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洋鄉

湖南懷化漵浦縣下轄鄉

油洋鄉是湖南省漵浦縣下轄的一個鎮,現轄23個村,236個村民小組,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6203人。由於此地盛產茶油,民間素有“茶油洗澡”的說法,每逢茶花盛開時漫山遍野,如江河海洋,因此而得名油洋。油洋板煙,天下皆知,早在私塾書上就有“油洋址坊出板煙”的記載。

地點簡介


油洋鄉位於漵浦縣東部,東界兩江鄉和崗東鄉,南連新田鄉,西靠橋江鎮,北臨岩家壠鄉,東北接祖師殿鎮。1958年,油洋稱為河底江人民公社。1985年,恢復鄉建制,分為油洋鄉和庄坪鄉。1996年合併,稱為油洋鄉。
油洋屬低山丘陵區,其中非農業人口243人。民族有漢族、土家族、苗族,以漢族為主。漵兩公路穿境而過, 3條溪流橫貫全鄉,分別經河底江、永豐、官溪江后注入四都河。1935年,賀龍、蕭克分別帶著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從橋江經河底江、官溪江、雷缽井,來到油洋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運動,駐達一個月時間。
全鄉土地總面積84.2平方公里,土壤以板葉岩、石灰岩成土母質為主。林地面積75641畝,森林覆蓋率為60%,以馬尾松杉樹油茶為主。耕地面積20788畝,其中水田10983畝,其中水田10983畝,旱土6727.02畝;主產稻穀、油菜、玉米、煙葉、辣椒;水果以西瓜、柰李、冬梨為主;畜牧以二元雜交豬、土雞為多。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油洋鄉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據統計,2002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3609萬元,農業產值3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10萬元。
2019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4489萬元,農業產值56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230萬元。

農業介紹


1978年以來,全鄉興修各類農田水利設施45處,其中渠道硬化19.5千米,機耕道1.5千米,骨幹山塘12口,水泥攔河壩3處,改善農田灌溉面積4500畝。稻田有效灌溉面積7865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7.8%;旱澇保收面積7865畝,占灌溉面積100%。兩系雜交水稻、旱地育秧等良法得到了全面推廣,全鄉兩系稻面積10983畝,旱地育秧面積25畝,良種覆蓋率達100%。2006年,糧食總產15642.8噸,比1978年增長20倍。年內牲豬出欄1.2萬頭,家禽年內出籠15.2萬羽,分別比1978年增長40%和50%。解放了農村生產力,1997年,進一步完善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油洋鄉依託資源優勢,堅持山上和山下結合、“公司+基地+農戶”的開發模式,建設農業商品基地。2005年全鄉退耕還林3291.3畝,岳紙基地6000畝,紅薯基地2000畝,蓖麻基地3000畝,辣椒基地1000畝。基地收入達400萬元,是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倍。

工業介紹


1978年以前,油洋鄉工業發展緩慢,僅有少數從事簡單加工的小手工業作坊。改革開放后,通過引進資金、技術,搞聯合經營等方式,先後創辦了木板廠、竹木加工廠、採石廠、辣椒廠、響水洞電站等企業。到2006年底,全鄉有各類企業17個,從業人員95人,實現產值600萬元,實現利稅12萬元,比1978年增長60倍和6倍。
教育。1978年,轄區內共有中學2所,中心小學2所,村小23所,在校學生3400人。1998年,紅花村小撤併到麻溪村小;1998年至2002年,氽水、長坡、油洋、澤溪、來溪、雷缽井相繼撤併到油洋中心小學,長嶺、永豐分別撤併到東山小學,2006年庄坪中學撤併到油洋中學。2006年,全鄉共有在校中、小學生1560人,適合兒童入學率達到97.6%。1978年全鄉共有青壯年文盲3204人,2000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脫盲率達100%。學前教育發展較快——開辦私立幼兒園1所,招生學前兒童120人。

醫療設施


1978年,轄區內共有綜合性醫院1所,有村醫療點5個,醫療技術人員6人,醫生2人,赤腳醫生14人。2005年,全鄉修建新綜合性醫院1所,醫療技術人員15人,醫生5人,護士1人,設有骨科、婦產科、內科、外科等多個專業科室,能進行B超、心電圖檢查及常規化驗。有各類醫療門診18所,醫生18人。
文化。1978年,轄區有電影放映隊二支,圖書室二個,藏書1500冊,1979年,庄坪排演的《沙家濱》獲縣文藝比賽二等獎。改革開放以來,先後修建鄉文化大樓一棟;有線電視台(站)2個,並與縣有線網連接,收看節目達到42個,用戶達3000戶,電視覆蓋率60%;2005年、2006年先後舉辦了“九九夕陽紅”、“油洋放歌”等大中型文藝活動。規範了省百佳民間劇團——祁劇和民間樂隊8支。

城鎮商貿


1978年,全鄉集鎮共建住宅800平方米。1995年實施小城鎮、市場開發,投資10萬元,對從鄉供銷社到鄉政府的路面實行沙改油,多方籌資350萬元對主街兩旁規劃24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農民紛紛在此修建住房,街道兩側共建新房34棟,總投資340萬元。由於該段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前來從事商貿活動的商販絡繹不絕,各類個體工商戶52家,年集市貿易額達800萬元。
交通、郵電。至2005年,全鄉共興修鄉村公路62.5公里,公路橋樑20座,硬化漵兩的過境公路15公里,實現21個村村通公路。二十年來,郵電通訊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2005年,在實現村村通郵路的基礎上,開通了1500部數子程式控制電話,修建了行動電話信號發射塔兩座,移動信號普及全鄉,有移動用戶3200戶,啟動了自動尋呼系統、行動電話、圖文傳真等通訊設施。

人文風景


白洋洞座落在油洋村洞腦山下,是一個歷史悠久,聞名湘西、奇異玄奧,令人神往的地下迷宮。相傳在遠古時代,上界的觀音菩薩為了給神仙傳教授業,帶領神工巧匠,飛抵洞腦山下,參照天地之物,修了這個深長寬闊,奧妙無窮的仙洞,觀音娘娘背上無字天書,親自進洞授業傳令:凡來修身養性之仙,都要隱蔽真身,化成白羊進洞,化清風而出,故名白羊洞。此洞全長五千餘米,屬千古溶洞,洞內有大小岔洞三十二個,其中洞中有洞、洞下有洞、洞穿洞、洞重洞、洞連洞;洞中有樓、樓中有樓,樓下又有倒洞;洞內鍾乳浮懸,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全洞共有大小景點86個,最高處有200米,最寬處有50米,共有12萬平方米。據歷史記載,白羊洞早在秦始皇時代就曾開發,轟動四方,游觀者接連不斷,明末農民將領牛萬才造反,曾退往漵浦,紮營白羊洞。1992年10月,在縣委和縣政府的高度關懷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白羊洞對外正式開放。

發展成果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5年底,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80元,村民儲蓄存款額1010萬元,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6倍、50倍、2倍。

領導分工


張勤煥:鄉黨委書記,主持全盤工作。
劉利明:鄉長,協管全盤
張友強:人大主席,主管人大、民政、老齡、組織、宣傳及政協工作。駐庄坪村。
舒愛軍:政協聯工委主任,主管政協工作,分管政法、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工作,駐河底江村。
梁美珍:黨委委員,主管黨群工作,分管宣傳、組織、統戰、人事、老齡和關協工作,駐雷缽井村。
杜甫元:副鄉長,分管交通、農村建設、國土及敬老院管理工作,駐油洋村。
楊恆忠:副鄉長,分管農、林、水、電及高速公路建設協調工作,駐永豐村。
鄒生鐵:分管武裝、民政和殘聯工作,協管紀檢、監察、審計工作,駐長沖村。
蔣長河:分管文、教、衛、體及科技、科協工作;駐嵐石溪村。
楊良旭:分管機關內務、財務工作,協管高速公路建設協調工作,駐東山村。
鄧莉平:秘書,負責辦公室工作。
周復海:經濟發展中心副主任,負責辦公室工作。駐氽水。
侯發純:安監站長,負責安全生產工作。駐溪家灣村、官溪江村。
孟衛生:財政所所長,兼組織幹事,負責財政所工作,協助組織工作。駐紅花村。
葉 琳:經管站站長,負責經管站工作、婦女工作。駐余臘村。
舒福林:派出所所長。駐來溪村。
荊小文:駐來長坡村。
諸葛建新:計生專干,負責計劃生育站工作。
舒幼剛:計生辦統計員,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向助軍:司法所所長,負責司法所工作,駐喬里村。
唐 軍: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舒金蓮:計生辦醫生,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李愛平: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肖時波: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周賢東:協助計劃生育工作。
周曉剛:林業站站長,負責林業站全盤工作,駐址坊村。
伍玉全:畜牧站站長,負責動物防疫站工作。
葉振幅:農技站站長,負責農技站工作,駐報木洞村。
舒 毅:文化站站長,負責文化站工作,駐麻溪村。
嚴生幼:水管站站長,負現水管站工作。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62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