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飲
唐代詩人杜牧所作的詩
《初冬夜飲》為唐代詩人杜牧所作。這首詩描寫詩人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無法施展自己才華的惆悵苦悶之情。全詩格調憂傷凄婉,深沉感人,體現了杜牧的悲慘生活命運。
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
⑴淮陽多病:用漢代汲黯自喻。《漢書·汲黯傳》:汲黯因屢諫而出為東海太守,“多病,卧閣內不出”。后徙為淮陽太守,“黯付謝不受印綬,詔數強予,然後奉詔。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歡:指飲酒。
⑵霜:在這裡含風霜、風塵之意。與:對,向。
⑶砌:台階。
⑷誰此:誰人在此。闌干:即欄桿。
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卧病,偶而喝杯酒解憂愁,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只有與燈燭作伴。台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桿?
杜牧因剛直敢言,屢次進諫,多次被流放。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他四十歲時,受當時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被外放為黃州刺史,其後又轉池州、睦州等地。此詩可能作於睦州。
“淮陽多病偶求歡”,在這句詩中詩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於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歡”的“歡”,指代酒,暗點詩題“飲”字,表明詩人愁思鬱積,難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澆愁,以求片刻慰藉。這一句語意沉痛而措辭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與燭盤”,進一步抒寫作客他鄉的失意情懷。天寒歲暮,秉燭獨飲,形影自傷,憤悱無告,更覺寂寞悲涼。“霜”,不僅與“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見鄉思之切,“侵霜”更增遷徙之苦,只此四字,總括了多年來的遊宦生涯所飽含的辛酸。“燭盤”,則關合題面中的“夜飲”,真是語不虛設。寥寥七字,勾勒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
上兩句寫室內飲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寫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獨具匠心的。看來詩人獨斟獨飲,並不能釋憂解愁。於是他罷酒輟飲,憑欄而立,但見朔風陣陣,暮雪紛紛,那階下積雪象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此處看似純寫景色,實則情因景生,寓情於景,包孕極為豐富。詩人燭下獨飲,本已孤凄不堪,現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時又不知將身在何處。“明年誰此憑欄桿?”這一反問,凝聚著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詩首句用典,點明獨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鬱,有籠蓋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實寫夜飲,在敘事中進一步烘托憂傷凄惋的情懷。第三句一筆宕開,用寫景襯托一下,不僅使全詩頓生波瀾,也使第四句的感嘆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後又以問語出之,與前面三個陳述句相映照,更覺音情頓挫,唱嘆有致,使結尾有如“撞鐘”,清音不絕。明胡震亨說: “牧之詩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尤其所長。”玩味此詩,庶幾如此。
《逸老堂詩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闌一林雪,人生宥得幾清明?”陸放翁謂東坡此詩本杜牧之“砌下梨花一堆賞,明年誰此憑欄干”。
《詩境淺說續編》:淮南雷夜,小飲一杯,聊遣客中情況,玉砌飛花,哲娛此夕。明歲之倚欄吟賞者,知屬何人?杜少陵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子細看。”張夢晉詩:“高樓明月清歌夜,此是生平第幾回?”明知勝會不常,未免有情難遣。
杜牧(803-853),晚唐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后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後人謂之小杜,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