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翔

北京師範大學教科所副所長

陳建翔: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科所副所長,家庭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社區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個人作品


北師大陳建翔
北師大陳建翔
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張》;《孩子的爸爸去哪兒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課》;《教育哲學對話》;《新教育:為學習服務》

學術代表

量子教育學: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現代回聲 
相擁而舞:《道德經》教育美學探微 
道的教育與教育之道——論老子的“可道哲學” 
新家庭教育論綱:從問題反思到概念遷變 
《愛本體論與本愛教育》 
再論“量子教育學”——兼論以人為本時代教育學建設和發展的幾個核心問題

期刊論文

[1]陳建翔.幸虧,這個世界還有個黑夜外一首[J].散文詩世界,2021,(06):83-84.
[2]陳建翔.愛本體論與本愛教育[J].中華家教,2021,(01):37-46.
[3]陳建翔.中國家庭教育的“良知之問”和“證贅原則”[J].中華家教,2020,(03):22-23.
[4]陳建翔,馬婷.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家庭教育概念釐定的四次重要變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01):13-17.
[5]陳建翔.家庭教育的上空應當設“禁飛區”——兼論“家庭教育”概念的內在悖論[J].少年兒童研究,2019,(08):63-67.
[6]陳建翔.家庭教育不該淪為學校附庸[J].當代教育家,2019,(04):38-39.
[7]劉少惠,陳建翔.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J].中國教育發展與減貧研究,2018,(02):116-141.
[8]陳建翔.新家庭教育的目標[J].中華家教,2018,(12):23-25.
[9]孫昕,陳建翔.讓家庭內在的力量生長出來——家庭教育生態貧困問題及其幫扶思路[J].中國教育發展與減貧研究,2018,(01):104-128.
[10]陳建翔,付洋.陳建翔:家庭教育必然先於學校教育而覺悟而變革(下)[J].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2018,(08):23-25.
[11]陳建翔,付洋.陳建翔:家庭教育必然先於學校教育而覺悟而變革(上)[J].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2018,(07):23-25.
[12]陳建翔.父性教育是給孩子提供充滿父親角色特性的教育[J].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2018,(06):7.
[13]陳建翔.“孕育者”和“哺乳者”——關於道的教育和人的教育的環套隱喻[J].中國教師,2017,(21):7-11.
[14]陳建翔.洪荒之約與老子之憂[J].中國教師,2017,(07):5-9.
[15]陳建翔.新家庭教育論綱:從問題反思到概念遷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04):3-9.
[16]陳建翔.父母用一生教我懂了一個字:愛——一個“隧道學派”研究者所感悟到的家風傳承[J].中華家教,2017,(Z1):11-13.
[17]陳建翔.本體論與本體教育(下)[J].中國教師,2017,(02):8-11.
[18]陳建翔.中華家風建設與東方文化復興[A].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弘揚中國精神論壇·培育中國當代好家風——家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2016:18-24.
[19]陳建翔.關於本體論與本體教育(上)[J].中國教師,2016,(22):5-8.
[20]陳建翔.“道”不在修,但莫污染[J].中國教師,2016,(18):5-9.
[21]陳建翔.“不爭無尤”[J].中國教師,2016,(12):5-10.
[22]陳建翔.天底下的問題,大不過一個“更”字![J].中國教師,2016,(09):9-14.
[23]陳建翔.道的教育與教育之道——論老子的“可道哲學”[J].中國教育科學,2016,(02):41-65+40+213-214.
[24]陳建翔.無之玄、有之玄和“第三玄”[J].中國教師,2016,(04):9-14.
[25]陳建翔.相擁而舞:《道德經》教育美學探微[J].教育研究,2016,37(02):141-145+155.
[26]陳建翔.道的靈性教育——從“水喻”和“赤子喻”談起[J].中國教師,2016,(02):8-12.
[27]陳建翔.“見識”與“觀智”:關於道,什麼樣的認識才是可能的[J].中國教師,2015,(24):4-9.
[28]陳建翔.可道即導:大自然偉大的教育學[J].中國教師,2015,(22):9-14.
[29]陳建翔.似“是”而“非”:該怎樣去面對和描述一個不確定不可說的本體世界?[J].中國教師,2015,(20):6-10.
[30]陳建翔.家庭教育不該淪為學校的附庸[J].基礎教育論壇,2015,(26):37-38.
[31]陳建翔.天長地久:老莊看問題的時間尺度[J].中國教師,2015,(18):7-11.
[32]陳建翔.“合道”與“離道”:從《道德經》看當下道德教育的某些誤區[J].大學教育科學,2015,(04):94-99.
[33]陳建翔.家庭教育不該淪為學校的附庸[J].基礎教育論壇,2015,(20):43-44.
[34]陳建翔.鏡像神經元理論視野下的“母思維”與知識呈現[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07):52-56.
[35]陳建翔.感悟老莊,美輪美奐[J].中國教師,2015,(12):46-49.
[36]陳建翔.家教之“道”—《道德經》對家庭教育的啟發[J].中國德育,2014,(11):29-32.
[37]陳建翔.兒童眼睛里隱藏的教育秘密[J].遼寧教育,2013,(10):20-21.
[38]陳建翔.兒童眼睛里隱藏的教育秘密——鏡像神經元理論對兒童教育的啟示[J].基礎教育論壇,2013,(05):20-22+3.
[39]陳建翔,陳建淼.由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引發的家庭教育變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07):3-7.
[40]陳建翔,陳建淼.“鏡像教育”:一個教育新主題的開始——論鏡像神經元的教育內涵及對教育變革與創新的啟發[J].教育科學,2011,27(05):25-28.
[41]陳建淼,陳建翔.鏡像神經元理論與提高教育質量[N].中國教育報,2011-09-06(012).
[42]陳建翔.左右腦功能差異研究對學習方式變革的若干啟示[J].江蘇教育研究,2010,(13):32-35.
[43]陳建翔.閱讀是學習之母[J].中華家教,2009,(06):16-18.
[44]陳建翔.簡論“變異理論”及其對我們的啟發[J].江蘇教育研究,2009,(01):12-17.
[45]陳建翔.“變異理論”對傳統遷移觀的超越及啟發[J].中國教育學刊,2009,(01):30-33.
[46]陳建翔.“說理”的限度[J].中華家教,2008,(07):13.
[47]陳建翔.試論“新平民教育”的價值取向[J].江蘇教育研究,2007,(07):4-5.
[48]陳建翔.時間之謎的教育謎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3):7-9.
[49]陳建翔.應該重視的父性教育[J].中華家教,2007,(01):4-7.
[50]陳建翔.對學習主體認知結構與知識觀的再認識[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02):11-13.
[51]陳建翔.教育美學視野下的教學操作藝術[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03):47-50.
[52]陳建翔.從人類思維的發生、發展看學習創新的心理機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2):14-16.
[53]陳建翔.當代學習方式變革的外延創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0):10-13.
[54]陳建翔.試論“體悟式教學”[J].教育科學,2004,(04):24-25.
[55]陳建翔.當代學習方式變革中的觀念創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06):11-13.
[56]陳建翔.對於教育信息化發展歸宿的一種假定[J].教育評論,2004,(03):1.
[57]陳建翔.關於學習的本質[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03):10-11+16.
[58]陳建翔.論學習的本質與當代學習變革[J].學科教育,2004,(02):11-14.
[59]陳建翔.論當代學習方式變革的時代背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01):8-9.
[60]陳建翔.量子教育學: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現代回聲[J].教育研究,2003,(11):3-10.
[61]陳建翔,馬利文,王健.現代美育與人的生命節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1):12-14.
[62]陳建翔.“新教育”論綱[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3,(04):19-22.
[63]陳建翔.課堂教學操作的藝術[J].學科教育,2002,(07):13-16.
[64]陳建翔.“新教育”:為學習服務[J].教育研究,2001,(01):49-51.
[65]陳建翔.現代美育:從結構主義到節奏主義[J].教育科學研究,1991,(02):5-7+39.
[66]陳建翔.關於學習的哲學思考[J].學術論壇,1991,(01):14-19.
[67]陳建翔.簡論人的全面的學習[J].教育論叢,1990,(04):49-53.
[68]陳建翔.教育的異化和教育的解放——讀書札記[J].外國教育資料,1989,(04):23-26+74.
[69]陳建翔.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教育——蘇聯“合作教育學”評述[J].教育研究與實驗,1988,(03):5-9.
[70]陳建翔,閻國利.青年的逆向心理與思想教育[J].青年研究,1984,(07):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