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顓

詞語

顓顓,漢語詞語,拼音是zhuān zhuān,注音是ㄓㄨㄢ ㄓㄨㄢ,意思是愚昧無知貌;恭謹貌;用心專一貌。

引證解釋


⒈愚昧無知貌。一說,猶區區。見《漢書·賈捐之傳》顏師古注。
《漢書·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溼,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
王先謙 補註:“《説文》‘顓’下云:頭顓謹皃。此言顓顓,狀其蠢蒙無所知識,亦從謹字生訓。”
薛福成《籌洋芻議·藩邦》:“無如僻在東海,顓顓自守,日即貧弱。”
康有為《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臣愚顓顓,首以是請。恭摺叩謝天恩,伏維皇上聖鑒。謹奏。”
⒉恭謹貌。
龔自珍《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公以事親為讀書,以讀書為事親,門內之士,勉勉顓顓,人知之。”
⒊用心專一貌。顓,通“專”。
明 歸有光《馬政庫藏》:“太僕寺顓顓為國馬,其入又非大農比,若為他給及貸用,非挈缾之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