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曲藝

豫東琴書是一種河南省永城市、民權縣柘城縣的戲曲劇種,其發源地就在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皖北、魯東南一帶。1988年,當時的商丘地區文化部門曾對全地區琴書藝人進行普查,得到的數據是:全地區登記藝人972人,豫東琴書藝人233人,占藝人總數的24%。就人數而言,在商丘,豫東琴書是僅次於河南墜子的第二大麴種。

2011年被府公布第三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創作背景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
琴書究竟產生於何時,未發現有文字記述。
寧陵縣琴書老藝人張繼孔講:傳說,琴書最初發源於周朝。當時伴奏樂器較多,謂之大麴子,僅限於宮廷演唱。在以後普及流傳過程中,伴奏樂器逐漸減少,遂轉化為小曲子流傳民間。
豫東琴書源於豫東商丘,不知何時流入山東。 《音樂知識辭典》(西北師範學院高天康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262頁載,琴書“發源於河南、安徽一帶,已有二百餘年歷史。”263頁載,山東琴書“起源於豫東一帶,……約有二百餘年歷史。”
據《商丘地區曲藝志》記載,夏邑縣的豫東琴書有6代傳人,第一代何新廣(1851年生),第二代何振成(1883年生),第三代何思功(1909年生),第四代何福功(1915年生),第五代蔡永連(1933年生),第六代王子亮(1954年生)。從第一代何新廣算起,豫東琴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這一段時期,河南墜子在豫東民間異軍突起,大行其道,很多大鼓、評書藝人開始改唱墜子。
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山東南路琴書藝人頻繁地到豫東一帶演唱,琴書逐漸成為豫東人民喜愛的曲種。
1946年,山東琴書藝人聶兆林及其女兒聶大桂、宋廣信及其女兒宋明新、司明敬及其女兒司慶華和李若亮及其外甥女張巧雲組合的琴書班到商丘定居。由於他們久居商丘,淳樸爽朗的豫東民風、特點鮮明的豫東語音便潛移默化地滲進這些山東琴書藝人的演唱之中;加之他們又吸取了豫東地方戲曲和曲藝的音樂優點,便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味的豫東琴書。
1978年,為了適應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和農村文化宣傳工作的需要,柘城縣人民政府組建了以著名豫東琴書藝人劉廣會、韓巧蓮、徐長峰等為骨幹的說唱團(又叫曲藝團)。說唱團勤奮敬業、銳意創新,經常在戲台上以河南墜子、豫東琴書等形式進行表演。
1980年,劉廣會、馬忠臣等人大膽創新,將傳統曲目《回龍傳》、《五俠劍》改編成連台曲藝劇,以河南墜子和豫東琴書的唱腔韻調,以戲劇舞台形式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1998年,河南省著名曲藝作家張久來應邀至柘城採訪並編寫戲劇《黑老吉》時,受柘城縣說唱團連台曲藝劇的啟發,將《黑老吉》一劇的唱段全用河南墜子、豫東琴書、河洛大鼓等曲藝唱腔演唱,稱為“曲藝劇”。此劇經省歌舞劇院排演,在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中一炮打響,榮獲一等獎。2002年冬,柘城縣說唱團資深演員徐長峰自掏腰包,投資3萬多元,購買了服裝、道具、音響等舞台設備,組織20多名曲藝人員重新排演連台曲藝劇。
2004年春,柘城縣說唱團正式把這種以河南墜子、豫東琴書唱腔為主的連台曲藝劇的表演樣式定名為“墜琴劇”。墜琴劇是河南墜子、豫東琴書等曲藝的合成劇,它並不是豫東琴書的演變,在墜琴劇中,只是有豫東琴書的表演形式。隨著這種表演形式,豫東琴書也徹徹底底地從廟堂走進民間,成為群眾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品種。

分佈地區

柘城縣豫東琴書藝人
柘城縣豫東琴書藝人
豫東琴書遍布商丘兩區六縣一市。民權縣王莊寨鄉張貢庄肖書太(藝名肖永良,1908年生)不僅以善唱著稱,而且練就一把好軟弓京胡,抓得一手好古箏,收徒甚多。王保聚更有“琴書王”之稱。民權縣的秦和增、李樹德,寧陵縣的張繼孔,山東省曹縣程紀良等都是他的高足。商丘市有聲音甜美、唱腔細膩的聶大桂,委婉動聽、字巧腔圓的張巧雲,柘城縣有劉廣會、韓巧蓮、魏彩霞、徐長峰、葉文進,商丘縣有張風華、劉學武,虞城縣有孫廣燦、張玉蘭、張春華,永城縣有萬新太、蘇登海、劉春芹等。他們都有自己的演唱特色,受到一方群眾的稱讚和尊重。
由於所處地域的不同,豫東琴書的唱腔也在不斷變化。僅以原商丘縣為例,商丘縣東北雙八鄉等地的琴書,因與山東接壤,山東琴書味濃;縣西北李庄鄉等地的琴書,卻有河南墜子味;縣東南宋集鄉等地的琴書,頗有豫劇味;縣西南毛堌堆鄉等地的琴書,又與柘城琴書相似。

作品內容


藝術特點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演唱時,二至三五人不等,以敲擊揚琴者為主,既演唱又指揮伴奏,有演唱兼伴奏的,也有隻做伴奏不唱的。伴奏樂器有揚琴、軟弓京胡、三弦、二胡、墜胡檀板等。但並非一成不變,可隨時增減。演唱形式原為坐唱,基本無表演動作。據許多老藝人介紹,過去唱琴書要求吐字清楚,舉止端莊,正襟端坐,目不斜視。即是富貴人家的“客廳戲”,不得看到三尺以外夫人、小姐們的臉。一般為大戶人家的喜慶、祝壽時的助興演唱。后發展為站唱帶表演。建國后,登上大舞台,越來越注重表演。小段以唱為主,帶少許對話夾白;大書有說有唱。其音樂結構原為聯曲體,逐漸變化為聯曲板腔的結合體。原有七十二曲牌之說,后在實際演唱中,因不少曲牌格律嚴謹,藝人難以填詞,演唱不便,遂被棄之不用。

曲牌書目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
豫東琴書常用的主要曲牌有[鳳陽歌]、[上河調]、[下河調]、[垛子板]、[打棗桿]、[銀鈕絲]、[疊斷橋]、[漢口垛]、[梅花落]、[娃娃腔]、[哭迷子]、[滿江紅]、[剪花落]、[太平年]、[鮮花調]、[湖光調]、[仙鶴調]、[二板]等。主要傳統曲(書)目有《韓湘子拜壽》、《打蠻船》、《孫臏拜壽》、《打連科》、《王天保下蘇州》、《梁祝姻緣》、《八美圖》、《薛禮還家》、《雷公子投親》、《草船借箭》、《回龍傳》、《白蛇傳》等。
主要現代曲(書)目有《烈火金剛》、《淮海游擊隊》、《上海風雲》、《南京風暴》、《五個雞蛋》、《三難新嫂》、《焦裕祿》、《王傑探家》、《紅色交通線》等。

歷史傳承


琴書剛形成的一段時期,琴書藝人一般是被一些達官貴人或有錢鄉紳請入客廳演唱的。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農村廟會上沒有琴書藝人的位置,琴書藝人不在廟會這樣的雜亂場合演唱。即使被盛情相邀去廟會演唱,琴書藝人也要求組織方在廟會旁邊專門找一個大院子。琴書藝人不像其他曲藝藝人可以手舞足蹈、隨心所欲。在達官貴人及有錢鄉紳家裡演唱,要雙目微睜,不能左顧右盼、搖頭晃腦。因為聽書的不是老爺太太,就是夫人小姐,稍有疏忽,就可能帶來麻煩。琴書藝人一般只在唱、彈、拉、打(揚琴)方面做文章,不得有任何錶演動作。表演時,大多耷拉著眼皮,打琴人的視線一直在琴身上。
新中國成立后,琴書從達官貴人的廟堂之上逐漸走進民間,成為廟會及農村街頭上的曲藝品種。因這種場所的改變,表演形式也隨之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琴書藝人開始在表演中吸收其他曲藝的特點,加進了一些手勢、步法、軀體語言。拉軟弓京胡和彈三弦的藝人有時候也配合劇情,時而站立,時而原地轉體,時而昂首揚目,時而低頭晃腦。其他人還會把手中的樂器當成戲中的兵刃,舞動起來作策馬揚鞭狀或舞槍弄棒狀。這些軀體語言的融合,使琴書的表演效果明顯地向前邁了一大步。

傳承人物

在豫東琴書傳唱的過程中,商丘市湧現出很多著名的琴書藝人,如蘇登海、肖書太、張繼孔、何思功、聶大桂、張巧雲、劉廣會、韓巧蓮、徐長峰、王保聚等,摘其中5名琴書名家簡歷,以饗讀者。
蘇登海(1902—1985)
永城市裴橋鄉蘇窯村人。自幼家貧,幼時常隨父母外出討飯。13歲時,其父母將其送到本鄉萬庄村拜琴書藝人萬新太為師。他苦練3年,學會了拉京胡、二胡,尤其是古箏撥得異常出色。18歲時,蘇登海在當地已小有名氣。蘇登海最拿手的曲目是《水漫金山寺》,藝人常說的“九腔十八彎,七十二哼哼”,他都能用得上、唱得巧。中年時授徒近百名。
肖書太(1908—1964)
民權縣人,豫東琴書的代表人物,11歲投師學藝,16歲領班演唱,其唱腔清脆俏亮,透字閃板,運氣吐詞尤見功底。
何思功(1909—1980)
夏邑縣羅庄鄉何崗樓村人。出身於琴書世家,其父何振成曾參與成立夏邑縣最早的琴書社。何思功9歲開始學藝,12歲時在安徽亳州與當地一著名藝人對戲而一舉成名。後來,何思功又投另一琴書藝人姬茂義為師,技藝精進。其足跡遍及豫東、皖北、蘇北,以樂器清雅、音韻和諧、唱詞幹凈、藝風正派而受到群眾喜愛。在琴弦技藝上的造詣很深,可拉7個相同的曲牌而不讓人感覺重複。到上世紀40年代,何思功藝至頂峰,聲名遠播,與任東河、董訓朋並稱夏邑縣琴書“三把弦”。新中國成立后,夏邑縣又有“三功一謀”(何思功、何福功、何勛功與董訓謀)之說,而他居首。
聶大桂(1930年— )
原籍山東省定陶縣,曾任商丘曲藝隊副隊長、商丘說唱團副團長等職。她11歲隨父學唱琴書,15歲時已經名揚魯西南。她吐字清晰,行腔圓潤味正,表演自然細膩。新中國成立后,她大膽創新,吸收豫劇、河南墜子的優秀唱腔及表演語言,增強了琴書的表現力。她在1953年河南省第一屆民間藝術會演中獲一等獎,在1957年河南省第一屆曲藝、木偶、雜技、皮影會演中獲優秀演員獎。
王保聚(1948年—)
民權縣林七鄉林七集村人。14歲開始學藝,有一副好嗓子。1973年,在商丘地區組織的曲藝會演中嶄露頭角,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和觀眾的歡迎。他演唱的琴書《三打雄州》被錄製成磁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行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