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沈應奎的結果 展開
- 清代台灣首任布政使
- 明代萬曆年間舉人
沈應奎
清代台灣首任布政使
沈應奎(1821-1895),字小筠,號吉田,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浙江。
沈應奎(1821-1895)於1889年(光緒15年)奉旨接替邵友濂,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首任布政使。而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巡撫制約的台灣地方父母官。沈應奎,號吉田,浙江平湖縣人。光緒十年中法戰爭,法海軍佔領澎湖,進擾基隆、淡水,台灣戒嚴。應奎奉召赴台,乘漁舟冒險渡海。后官台灣布政使,護理台撫。光緒十三年台灣改設行省,佐巡撫劉銘傳贊畫一切,勞績最著。
清附貢生,例捐納歸安訓導后升溫州府泰順教諭。咸豐時因保衛泰順一方安全立功,被選為雲南恩安待銓知縣。清左宗棠巡撫閩浙,過溫州,溫州道台周壽山向其推薦沈應奎。左宗棠見沈應奎氣宇不凡,又崇清獻理學,就以同知銜命沈應奎赴閩,至福建加知府銜署泉州府。沈應奎后又為華福寶輪管帶,受命赴天津。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移督陝甘,受命赴新疆消滅叛亂,就調沈應奎任陝甘大營總理行營支應處,后又命他駐陝軍需局兼營務處。不久,沈應奎因軍功升陝西按察使,並於光緒元年(1875)、二年、四年、五年,四次充陝西鄉試文武闈監試官。五年,沈應奎被調至貴州任布政使,在貴州因維護國家主權,廢除與法簽訂的協議,於光緒十年被朝廷撤職。此時左宗棠已升大學士並巡視福建。
左宗棠得悉沈應奎被撤職,就任命沈應奎為台灣總辦全台糧台兼理捐借事務,這雖是不入品的地方臨時小吏,但有實權。左宗棠又考慮到台灣地廣而兵力單薄,也注意到列強早已對此垂涎三尺,就命懂軍事的沈應奎負責台灣防禦並訓練民團。
平湖從明正統五年(1440)后,農民年年有去乍浦衛守駐海疆的兵役,基本上是每年四丁抽一。乍浦衛軍用之偵察及快速戰鬥的小船,叫哨船和快船。哨船一般有4人,快船則有8人,所以,沿海農民必須學會搖快船、搖哨船,否則,不能在海上生活,更不能說打仗。沈應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也會搖快船、搖哨船。他把家鄉的這種組織訓練方法運用到了台灣。不久,台灣全島漁民都被劃歸到民團之中。他們的小舢板經常出沒在蘆葦叢中,出沒在小島礁石之中,沈應奎成了台灣民團的總領。
台灣海岸山峭壁陡,海域近岸又多礁石,法軍除在基隆港停泊軍艦外,其他地方無法行動,而海邊蘆葦叢生,所以法軍只得困守在基隆港內。他們自然不甘心於此,就向基隆後山侵犯,一時間法軍槍炮如雨,但後山一片安靜,正當100多名法軍在3名軍官的帶領下進入後山時,就遭到早已埋伏在蘆葦中的沈應奎所率領的民團的迎頭痛擊,他們以大刀長矛打敗了洋槍洋炮,法軍全殲,無一漏網。在基隆的法國守兵被迫退回軍艦,最後撤出了基隆港。但法國並不甘心失敗,封鎖台灣海峽長達八個月之久,其間又攻打眉山,三犯滬尾,可均遭到了沈應奎所率民團的沉重打擊。法軍終因在台灣不能取勝而撤退,台灣人民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偉大勝利,沈應奎也因在台灣抗法戰爭中的赫赫戰功而官復原職並加頂戴,授台灣布政使護理巡撫,成為台灣第一任布政使。光緒十二年,沈應奎在台灣推行新政,築鐵路,辦工廠,十三年回鄉省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