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察隅鎮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轄鎮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轄鎮。位於西藏的東南角,察隅縣境西南部,是察隅縣的邊境鎮之一。東北與察隅縣人民政府駐地竹瓦根鎮相鄰,西北與上察隅鎮相連,東南與緬甸相接,西南與印度接壤。邊境線分中印、中緬兩段(其中印邊境線長達95公里,中緬邊境線長25公里)。全鎮總面積1215.07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距察隅縣城區61公里,距上察隅鎮50公里。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6213人。

下察隅鎮由於印度洋水氣沿察隅河谷北進,這裡也被譽為西藏江南,高山(崗日嘎布山脈等)是高原氣候而河谷山地等地帶是亞熱帶季風濕潤區。

規劃的219國道察墨公路段經過這裡。

2018年7月3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前六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合格名單”,下察隅鎮在列。

歷史沿革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
1960年,察隅縣成立下察隅區,區公所駐原洞沖村南面100米處。
1972年,下察隅區改下察隅人民公社。
1978年,察隅縣撤銷下察隅公社,復置下察隅區。
1979年,下察隅區駐地搬至新區。
1986年,察隅縣撤銷下察隅區,復置下察隅鄉。
1996年,下察隅鄉轄察隅村、沙瑪村、巴安通村、扎巴村共4個行政村。
2000年,下察隅鄉改下察隅鎮,縣直轄。
2005年,下察隅鎮轄沙瑪村、松古村、京都村、竹尼村、宗古村、日瑪村、塔瑪村、嘎腰村、拉丁村、沙窮村(包括沙窮二組)、沙瓊洞沖村、嘎堆村(含嘎美組)、巴安通村、新村、夏尼村、塔林村、共同村、自更村、扎巴村、知巴村共20個行政村;察隅農場直屬林芝地委。
2015年11月,察瓦龍鄉布巴村、果達、貢卡村、拉卡村、扎讓村、沃布村的63戶村民搬遷至下察隅鎮,合併成立下察隅鎮布巴村。

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轄鎮。
2014年,下察隅鎮轄(僜人)共18個行政村。
日瑪村自更村
拉丁村松古村
塔瑪村沙瑪村
巴安通村竹尼村
新村嘎腰村
夏尼村宗古村
塔林村嘎堆嘎美村
扎巴村京都村
共同村沙瓊村
行政代碼
下察隅鎮行政代碼:542626102
542626102201220日瑪村
542626102202220拉丁村
542626102203220塔瑪村
542626102204220巴安通村
542626102205220新村
542626102206220夏尼村
542626102207220塔林村
542626102208220扎巴村
542626102209220共同村
542626102210220自更村
542626102211220松古村
542626102212220沙瑪村
542626102213220竹尼村
542626102214220嘎腰村
542626102215220宗古村
542626102216220嘎堆嘎美村
542626102217220京都村
542626102218121沙瓊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常住人口為6213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下察隅鎮位於西藏的東南角,察隅縣境西南部,是察隅縣的邊境鎮之一。距察隅縣城區61千米,距上察隅鎮50千米,東與竹瓦根鎮為鄰,西北與上察隅鎮相連,東南與緬甸接壤,南與印度為界。此段邊界,中印傳統習慣邊界線沿喜馬拉雅山山腳行走,清代趙爾豐下屬程鳳翔部在雜瑜地區勘畫疆界南至壓必曲龔,但招撫活動已在當時的下雜瑜以南以西,壓必曲龔及原梯龔拉、妥壩、木牛甲卜等地皆在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下察隅鎮與印度邊界,起至嘎侖河最南端的中、印、緬三國交界處,向西至金古底,然後沿察隅河河心線,經什隆、能特拉、快奔、巴蘭崗越過莫翁曲下游杜萊曲,向蒂丁河西行。境內中印邊境線長95千米,中緬邊境線長25千米。然察公路(然烏鎮-古玉鄉-察隅縣-下察隅鎮)通達。

氣候特徵

下察隅鎮全鎮人口居住在山區海拔1400米-1600米之間,鎮政府所在地海拔為1548米。由於印度洋水氣沿察隅河谷北進,高山(崗日嘎布山脈東南部)是高原氣候,而河谷山地等地帶是亞熱帶季風濕潤區,這裡也被譽為西藏江南。終年氣候溫和,陽光充沛,雨量充足,四季不明顯,年平均氣溫在12-14攝氏度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在720.3—987.2之間,無霜期長達330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下察隅鎮總面積1215.07平方千米,優越的氣候條件為下察隅動植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自然資源眾多。保護區和非保護區的動植物種類和林下資源豐富。

生物資源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森林履蓋率高,木材蓄積量大,質量好,整個鎮區森林覆蓋面積達65%以上。下察隅鎮林區樹種主要有:馬尾松雲南松、香樟、雲杉紅豆杉等多種,其中珍貴樹種數十種。經濟林主要有蘋果、桔子、油桐、梨等。已知名的菌類、中藥材多達幾十種。
比較突出的還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森林中的動物多達100餘種(山雞、麝、熊、虎、野山羊、野牛、鸚鵡、豹等)。
特產豐富,盛產水稻,因此,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譽。
有豐富水利資源等,水利資源電力蘊藏潛力大。

經濟


下察隅鎮全鎮GDP1501.26萬元,農牧發人均純收入2264.19元,人均現金收入1173.63元。
下察隅鎮以農業為主,是全縣的糧食主產區。全鎮耕地總面積為10429畝(其中水田7401畝,旱地3082畝),人均2.2畝,糧食總產量12550041斤,主要農作物有稻穀、玉米、小麥、花生、油菜等;養殖業:主要有黃牛、生豬、雞、鴨、魚等。
2017年8月15日,下察隅鎮2016年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014年增量)機械採購驗收。總投資59.5萬元,項目內容為:發放GY4L-0.6A履帶式穀物收割機17台,其中:沙瑪村9台、共同村4台、扎巴村4台。
2019年,下察隅鎮種植的獼猴桃掛果11萬斤產值達220萬元。
至2020年7月,下察隅鎮7個村種植有高原獼猴桃2352畝,帶動281戶1456人創收。

金融

下察隅鎮基本沒有財政收入,主要靠上級政府拔款。

社會


城鄉建設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
西藏和平解放前,下察隅的僜人生活在中印邊境的深山密林里,他們住在山洞裡或搭個破草棚遮風擋雨。
1967年,政府派人邀請下察隅僜人下山居住,在下察隅鎮選址為僜人建房,從此,僜人在下察隅鎮定居下來。
自2003年,下察隅小城鎮建設得到飛速發展,由1992年的政府單獨舊院發展到2003年----2005年建有樓房,水泥街道,吸引個體工商戶80餘家,小城鎮的飛速發展,帶動了私人在鎮建房,很好的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下察隅鎮擁有程式控制電話,開通了好易通,20個村委會都通電話。
至2005年下察隅鎮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新建面積達4000餘平方米。“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
2006年,下察隅鎮新村完成全村63戶民房改造。
2011年,下察隅鎮啟動實施塔瑪村、沙瑪村、巴安通村小康示範村建設項目。
2011年6月,下察隅鎮沙瓊村已戶戶通電、通路、通水、通廣播、通電視,都已經住進安居工程新房。
2015年7月,下察隅鎮塔林村、松古村2015年後進村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內容含:伙房、圍牆、曬壩和豬圈等,總投資608萬元。
2015年10月,下察隅鎮布巴村搬遷安居房建設及附屬設施工程通過驗收,投資2160.97萬元。
2015年12月,下察隅鎮生活飲用水入戶率達100%。

教育

進入新世紀以來,下察隅鎮教育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下察隅鎮有兩所完全小學(洞沖小學、農場小學),教學點8個,在校生832人,占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的98%,掃盲工作在2003年順利通過了自治區工作組的驗收。
2013年10月,下察隅鎮中心小學有382名學生,共有11個班級,27名教師。 
2018年11月23日 ,下察隅鎮中心小學開展全國第二套廣播操訓練並舉行比賽。

醫療衛生

下察隅鎮醫療條件不斷改善,新型醫療基金帳戶的建立,為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了資金保障,群眾的健康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素質、服務質量得到了較大飛躍,婦女兒童保健落到了實處。

社會保障

2018年11月下察隅鎮中心小學開展廣播操比賽2
2018年11月下察隅鎮中心小學開展廣播操比賽2
2015年,下察隅鎮有低保戶30戶,共119人,其中A類保障17人;五保戶26人,集中供養對象11人,在家零散供養的15人,集中供養率為42%。向低保戶兌現保障金共計330312元,發放“三大節日”慰問金35700元;向在家供養的五保戶發放生活費16425元,發放“三大節日”慰問金8700元。新農合參保人數為4919人,參保率為100%,共收繳並上交參保金95700元。參加新農保群眾2583人,參保率為96%,共收繳並分批轉存參保資金30.71萬元。
2017年8月29日,下察隅鎮鄉鎮幹部、醫務人員組成的慰問組,到五保集中供養中心開展“講文明、愛生活”送溫暖、送健康關愛孤寡老人活動,為老人們免費體檢,進行健康飲食指導,普及健康衛生知識,開展免費理髮活動。

民生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有水渠35條,電站2座(沙瑪電站、農場電站),裝機容量達925千瓦,發電量達700千瓦,基本保障了全鎮70%的群眾正常用電。

交通


下察隅鎮公路連接縣城,通往上察隅鎮,全鎮19個村委會通公路,只有塔林村不通公路,主要是沒有通往該村的公路橋,大部分村的公路路況較差。
2013年,下察隅鎮通往夏尼村的水泥路通車。
規劃的219國道察墨公路段經過這裡。
2020年9月2日,察隅縣城至下察隅鎮客運班線開通。

文化


環境保護

下察隅鎮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抓好自然保護工作,近段時間藉助“退耕還林”之機,宣傳發動群眾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發展庭園經濟,有效綠化了荒山、荒地。近年瓦弄來全鎮植樹造林達2000多畝,減少了泥石流的發生,有效保護了自然生態。

精神文明

下察隅鎮慶“七一”文藝匯演暨第二屆“僜人美食文化節”
下察隅鎮慶“七一”文藝匯演暨第二屆“僜人美食文化節”
2016年7月1日,下察隅鎮舉辦慶“七一”文藝匯演暨第二屆“僜人美食文化節”活動,共有26個文藝節目。
2017年7月1日,下察隅鎮“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暨第三屆僜人旅遊美食文化節開幕,來自下察隅鎮10多個行政村的村民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2018年1月22日,下察隅鎮召開2017年度“先進雙聯戶”創建活動表彰大會,表彰下察隅鎮2017年度縣級“先進雙聯戶”和先進集體。

民俗文化

下察隅鎮“四講四愛”實踐活動暨第三屆僜人旅遊美食文化節一角2
下察隅鎮“四講四愛”實踐活動暨第三屆僜人旅遊美食文化節一角2
下察隅鎮沙窮僜人文化村改擴建工程已正式啟動。察隅縣共有1300多僜人,分佈在上、下察隅鎮壓的9個村莊,其中,下察隅鎮沙瓊村是僜人的聚居村,也是僜人民族文化最為集中的地方。

人文自然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
下察隅鎮是一個少數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區。全鎮共有僜人村6個,僜人群眾237戶,1159人。下察隅鎮地處邊境一線,地理位置特殊,人文自然別居風情,有獨特的僜家手抓鈑、僜家酒、僜舞、僜文弄墨家編織、婚姻習俗等。領略純樸的民族風情,人文景觀是旅遊者的理想去所。

旅遊


景點

下察隅鎮由於地理環境特殊,自然條件優越,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自然景觀十分壯觀。原始森林密布,雪山、河流、冰湖、草地、動植物種類眾多,尤其是蘭草多達1000餘種,奇花異草爭齊鬥豔,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天氣晴朗時登上山頂,風光旎旎,使人心曠神怡。
洞沖湧泉冬暖夏涼,又是天然的純靜之水,更是愛好旅遊者的必去場所。

南部領土


下察隅鎮南部的沙瑪村離瓦弄方向的中印實控線不到3公里,是巴安通公安邊防派出所轄區內最靠近中印爭議區前沿的小山村。村莊座落在一個山頂小平壩上,家家戶戶的木屋頂上都飄揚著一面或舊或新的五星紅旗。站在村邊向南望,可以看到一道平台狀的山樑,上面生長著整齊的松林,那就是這一段邊境上中印兩邊都默契遵守的實控線,當地老百姓把那道山樑所在的山脈叫作“嘎靈公”。
察隅縣總面積有31659平方公里,其中實控面積19200平方公里。其餘的在印度控制的麥克馬洪線區域或印控藏南地區(小部分為中國控制)。察隅邊界線總長588.64公里其中中緬邊界187.64公里,中印邊界401公里。
下察隅鎮境南部與藏南其他地方一樣,為印度非法侵佔實控。
下察隅鎮南部的一些地名:夏覺拉、力秋村、凳坑曲宗、古玉通、瓦弄、坑堆、東村、坦格布、姆尼爾克來、蝦底、港底通、金古底、哈同、龍多、巴蘭崗、蘭哈崗、古里、塔依達拉、恰能、查利母納、卡能、麻則良、嘎合、米東拉、布帕拉、達冷巴、塔蘭濃母等自然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