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近代第一城,近代中國有一座城市同時擁有七個中國第一: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博物館、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這座城市就是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南通。榮膺全國科技進步最高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著名建築規劃大師吳良鏞領軍140多位相關專家。

簡介


2002年7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學專家、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在對南通的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認真考察后,經縝密研究、反覆論證,從中國近代城市發展史的角度提出:“張謇先生經營的南通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是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命題得到了學術界、理論界、史學界及張謇研究者的共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內涵已不僅局限於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範疇,其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以及對區域發展的重大影響都表明張謇在南通的偉大探索和實踐,奠定了南通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獨特地位。

起源


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近代第一城
城市建設追求環境宜人、自成體系
秦漢至唐,長江入海口逐漸生成了扶海洲、胡逗洲、南布洲、東布洲等沙洲,形成了南通最早的陸地。這些沙洲上的“流人”以煮鹽為業。唐朝初年在胡逗洲設立鹽亭場,以此南通才開始市鎮建設。後周顯德五年(958),南通修築土城,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城周六里七十步,以中軸線為對稱的方形城廊,十字長街。此格局一直保持到清末。
張謇(1853-1926年),字季直,號嗇庵,清末狀元,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張謇於1895年在家鄉通州籌建大生紗廠,將廠址定在南通城西北8公里處的唐閘鎮。唐閘鎮橫跨通揚運河兩岸,后又建城閘、港閘公路在這裡交接,港閘河與通揚運河在這裡交匯,交通十分便捷;唐閘鎮周圍農戶素以紡織土布為副業,熟諳紡織技巧,成為大生紗廠良好的技術來源。選址唐閘鎮,既避免了在舊城大興土木辦工業,又保護了南通古城風貌和居住環境。此後,張謇又在唐閘鎮創建了廣生油廠、復新麵粉廠、資生鐵廠等企業,並建置了若干工人居住區,使唐閘鎮成為布局合理的工業鎮。
在發展唐閘工業區鎮的同時,張謇選定位於南通城西南長江邊的天生港作為港口區,於1904年建造碼頭,成立大達輪步公司,其後又創辦了通燧火柴廠等工廠企業,形成了天生港港口鎮的雛形。
狼山鎮位於南通城南長江邊,距城也是9公里左右,軍山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等五山沿江而立。張謇結合狼山鎮自然風光,在狼山、軍山、黃泥山等處建築了林溪精舍、趙繪沈綉之樓、東奧山莊、西山村廬、望虞樓等別業和景觀,與這裡原有的古剎寺廟融為一體,遂使狼山鎮成為宗教區和遊覽風景區。
張謇在南通舊城的南部開闢了新市區,把學校、文化機構集中於東側。於20世紀初先後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建立了中國第一座博物苑——南通博物苑,還創辦了圖書館、醫院等設施;在南通舊城西側以桃塢路為中心,開闢了商業街、戲劇場,建成了一些大型建築物,如總商會、更俗劇場等。在舊城的南濠河,修建了東、南、西、北、中5個公園,大大美化了城市的環境,成為人們遊覽與休息的好去處。
南通城和唐閘鎮、天生鎮及狼山鎮之間酷似三鼎護香爐狀,香爐(南通城)居中,三鼎均布在外,彼此之間自然分佈著綠色的田園,城鄉相間,各自可以合理髮展,但又相距不遠,中間有河道及公路連接,在城市功能上渾然一體,形成了一城三鎮獨特的城鎮空間布局。到1920年,南通的城市建設已初具規模。
南通以老城區為中心形成了一城三鎮的城市布局,一城三鎮又與新興的三餘鎮常樂鎮海復鎮等鄉鎮形成了一城多鎮、城鄉結合、合理布局的多層次城鎮格局,並帶動了蘇北地區的大中鎮、新豐鎮、大興鎮、合興鎮、海河鎮、臨海鎮、西團鎮等方圓數百里幾十個鄉鎮的建設,體現了張謇的城鎮總體布局思想。
南通城市規劃和建設與西方近代先進規劃理念幾乎同步。而在國內,直至1927年上海市政府才提出“大上海計劃”,明確提出港口計劃和全市功能分區規劃等,30年代“國民政府對南京、上海、重慶、無錫作過比較系統的城市規劃”。整體、全面的城市規劃建設才逐漸在全國展開。南通在張謇的經營下,在當時缺乏近代規劃理念、經費拮据的情況下,能系統地逐步推進,並且在不長的時間內形成體系和規模,這在中國的城市規劃史和城市建設史上,實為開創之舉。
張謇在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還留下了豐富的近代建築遺產,幾乎涵蓋了所有近代建築類型。有行政、居住、工業、交通、郵電、商業、金融、賓館、飯店、醫療、學校、博物館、影劇院、園林景觀、宗教及其他建築等共19類。這些優秀建築,都是南通學校自己培養的人才設計建造的。
經濟建設提倡興辦實業,推動區域發展
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近代第一城
南通的經濟始於鹽興於棉。清中期,“閩粵人秋日抵通收花,巨舶千百,皆裝布囊”。南通土布行銷我國東北、大江南北、朝鮮半島、東南亞諸島等地。張謇從南通本地實際出發,結合當時社會需求,提出“實業領銜”的重要思想,並在南通創辦了大量企業。
(一)棉紡工業
1899年,南通大生紗廠投產,民國時期的經濟學者楊銓曾論“此時期有最足紀念之事,即南通大生紗廠與上海商務印書館皆於此時期成立也”。南通大生紗廠的盈利得益於南通是“亞洲產棉勝處”,產量高質量好,同時南通土布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19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採用外來機紗為原料,質量大為提高,銷路更為廣闊,需紗量也隨之大增,在高額利潤刺激下,加之清政府的優惠政策,南通大生紗廠迅速擴張成資本集團,在崇明建大生二廠、海門建三廠、南通建四廠、如皋建五廠、東台建六廠、鹽城建七廠、南通建八廠(后稱副廠)。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外國資本捲土重來,到1923年,大生只有二廠、三廠和八廠的生產計劃實現,但是資本增加近16倍,紗綻設備增加近7倍,固定資產增加近18倍,南通棉紡織業的紗綻數(生產能力)在1913年佔全國華商紗綻的8.4%,在上海、青島、武漢、天津等紡織城市中占第三位。當時南通的經濟地位遠遠超過江蘇省內其他城市。
(二)墾牧業
為了確保大生紗廠的原料供應,1901年張謇通過股份制的形式創辦了全國最早出現的農墾公司——通海墾牧公司,公司採用資本主義的管理方法經營農業,在墾區內大規模修建防洪內堤、防潮海堤、橋樑涵閘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配套系統。同時引進優良棉種,備專職管理人員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田間管理。所生產棉花供應大生紗廠。隨後大批農墾公司仿效通海公司,這些公司經過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在2000餘萬畝海灘地上墾荒植棉400餘萬畝,每年有40餘萬擔的棉花運往南通、上海、無錫等地,成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原料基地,也是全國三所棉業實驗場之一。
(三)民族資本的參與
南通近代發展離不開張謇,離不開大生集團。“中國工業能直接造福社會者,自大生紗廠始”,張謇取《易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為紗廠命名,從一開始就闡明他的理想。張謇和大生紗廠及其他民族資本又陸續投資興建了棉紡織、墾牧、機械、麵粉、榨油、製鹽、倉儲、金融、房地產等30多家企業,開通通往呂四海安、揚州、鎮江、鹽城、淮安等地的內河小輪航線,開通南通至上海的長江航線,修建港口碼頭,疏竣河道,修建船閘,鋪設了中國最早的公路,開設了長途客運公司,便利南通的交通。大生集團因地制宜、多方位地繁衍發展,興辦的實業幾乎涵蓋近代經濟所有行業,成為上世紀初中國民族資本集團中最大的企業體系,被經濟史學者稱為“南通模式”。
在大生資本集團的推動下,農業開始注重科技的使用和推廣,引進良種,興修水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同時扶持手工業的發展,使傳統的土布業恢復生機,形成以南通為中心的興仁、西亭金沙平潮、白蒲等集鎮五大專業土布生產基地,成為拉動城鄉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工農業的發展刺激了商業的繁榮,新興的銀錢業、花行、紗行、布行、旅館、西餐館、照像等行業不斷湧現。唐閘鎮也成為蘇北地區主要的糧食集散地,知名銀行紛紛在南通設立分支機構,大生集團曾一度成為淮海實業銀行和棉紗業證券聯合交易所。工、農、商聯動發展,使南通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興城市,形成濱江沿海地區性經濟、文化中心。
(四)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南通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北部,東瀕黃海,南臨長江,適當江海交匯之處,古稱江海門戶;南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西與揚州毗連;北與鹽城接壤。南通經濟的輻射不僅影響本地的鄉鎮,而且影響到鹽城、東台、阜寧射陽等蘇北沿海地區。
由於南通與上海隔江相望,在近代的發展深受上海這一全國經濟中心影響的同時,也促進了上海和蘇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首先,南通傳統手工業——關庄布需要大量的棉紗,刺激了上海、蘇南棉紡織業的發展,使上海、無錫等地棉紡企業激增。墾牧業的發展,使南通的棉花產量佔全省的30%以上,輸出量逐年上升成為上海、蘇南紡織業原料基地,為上海、蘇南經濟長足發展提供了保障。
社會事業注重崇教揚德,謀求協調發展
中國近代第一城
中國近代第一城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南通的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在“父教育母實業”、“以實業輔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張謇力排眾議,在企業所獲利潤中拿出相當部分資金來辦學。大生紗廠曾規定每年提十分之一的利潤作為師範資金,並從墾牧公司撥9000畝地作為師範的資產。1920年,張謇先生以”南通大學校產部”名義,花費四十六萬元在蘇北阜寧縣購入十一萬畝農用地,以備學校發展,後有三萬五千畝墾為植棉之用。張謇曾言:”吾辦教育,必自小學至大學,貫成一系,農、醫、紡織各應於經濟之情形,社會之需要而謀次第之發展,所置大學基產地費四十餘萬,得地十一萬畝而不專屬於一校一科,完全組織,固已審慎再四者矣“。
在張謇的辛勤操持下,南通的近代教育從零開始,建立起層次齊全的新式大中小學教育體系,以及門類眾多的職業教育體系。據《二十年來之南通》記載:上世紀20年代初,南通的高等學校有私立南通農科大學、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中國第一家紡織高等學校)及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通州師範學校(中國第一家高等師範學校)、通州女子師範學校、甲種商業學校、南通高級中學農科、江蘇省立第七中學,初級中學7所(市區5所);還有高級小學60餘所,初級小學350餘所。學校設備之周,計劃之詳,辦理之完善在全國範圍內實屬罕見。學前教育有幼稚園(全國最早)3所(市區2所)。特種教育有全國第一所盲啞學校。職業學校有女紅傳習所、蠶桑講習所、髮網傳習所、鍍鎳傳習所、伶工學社等。為地方自治之需還舉辦過法政講習所、巡警教練所、監獄傳習所、宣講練習所;另外還有測量講習所、國文講習所、小學教員講習所等。南通的近代教育體系,緊密配合了南通實業發展的需要,具有學科完備、層次齊全、由簡單到高級、有計劃發展的特點。南通成為當時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也為今天南通及周邊地區的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地方公益方面,“只認定凡自治先進國應有的事,南通地方應該有”,張謇在南通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博物苑、氣象台,創辦了圖書館、公園、體育場、更俗劇場,興辦了新育嬰堂、養老院、醫院、貧民工廠、殘疾院、公墓等。社會事業的發展為南通增添了文明氣息,提高了南通人的文化素質,成為南通城市近代化的又一重要標誌,使南通在近代迅速崛起,從一個無名的小城變為全國的“模範縣”。
1900-1920年20年間,張謇結合南通本地實際,發展棉紡工業、墾牧業及相關產業,以此為基礎,規劃南通、建設城市、以城促鄉,以資本集團帶動區域發展,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化事業、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等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影響和輻射了周邊尤其是廣大蘇北地區的發展,成為近代經濟的地區性中心,並直接影響了南通的現代及將來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今天南通的“港口城市”、“世界冠軍的搖籃”、“教育之鄉”、“文博之鄉”、“體育之鄉”等美譽,都得益於張謇先生為南通所作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