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官話泰如片
江淮官話的三大語片之一
江淮官話通泰片,又稱泰如片,為即通泰方言圈所使用的地方話,為下江官話(也稱江淮官話)的一個亞區。江淮官話通泰片含泰興、如皋、揚中、泰州、姜堰、興化、海安、如東、江都(東部)、大豐、東台,地跨泰州、南通、揚州、鹽城、鎮江5個地級市,總人口大概1300萬。江淮官話如泰片分佈在蘇中核心地區,其地理位置是東面黃海,南臨長江,北望淮河,西接揚州。
江淮官話泰如片,是江淮官話的一個亞種,學術上還可稱之為通泰(如皋-泰興)方言,如泰話流行於江蘇省的泰興、如皋、海陵、高港、姜堰、崇川、港閘、通州、興化、海安、如東、江都、揚中、東台、大豐等縣市(區)以及常州沿江的孟河、春江,江都東部,鹽都南部,江陰利港沿江,張家港段山沿江,高郵東南角,覆蓋了揚州、泰州、南通、鹽城、常州、無錫、蘇州等地級市沿江地區。江淮官話泰如片位於江蘇中部核心地區,其地理位置是東面大海,南臨長江,北望淮河,西接揚州,以江淮官話泰如片為母語的總人口約1300萬。
泰如片方言的源頭是淮夷語支,今口耳相傳的方言詞“杲昃”即為3000多年前域內氏族方國鄖語。春秋戰國時期,域內先後屬吳、越、楚等國,后又受漢初“東粵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與眾處江淮間”影響,鄖語與吳、百越語等相交融,是時屬南方方言區。兩晉時期,古海陵地區社會相對穩定,外籍難民不斷遷入,經長期融合演變並固化,如泰方言繼而轉屬北方方言區,但亦兼具某些南方語音特點和古鄖韻味。宋元明清以降,在明朝“洪武大移民”中,蘇南等地士民被強遷至泰州一帶;明惠帝年間,因“燕王造反”有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地居民為避戰亂而遷至海濱鹽區;明清之際,泰如地區商賈雲集,徽幫、江幫、晉幫紛紛落戶境內,他們將各地方言帶到泰如地區。
泰州:市區、興化、泰興
南通:海安、如皋、如東(中西部)
揚州:江都(東部)、高郵(東南部)
鹽城:東台、大豐(中南部)
鎮江:揚中
常州:孟河、春江沿江
江陰:利港沿江
張家港:段山沿江
歷史上,江淮官話泰如片就長期屬於揚州府,當年揚州府的區域極大,基本上包括了現今揚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鹽城的南部,但泰如話僅分佈在古海陵縣範圍內!歷史上泰如方言區長期處於揚州府東部邊緣地帶,因為中心海陵縣不斷地析置出各地的依託,其文化呈衰落跡象,但這一區域對內極其統一而與外區別。
1996年,泰州從揚州脫離,重新升格為地級市。在沉寂50年後,終於又有了說泰如方言的地級市了。泰州城位於整個泰州方言圈的最西邊,其西側緊貼揚州的江都,而江都則是講揚州話的。所以,泰如方言圈的“帶頭大哥”泰州自己卻恰恰處於整個方言圈最危險的邊緣地帶,直接面臨著被揚州話同化的危險。江蘇長江淮河之間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是講揚州話的,泰州話則蜷縮在江蘇的東南一隅,整體形勢上是“敵強我弱”。另外,強勢的普通話則無時無刻不在瓦解泰州方言,泰如地區現在卻分屬泰州、南通和鹽城,這樣的行政區劃無時無刻不在瓦解其對泰如地區的向心力,所以有人提議在泰州之東以南通北三縣(如皋、如東、海安)及鹽城的東台縣新建一個地級市來保護泰如文化。
江淮官話泰如片
如泰地區在中國的地理位置可謂特殊,處在江之尾、海之濱的泰如人對其周圍的吳、淮都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古全濁聲母不論平仄都發成送氣清音、入聲分陰陽、如東入聲陰高陽低、其餘地區入聲陰低陽高、去聲分陰陽、除興化、如東、南通外陽去調值接近陰平。覃韻獨立;麻三讀a或o;除泰州小片外,均分清鼻音N與邊音L,泰州小片L併入N;日母讀R或Z或零聲母,興化及大豐北部有日母歸L的趨勢。
如泰話普通話對照表 | |
---|---|
江淮官話泰如片 | 普通話 |
我(ngeu、ngu、en ) | 我 |
我倈(ngeu、ngu、en 倈) | 我們 |
你倈、儂倈、你佼、汝佼、儂佼 | 你們 |
他倈、他佼 | 他們、她們、它們 |
女將 | 妻子 |
男將、相公、爺子 | 丈夫 |
談謊 | 撒謊 |
爹爹、老老、老爹 | 爺爺 |
婆婆、婆奶奶、婆 | 外婆 |
婆爹爹、婆老老 | 外公 |
饅頭 | 包子 |
訌喪、撳搞、淘氣 | 吵架 |
耍子 | 玩耍 |
推板、霍 | 差,不足 |
癩寶 | 癩蛤蟆 |
弟子、兄弟 | 弟弟 |
河香、䗙䘆、河仙 | 蚯蚓 |
麻人 | 辣人 |
甚爾、甚的 | 什麼 |
告誦 | 告訴 |
賣獃、賣痴 | 發獃 |
散夥、完帳、散戲、散容 | 完蛋 |
夜飯 | 晚飯 |
清爽 | 清楚 |
頸項 | 脖子 |
歡喜 | 喜歡 |
百腳 | 蜈蚣 |
則聲、嘖聲 | 出聲 |
落雨 | 下雨 |
挨攪 | 受苦 |
紮實 | 非常 |
家去、家來 | 回家 |
杲昃、搞子、䀊子、東子 | 東西 |
老早、老早八早 | 很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