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籬木

側膜胎座目大風子科植物

徠刺籬木,學名Flacourtia indica,別名:刺子、細祥竻果,拉丁文名:Flacourtia indica(Burm.f.)Merr.大風子科、刺籬木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黃色,稍裂;樹榦和大枝條有長刺,老枝通常無刺;幼枝有腋生單刺,在頂端的刺逐漸變小,有毛或近無毛。葉近革質,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稀倒心形,先端圓形或截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散生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梨果球形或橢圓形,有宿存花柱。生於海拔300-1400米的近海沙地灌叢中。

形態特徵


植株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4(-15)米。
刺子
刺子

長2-4(-8)厘米,寬1.5-2.5(-5)厘米,先端圓形或截形,有時凹,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散生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突起,側脈5-7對,纖細,網脈明顯;葉柄短,長(1.1)3-5毫米,被短柔毛。

花小,總狀花序短,頂生或腋生,被絨毛;萼片(4-)5-6(-7),卵形,長1.5毫米,先端鈍,外面無毛,內面有柔毛,邊緣有睫毛;花瓣缺,雄花:雄蕊多數,花絲絲狀,長2-2.5毫米,著生在肉質的花盤上;花盤全緣或淺裂;雌花:花盤全緣或近全緣;子房球形,側膜胎座5-6個,每個胎座上有疊生的胚珠2顆,花柱長約1毫米,5-6個,分離或基部合生,柱頭細長,2裂。
刺籬木 Flacourtia indica
刺籬木 Flacourtia indica
刺籬木 Flacourtia indica
刺籬木 Flacourtia indica

漿果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8-1.2厘米,有縱裂5-6條,有宿存花柱:種子5-6粒。
刺籬木
刺籬木

花果期

花期春節。果期夏秋。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400米的近海沙地灌叢中。

分佈範圍


徠產福建、廣東、海南、廣西。
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非洲等地區也有分佈。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果實味甜肉質,可以生食、製作蜜餞及釀造果酒。

使用價值

木材堅實,供傢俱、器具等用,又可作綠籬和沿海地區防護林的優良樹種。
木材構造
散孔材。管孔肉眼可見,略多,大小中等;主為徑列復管孔(2~5個,多2~3個),少數單管孔;侵填體豐富。軸向薄壁組織基本不見。木射線放大鏡下明顯,密而窄。
心過材區別不明顯。木材灰紅褐色,斷面心部常見規則的紅色印跡。生長輪不明顯。樹皮厚1.5cm,質較軟,易大塊狀剝離。外皮灰褐色,較平滑。內皮淺紅褐色;韌皮纖維較發達;石細胞豐富,大時顆料狀,層狀分佈。木材具光澤;生材具酸臭氣味。紋理略交錯;結構甚細,均勻;材質中至重硬。氣干密度0.75~0.85g/cm3。適用於車旋、雕刻、工藝品、工農具柄、傢具、地板等。
識別要點
原木斷面心部常有不規則的紅色印跡。管孔主為徑復管孔(2~5個,多2~3個)。軸向薄壁組織基本不見。生材具有酸臭味。

藥用價值

果實:用於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