傳說,雲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感動天帝,香花從空中紛紛墜落而下。后以“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為動聽。亦指言談虛妄,動聽而不切實際,或指用甜言蜜語騙人。
郭沫若《關於文藝的不朽性》:“只要你肯略略費一點工夫去檢閱那稍稍舊式點的刊物,你會知道在那兒的一些文章裡面還是亂墜天花地觸目皆是”。
南朝時期佛教盛行,梁武帝非常信仰佛教,他在全國各地到處建設寺廟,燒香拜佛,請印度僧人波羅末到中國來宣講佛法,有幾次他還親自到寺廟中捨身同泰寺。雲光法師是梁武帝的好朋友,聽雲光法師講誦佛經是梁武帝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有一次雲光法師講誦《涅槃經》時,雲光法師講得繪聲繪色,從早上一直聽到晚上,梁武帝也聽得非常認真。雲光法師講得感動了上天,天上的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梁武帝看著飛舞的鮮花,感嘆地說:想不到佛法竟然如此奇妙!梁武帝從此更加的沉迷於佛教。他在宮中不飲酒,每天只吃一頓粗茶淡飯,嚴格遵守佛教徒的清規戒律,甚至在皇宮祭拜祖宗或天地時,也只准上供蔬菜和水果,絕不上供魚肉佳肴。後來,他又幾次入寺做和尚,專心埋頭研究佛法,不理朝中政事,完全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當朝的皇帝,最後導致朝廷政績大大下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因為沉迷其他而耽誤了正真應該做的事。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夜裡在洛陽南宮休息時,夢見一個高大的金人,自西方而來。第二天,他就召集大臣,告訴他們自己頭天晚上做的夢。隨後漢明帝派出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8年,東漢使者同印度兩位高僧一同來到洛陽,漢明帝敕令在洛陽城西建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所官辦寺院 ——白馬寺
在白馬寺大佛殿內,供奉著七尊造像,分別為釋迦牟尼、摩訶迦葉阿難、文殊、普賢和兩尊供養天人。這兩尊供養天人,也稱“散花天女”,體態嬌娜,手端鮮花,侍奉大佛。
到兩晉南北朝時,佛教開始在中原盛行。
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帶頭求神拜佛,在全國大建寺廟。公元520年,梁武帝改元普通,這一年被歷史學家視為南朝梁發展的分水嶺,梁武帝多次捨身出家,朝政漸荒。
公元527年,梁武帝蕭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捨身出家,當了3天住持和尚。出家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葷,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全國效仿:以後祭祀宗廟,不準再用豬牛羊,要用蔬菜代替,因為他吃素,要神靈也吃素。這個命令下達之後,大臣議論紛紛,都反對,最後,蕭衍允許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狀祭祀。
這一年,梁武帝大赦天下,改年號大通。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第二次在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講解《涅槃經》。10天後,群臣捐錢一億,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菩薩”,二十七日,蕭衍還俗。
公元546年,蕭衍第三次出家,這次群臣用兩億錢將其贖回;太清元年(公元547年),蕭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朝廷出資一億錢將其贖回。
梁武帝出家之餘,還聘請古印度僧人波羅末來中國講經。波羅末翻譯了不少印度佛經,並培養了許多中國弟子。有了經書,講經的風氣更加興盛。為了宣傳佛教,佛教徒編了許許多多講經的傳說。其中一則就是:一個叫雲光的法師,講經非常到位,感動了上天,供養天人在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由此而來。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不著邊際、花言巧語

反義詞

平鋪直敘、興味索然、緘口不語

用法搭配


運用

主謂式、補語、含貶義,作狀語、定語;指不著邊際

例句

傅二棒錘索性張大其詞,說得~。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令遵禪師》:聚徒一千二千,說法如雲如雨,講得天華亂墜,只成箇邪說爭競是非。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徐大軍機一聽是舒某人所保,任你說得天花亂墜,心頭上已有三分不願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又說他父親此時如何聘,賈璉那邊如何娶,如何接了你老人家養老,往後三姨也是那邊應了替聘,說得天花亂墜,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祖師登壇高坐,喚聚諸仙,開講大道,真箇是天花亂墜,地涌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