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始興公

獻始興公

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張九齡很賞識詩人王維,在他任中書令的當年,提拔王維為右拾遺。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

作品原文


獻始興公
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
不用坐梁【粱】肉,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守仁固其優。
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
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

作品鑒賞


張九齡是唐玄宗時代的名臣,於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拜中書令,次年封始興伯。張九齡很賞識詩人王維,在他任中書令的當年,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據詩題及題下原注“時拜右拾遺”。此詩應作於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這首《獻始興公》則是他出仕拾遺后,希望得到更進一步的言志之作。
開頭四句說,寧願棲隱山林,寧願過清貧淡泊的生活,也不願為了追求富貴享樂而阿諛巴結王侯。這裡以飲澗中的流水來代指隱士的清苦生活;以食用小米和肉類,指代豪華的生活;以攀登險峻不平的山峰,比喻委屈求全討好權貴,寫得形象生動,表達思想也很準確。接著的四句進一步表明心跡,表示寧可一輩子做布衣,也不肯卑躬屈膝地謀求仕進。自己堅持氣節,不善圓通,在道德操守上,卻能始終如一。不管出仕還是入仕都不能喪失自己的人格,表達詩人自己剛直不阿的性格。
詩的後半轉到希望張九齡任用自己的意思上來,而在思想脈絡上仍與前半部分密切相承。詩人先以第三者從旁聽說的口吻讚揚始興公。大君子,指張九齡。他作為一個賢明的宰相,用人唯賢,而不結黨營私;對於國家的官爵,不徇私出賣。他的所作所為,無不為老百姓著想。詩很自然地轉入向張九齡陳情的本意。詩人恭敬虔誠地問: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做您的下屬嗎?這一“跪”一問中,包含著王維對張九齡由衷的傾慕,和渴求得到他的信任的強烈願望。但是,詩人決不是向對方阿諛奉承,乞求利祿。並不希望對方為他而徇私情。最後兩句即表明這種態度:若是出於公正而任用我,我非常感激;如果任用我而存有私心,則不是我所希望的。這樣的結尾,既表達了自己的要求,也照應了上文對張九齡正直無私精神的頌揚,同時又表現了自己講氣節、重操守的品格,使詩歌在結構上很完整,思想境界也很光明磊落。
這首五言古詩,寫得直切明白,健康爽朗。詩中表現了慷慨義氣、剛正無私的精神,語言通俗明快,格調高亢健舉。

作者簡介


王維
(701-761)唐代著名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歷任太樂丞、右拾遺、吏部郎中等職。安祿山叛亂時,被迫作過給事中。后因曾受偽職降為太子中允。再遷中書舍人,轉尚書右丞,卒於官。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畫,工人物、叢竹、山水;詩,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在唐開元、天寶時代,王維是當時最有名望的詩人。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之為“詩佛”。存詩約400首,有《王右丞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后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業,遂與好友裴迪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藥佯為喑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后,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后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絕造詣最高,同時其他各體也都擅長,這在整個唐代詩壇是頗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七古《桃源行》、《老將行》、《同崔傅答賢弟》等,形式整飭而氣勢流蕩,堪稱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與其山水詩的風格相近。
王維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頌德的應制詩、阿諛奉承的唱和詩和直接宣揚佛理的作品。它們的內容多不足道,語言亦多陳詞套語,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數名篇佳句,如“雲里帝城雙風闕,雨中春樹萬人家”(《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氣象高華,體物細緻,亦為人所稱道。王維詩《少年行》插圖 選自明代萬曆集雅齋刻本《唐詩七言畫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