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法語:Second Empire),法蘭西第二帝國於1852年12月2日建立,是法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政權。1870年9月4日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取代。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在法國建立的君主制政權,先於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至1940年),而後於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年至1852年)。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公元1851年12月2日發動政變。翌年1月14日頒布憲法,加強總統權力,削弱議會的立法權。1852年11月7日,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隨即舉行公民投票,絕大多數表示贊成。12月2日宣布恢復帝國,波拿巴為法蘭西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兵敗被俘虜投降,同年9月4日共和派在巴黎市政廳成立臨時國防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法國臨時國防政府取代。
法蘭西第二帝國國徽
巴黎公社成立大會
第二帝國時期發行的5法郎硬幣
為了改變1815年以來法國的孤立狀態,爭奪歐洲大陸優勢和進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崙三世進行多次對外戰爭。法國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聯合英國、奧斯曼帝國與撒丁王國反對俄羅斯帝國,擊敗俄國后確立了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后又聯合義大利反對奧地利,得到薩瓦和尼斯。1860年簽訂《法英商約》,實行自由貿易。50~60年代第二帝國還派遣軍隊侵略中國、敘利亞、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掠奪大量財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戰爭后至60年代初是第二帝國發展的頂點。但是,勞動人民深受剝削壓迫,工人運動重新高漲,共和派加強鬥爭。第二帝國支持羅馬教皇阻撓義大利統一、武裝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等一系列失策,使法國陷入困境。為了擺脫國內危機和重奪歐陸優勢,1870年7月19日法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為借口對普魯士宣戰,法軍戰敗,9月2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4日巴黎發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國,成立共和國。
第二帝國版圖
法蘭西帝國廣場
1852年1月14日,路易-拿破崙制定了反議會的憲法,與1848年時的行動非常類似。作為皇帝,他接管了所有行政力量,並作為國家元首,單獨對人民負責。法國人現在失去了所有權利,只能等待皇帝的眷顧。拿破崙可以任免負責準備法案的國務院之成員以及帝國永久機構參議院之成員。其中一項新政策就是讓立法院由普選產生,但立法院不能自主,只能處理行政院提出的法案。此政策推出后,類似霧月政變的事件發生。
1852年12月2日,深信“拿破崙神話”的法國人民在恐怕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之下,在公投中幾乎一致支持路易·拿破崙登上權力之巔。法國人民普遍支持拿破崙的決定,並讓他把總統任期延長十年。他於是自任“拿破崙三世,法國人的皇帝”,建立了第二帝國。夏爾·戴高樂後來認為這次公投是波拿巴主義的象徵。
拿破崙三世的行為,很快就顯示出社會正義不代表自由,也表示他在1848年革命期間做出的承諾只是空話。他壓制了所有提倡公益精神(publicspirit)的國民力量,包括議會、普選、傳媒、教育與其他方面的團體。立法院被禁止選舉總統、管理立法程序、提出及制定法案、為財政預算案投票或是公開它的審議過程。同樣地,政府加強對普選之監控,並限制選舉資格——改動選區,令郊區人口普遍能選出保皇勢力,壓制自由派的壯大。政府也限制言論自由,要求傳媒交出“安全金”( cautionnements),作為它們保持“良好”表現的保證;政府也會發出警告( avertissements),禁止內容敏感的刊物出版,以查封或結束出版團體作為懲罰。書籍也受到內容審查。
法蘭西帝國時代衣服
自路易·拿破崙稱帝七年以來,法國沒有政黨政治。政府一直以公投統治國家。1857年之前,法國沒有反對派。1857至1860年間,反對派主要人物只有“五人組”——埃米爾·奧利維耶、朱爾·法夫爾、埃內斯特·皮卡爾、雅克-路易·埃農和阿爾弗雷德·達里蒙。1853年,法國正統主義者與奧爾良派企圖在奧地利恢復波旁-奧爾良的七月王朝,但是失敗。保皇黨此後不活躍。
法蘭西帝國
1859年,拿破崙三世的法國與薩丁尼亞王國結盟,與奧地利一戰。後來這位法國皇帝害怕德意志邦國干預戰爭和義大利壯大,故此在不久後跟奧地利議和。根據法國與薩丁尼亞的協議,法國在1860年獲得薩伏伊和尼斯。法國突然停戰令義大利人甚為不滿。
得到法國支持的薩丁尼亞建立了義大利王國,在1861年初時只剩下威尼西亞(Venetia)和羅馬邦(今拉齊奧與羅馬市)還未統一。薩丁尼亞的成功令一直支持拿破崙的法國天主教徒甚為不滿。他們認為法國不應攻打以天主教為主的奧地利,甚至幫助薩丁尼亞以武力收復教皇統治的羅馬邦。於是,天主教徒開始反對政府。其中,極端支持教皇權威的路易·維伊奧在 Univers撰文批評政府。1860年,天主教的馬龍派教徒(Maronite)與回教德魯士教派(Druze)在敘利亞發生衝突,法國成功平息事件,但未能挽回天主教徒的支持。
法國外交政策充滿矛盾。拿破崙當初支持義大利統一運動,其後卻害怕義大利統一后變成法國的強鄰,馬上結束了對義大利人的支持,反而令其他地方的人民更期望建立民族國家。1861年2月18日,薩丁尼亞王國在迅速兼并托斯卡納及兩西西里王國后成立義大利王國。義大利的重建證明了拿破崙採用折衷主義的後果。拿破崙在內政也採取折衷政策。但相反地,他賦予的最少讓步也足以令民眾日漸有更多難以拒絕、甚為正當的政治要求。
拿破崙為了在外交連番失利后恢復帝國的聲譽,就嘗試在失去右派的支持后拉攏左派。義大利一役后,他在1859年8月16日宣布大赦,標誌著專制帝國轉變為生存了十年的自由主義、以至實行議會制的帝國。
法國在1860年1月與英國簽署商務條約,確認了英方理查德·科布登與法方米歇爾·舍瓦利耶的自由貿易協議,令法國工業遭遇突如其來的外國貿易競爭。保護主義者與天主教徒都發現,絕對道德主義(moralabsolutism)有時能夠滿足他們的利益與目標,但拿破崙的“道德政策”明顯地令他們受損。
雨果
政府多數派開始顯示逐漸獨立於皇帝之跡象。1861年,皇帝失去了在立法團休會期間向外借款的權力;財政預算案可以分段通過,而不需要以整筆金額通過。這成為了反對派對抗皇帝的新工具。往後的事件也正中反對派的下懷。
法國只能再次令義大利與波蘭的人民失望。1863年,波蘭起義發生,後來被沙俄政府鎮壓。這些挫折促使天主教徒、自由與共和主義者等反對派組成自由派聯盟( Unionlibérale)。在1863年的選舉中,反對派贏得四十席。其領袖阿道夫·梯也爾馬上要求“必需的自由”。
拿破崙難以誤解以上法國民意的表現,而且他在外交的挫敗也表示他不能遏止如此的意見。他撤換政府部長,又任命反教會的教育部長,表示他嘗試與左派改善關係。歐仁·魯埃擔任國務院總理,被稱為“副皇帝”。
梯也爾之派別是憲法所容許。以維克多·雨果為首的特赦或自願流亡的共和分子也是不願妥協的反對勢力。所以,先前的統治階層正在顯示出他們想再從政的決心。這種資產階級的政治運動可能會散播到大眾,威脅拿破崙的統治。不過,他認為只要像以前般獲得工人階級的支持,就可以鞏固自己的權力。
1864年,法國皇帝得到保皇黨的支持后,拒絕了所有自由派的要求。這個時候,美國內戰接近尾聲,法國工業危機即將停止。9月15日,法國政府與教皇領地達成協議。前者承諾以衛軍防止義大利攻打羅馬邦。10月30日,普奧兩國則在戰爭中擊敗丹麥,共同管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暫時平息了該地的問題。
法蘭西帝國
1863年,波蘭起義發生。拿破崙公開支持波蘭人的意願,但完全沒有軍事支持,反而僅僅招來俄國的憤恨。
1863年,拿破崙曾經考慮過干預美國南北戰爭,但最後放棄計劃,把焦點轉向美國南鄰墨西哥。該年,法國軍隊佔領墨西哥城,並擁立奧地利哈布斯堡成員馬克西米連大公為帝,建立墨西哥第二帝國。但是,南北戰爭在1865年就結束。由於美國明確表示會幹預墨西哥問題,甚至向墨西哥的共和派提供軍備,故此拿破崙放棄了馬西米連諾。1867年,孤軍作戰的馬西米連諾被捕,最後被槍斃。奧地利皇室自然深感怨恨。
1863年,波蘭、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和義大利的人民都要求有更多權利。面對著波蘭帶來的窘態,拿破崙惟有再次提出總是因為時機不佳而毫無效果的權宜之計——建立議會。這次他還是失敗——英國不接受國會的理念,而保守的奧地利、俄羅斯與普魯士堅持專制統治,絕對不會給威尼西亞與波蘭自由的機會。
然而,法國的形勢因普魯士在德國稱雄而變差。1866年,普魯士在普奧戰爭取勝,統一了德國北方諸邦。法國在德之影響力消失。1865年,拿破崙三世與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在比亞里茨達成協定。對方模糊地保證如若法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而普魯士取勝,普方將讓法國得到德國西部領土。結果,普魯士是取勝了,但法國一無所得,反而多了一個強鄰。
拿破崙未能取得萊茵河地區的領土,在戰爭后企圖願望成真。他向普魯士要求得到原本俾斯麥承諾給出的領土,或是盧森堡,甚至加上比利時。俾斯麥把他的提議公開,結果令拿破崙出醜。1867年,盧森堡在包括法國之內的數個歐陸國家保證下,獲得中立的地位。拿破崙一無所得,反而令法國更形孤立。
普奧戰爭過後,反對派代表朱爾·法夫爾與梯也爾譴責拿破崙犯下戰略錯誤。埃米爾·奧利維耶解散了政府大多數派,明確表示除非皇帝賦予完全自由,否則將不會與政府合作。奧利維耶也組成了第三黨,並要求在1860年的“大法案”基礎上取得更多讓步。根據1864年的協定,法國即將把駐羅馬之軍隊撤回,引來教皇絕對權力主義者的不滿,擔心教皇地位不穩。後來,拿破崙也認為有必要處理“大法案”的問題,故此其後他重新賦予立法團的質詢權利,並減少對傳媒與集會的限制。歐仁·魯埃想成立“皇朝聯盟”( Uniondynastique)作為支持帝國的政黨,但未能阻止自由派反對政府。後來發生的國際大事令拿破崙不能抽身處理這些問題。
法國皇帝面對的困境難以解決。他本來希望藉助賦予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避免在言論自由讓步,並保持他收回這些自由的機會,但是最後反被自己的政策所誤。維克多·雨果的 Châtiments、羅什福爾(VictorHenriRochefort,MarquisdeRochefort-LuCay)的 Lanterne,以及萊昂·甘必大控訴帝國對路易·夏爾·德萊克呂茲的審判都顯示出自由派與政府之對立。
法蘭西帝國建築
帝國政府對此感到驚愕,並嘗試同時壓制中產階級與工人階級,迫使他們一起開始革命行動,例如連番罷工。在此期間,1869年5月選舉舉行,令政府再次受挫。雖然政府打著“反對紅色恐怖”的旗號,但折衷派的奧利維耶仍未被它接受。40名自由分子於116名第三黨成員被選出。故此,政府必須讓步,於是在9月8日把一人政府改為議會君主制。1870年1月2日,奧利維耶成為首個責任內閣的首長。
普法戰爭
路易·拿破崙在1871年3月才自願流亡英國,在1873年去世。他的兒子、拿破崙王朝最後繼承人歐仁·波拿巴在187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