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是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佩劍。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現此劍后,用它殺敵。次年,化貞后敗,棄廣寧,兩人皆退人關內。
寶劍。此劍用東產的白金精鍊而成,鋒得無比,屈伸如意,可以當作腰帶圍在腰間,也可捲成一卷握在手裡。相傳是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的佩劍。後為抗清大將
李定國所得。李定國兵敗之後交此劍於心腹愛將保存。在一偶然機會中,桂仲明發現此劍后,用它殺敵。(見
梁羽生《
七劍下天山》)
熊廷弼(1569—1625)乃明朝江夏人,字飛白。
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四十七年經略遼東,勇於任事,持守邊議。以後金兵入
撫順,被劾罷官。熹宗天啟元年,
后金取瀋陽、
遼陽,乃以
王化貞巡撫廣寧,並起廷弼經略遼東,經略與巡撫戰守意見不一。次年,化貞后敗,棄廣寧,兩人皆退人關內。時太監
魏忠賢欲藉此以陷害中良,因誣廷弼臧私行賄,論死,被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