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琴劇

傳統戲曲劇種

墜琴劇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使用的唱腔是以墜子和琴書為主,並且最後統一使用墜子和琴書的聯合唱腔"墜子二板",觀眾們對這一新生劇種十分欣賞,被親切地戲稱為(令人回味難忘的)"雜味湯"。"墜琴劇"不但在柘城演,還到外地演,以致演到芒碭山和平頂山礦區。

創作背景


1977年,經柘城縣文化館提議,由曲藝藝人劉廣會,董玉蓮夫婦首倡成立曲藝隊,接著又從農村招收韓巧蓮,徐長峰,葉文進,許天朗,劉美言等20餘名曲藝藝人及學員充實了隊伍。由劉廣會任團長,以演出曲藝長篇大書為主,屬文化館領導。1980年,柘城縣文藝宣傳隊解體,其服裝,道具及上級固定撥款均劃歸此團,並正式命名為"柘城縣說唱團"。團體的壯大,為該團帶來了發展和創新的機遇。於是,劉廣會,馬忠臣,李風義等人經過商議,決定將曲藝長篇大書改編成連台戲搬上舞台。因為演員多為曲藝藝人,平時唱慣了河南墜子,豫東琴書,一時改不過來,便各取其長,墜子,琴書,甚至大鼓的唱腔聯合使用,於是就產生這一曲藝與戲劇的"混血兒"。新興劇種產生了,總得給它起個名字吧,劉廣會他們坐在一起討論,有人提議叫"連台曲藝",有人提議叫"墜子劇"。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因為這種劇種使用的唱腔是以墜子和琴書為主,並且統一使用墜子和琴書的聯合唱腔"墜子二板",觀眾們對這一新生劇種十分欣賞,被親切地戲稱為(令人回味難忘的)"雜味湯"。"墜琴劇"不但在柘城演,後來又到外地演,以致演到芒碭山和平頂山礦區。

發展歷程


與其它新生事物的產生一樣,"墜琴劇"的產生也有其曲折的發展歷程。"墜琴劇"在柘城農村演火了,一些比較保守人出來反對。有人向國家曲協寫信求助,曲協一位權威人士回信說:"曲藝不宜舞台演出"。於是他們就抓住依據,並在文化局大作文章,且形成決議,提出停演"墜琴劇"。劉廣會等人不甘心讓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劇種就此放手停演,於是他們就偷偷地演,就這樣又持續了二年。後來,他們將此事反映到縣委,縣委的白書記批示:"只要群眾喜歡就是好戲。墜琴劇不但不能停演,還要加強鞏固提高。"得到縣委領導的支持,保守勢力的氣焰稍有收斂,"墜琴劇"又重新上演。1987年,河南省舉辦"水仙獎"曲藝邀請賽,地區文化局副局長張錫榮,藝術科科長陳谷等至柘城選拔節目,得知柘城"墜琴劇"演出之困境,堅決表示支持:"墜琴劇在農村喜聞樂見,又能讓大家吃上飯,為啥不讓演"有人提出"墜琴劇"的命名不妥,張錫榮讓陳谷給"墜琴劇"命名,陳谷認為該劇使用的唱腔以琴書為多,便提出改為"琴劇",但劉廣會等人認為琴書的唱腔太單純,不能完全概括這一劇目,還是用"墜琴劇"比較確切。這種提議得到張錫榮的肯定,於是,他們才正式將此劇種命名為"墜琴劇"。但是,那些人又跳出來反對,兩股勢力爭執不下,最終導致停演。90年代,說唱團被迫恢復演出曲藝。
1998年,省歌舞劇院著名曲藝作家張九來應邀至柘城縣采寫戲劇《黑老吉》,受柘城縣說唱團"墜琴劇"的啟發,把該劇的唱腔設計為墜子,琴書和河洛大鼓,起名"曲藝劇",且在河南省第七次戲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曲藝劇《黑老吉》的成功上演和獲獎再次啟發了柘城縣說唱團的幾位老演員,他們多次商量重新成立墜琴劇團,但終因財力不足而擱淺。2002年,該團重組墜琴劇團,再次推出"墜琴劇",很受觀眾歡迎,年演出場次在200場以上,被稱為馳騁鄉村的一支文藝輕騎兵,得到柘城縣委,縣政府乃至市委宣傳部的一致認可。2005年被市委宣傳部列為重點扶持的文化產業之一。《中國文化報》,《河南城鄉經濟報》,《商丘日報》多次報道了該團的事迹;同時,《商丘電視台》,《柘城電視台》為該團製作了《專題片》在電視台播放。2006年,團長朱雲閣投資5萬元購置移動舞台車和舞台演出設備一套,仍以演出墜琴劇為主開展送戲下鄉活動,將這一新興文化產業再次做大做強。2007年,縣說唱團被命名為商丘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3年,柘城縣墜琴劇團正以飽滿的熱情活躍在農村演出市場上,為廣大農村居民送去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