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學報》是南洋研究的重要刊物,也是東南亞地區刊齡最長的一份國際性華文期刊,自1940年創刊至2011年,已經出版了64卷,均為知名中外學者和文教界人士所撰寫。其中不乏高水平和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南洋學報
南洋學報最早的主編許雲樵
20世紀30—40年代,
新加坡文化出現過蓬勃發展的景象,那是因為這個時期大批中國文化人南下,尤其是1937年“
盧溝橋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大批中國文人學者南下,其中就有
胡愈之、郁達夫、
巴人(
王任叔)、
楊騷等文化名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集中了一批優秀的中國學者與作家,他們胸懷祖國,放眼南洋,充分利用自己身在南洋的有利條件,獲得了大量的
第一手資料,做了很多實地考察。在這班學者、作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開創了南洋研究的風氣,引領了南洋研究的大方向。當時新加坡與馬來亞半島的兩大華文報章《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都經常發表有關南洋研究的文章。
在此基礎上,1940年3月17日,由文化界名人
姚楠、
劉士木、
李長傅、
關楚璞、張禮千、郁達夫、
許雲樵等籌組的“中國南洋學會”正式成立,許雲樵出任學報主編,不定期出版《南洋學報》。1958年,因環境變遷,
南洋學會前的“中國”二字取消,學會今仍存在。
南洋學報
戰前《南洋學報》不僅是新加坡華文的主流學術刊物,在整個
東南亞也是首屈一指的高水平雜誌。姚楠、李長傅、張禮千、許雲樵等名家都在刊上發表有關南洋研究的論文,包括考證、田野調查等。其中許雲樵在創刊號上發表的《丹丹考》獲得
蟻光炎學術獎的南洋歷史研究第一屆獎金。(蟻光炎學術獎是
抗戰時期遷到重慶的
中央研究院設立的多個學術獎之一,紀念遭日軍暗殺的泰國愛國華僑領袖蟻光炎先生。)
《南洋學報》出了兩卷(期),因1942年2月新加坡遭日軍佔領,南洋學會被迫停止活動,《南洋學報》也被迫停刊。1946年,即
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南洋學會恢復活動,《南洋學報》也恢復出版,這家學術雜誌一直維持到現在,2011年8月出版了第65卷(期),是東南亞地區壽命最長的華文學術刊物。
南洋學報
《南洋學報》的文章包含中英文專論,研究對象以南洋(東南亞)課題為主體,主要概括為:史地考證、考 古資料、文獻譯述、史料鉤沉、移民現象、跨國網路、華僑華人、
民族研究、人口問題、社會互動、文化掌故、教育專論、報業歷史、
馬華文學、民間宗教、風土民情、佛教藝術、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微觀分析和宏觀探討。學報也刊登書評、文化學術活動及出版信息。基本上《南洋學報》是每一年出版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