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撲城
三月撲城
1928年3月,中共平江縣委組織20萬農軍武裝攻城,史稱“三月撲城”。由於敵強我弱,最終未能完全佔領平江縣城。"三月撲城"為我黨積累了武裝暴動的經驗,支援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為平江起義和紅五軍的建立奠定了紮實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此次事件的總指揮是時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平江縣委書記、我黨早期宣傳教育家毛簡青。
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中共湖南省委派省委委員毛簡青回平江兼任縣委書記。毛簡青攜夫人吳淑坤乘轎回到金窩老家,以黃埔軍校教官為掩護,縣委機關就設在他家的四合院內。他秘密約見地下黨員、團防局長余賁民,將團防隊、游擊隊及工人糾察隊合編為平江工農義勇軍,並動員母親將積攢下來留作養老用的兩根金條、一隻金手圈、兩隻金戒指和一堆銀元拿出來,交給余賁民購制槍支彈藥。他於6月經武寧赴南昌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因途中受阻,折回江西修水,於9月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與此同時,夏明翰、李六如奉省委之命,來到平江,與毛簡青、羅納川一道發動了平江秋收暴動。夏明翰以毛簡青同事的身份住在金窩毛家,他們經過周密策劃,組織領導了第一次撲城、獻鍾暴動、搗毀長壽街警察所、擊潰沙段挨戶團、發動黃金礦礦警隊起義等一系列武裝暴動。革命烈火在平江老區熊熊燃燒。
1928年2月,縣委在濁水金窩毛簡青家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集中全縣武裝,成立湖南工農革命軍平(江)湘(陰)岳(陽)游擊總隊。余本健任總隊長,羅納川任黨代表。緊接著,毛簡青到嘉義梅塘大屋召開了全縣黨的活動分子大會,會議決定:於3月16日乘縣城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時機,組織20萬農軍撲城,將平、湘、岳游擊總隊下設五個大隊,分駐五鄉,作為撲城的骨幹隊伍。撲城總指揮部設在金窩毛家,下設東、南、西、北四路指揮。東路指揮鍾次農、方浩然;南路指揮袁金如、陳再勵;西路指揮鍾仁陔;北路指揮喻庚、賴汝樵。總領導毛簡青。
據參加三月撲城的原海軍司令員方強中將回憶,他當時除擔任平江青年義勇隊第三區隊政治員工作外,還在平、湘、岳游擊總隊負責情報工作。為做好撲城準備,他從祖父的小鞭炮店裡弄到了兩袋硝磺,用土辦法,裝配“炸彈”和“松樹炮”。他們還用稻草編成一丈多長的稈龍作為指揮旗,規定了攻城的口令:前進的口令是“犁庭”,撤退的口號是“掃穴”,總口令是“耐勞”。
1928年3月15日),全縣20萬農民隊伍從各鄉分頭出發,化裝成舞龍舞獅、挑柴賣菜、迎親送嫁、接送菩薩、出殯送葬、趕集等各色隊伍,敲鑼打鼓踩高蹺,從四面八方奔赴縣城。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農民群眾在各鄉鎮集合后,浩浩蕩蕩分路向平江城進發。共產黨員和班長以上的人員,腰上系一根棕繩(棕皮和稻稈編成),一般群眾腰上系一根草繩,以作標記。故有‘革命分子棕包稈,農民分子系草繩’的說法……我們勞動童子團已改稱青年反帝大同盟,中間還有一段稱為少年先鋒隊,我擔任宣傳部長。在撲城暴動中,我們主要做些宣傳鼓動工作……”此時,坐鎮金窩縣委機關的秋暴總領導毛簡青,也在密切注視敵人的動態,派出精幹的偵察人員,刺探敵情。
1928年3月16日拂曉,攻城戰鬥打響了!
松樹炮、土炸彈“哐當哐當”發出了震天的響聲。各路敢死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手執大刀、步槍,從東面的浮橋、北面的畫橋、南面的石碧潭、西面的西門橋衝進城裡,和駐城敵軍展開巷戰。東路隊伍化裝通過汨羅江浮橋后,從彩龍、獅子、柴捆內,拿出長槍、大刀、手榴彈,殺進東街,繳獲了敵哨兵的槍械,隨即衝到柘樹坪與北路敢死隊會合。但在沖往國民黨縣政府時受到敵軍的阻擊,傷亡不少。這時,城東的浮橋上,戰士冒著彈雨,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泅水過河,向對面敵人衝鋒,前仆後繼,拼搏不止。終因敵軍火力猛烈,農軍缺少攻城火器,城東南的大隊伍未能打進城去,被阻在三陽街魯肅山一帶。圍攻北門的農軍,一度攻進了城,並繳獲一批武器,但敵軍憑藉用沙袋壘成的工事阻擊,北面農軍亦難挺進。
在前沿指揮的余本健、羅納川當即調配火力,準備發動總攻。這時,毛簡青獲悉敵軍兩個團的增援部隊已到達城西瓮江鎮。為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毛簡青迅即與余本健、羅納川緊急商議,決定撤出戰鬥,保存力量。
三月撲城雖然受挫,但極大地震懾了敵人。從此,敵人的小部隊再不敢單獨駐在平江,更不敢輕易地到四鄉騷擾了。由於大規模的撲城鬥爭打亂了敵人圍剿湘贛邊區和井岡山地區的軍事部署,調動了一大批兵力常駐平、瀏一帶,從而削減了對井岡山蘇區進攻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特別是為當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和發動平江起義,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奠定了紮實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共和國成立后,平江籍52位少將以上的開國戰將中,就有41位參加過平江“三月撲城”暴動,70多位省部級幹部中也有50多位是從“三月撲城”暴動中走出去的。
"三月撲城"為我黨積累了武裝暴動的經驗,支援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為平江起義和紅五軍的建立奠定了紮實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說起平江起義,必然說到"三月撲城"。《怒潮》即"三月撲城"的光輝再現。平江黨史專家凌輝稱,早在1921冬、1922年春,毛澤東先後批准平江青年毛簡青、陳茀章、余賁民加入了共產黨。1922年冬,平江建立了第一個黨小組。次年冬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1925年,正式成立了中共平江地方委員會。
"馬日事變"后,湖南省委派省委委員毛簡青回平江任縣委書記。富家“公子”毛簡青回老家后,秘密組織工農義勇軍1200人槍,派余賁民帶領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國民黨隨即對平江實行殘酷的清鄉。毛簡青又組織領導了第一次撲城、搗毀長壽街警察所等一系列武裝暴動。
1928年2月,平江縣委組織20萬農軍再次撲城。攻城戰鬥於3月16日拂曉打響。20萬農軍化裝成玩龍舞獅、挑柴賣菜、出殯送葬等各色隊伍,殺進城來,與駐城敵軍展開血戰……獲悉敵兩個師的增援部隊到達瓮江鎮后,毛簡青為保存有生力量,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
1928年6月中旬,國民黨獨立第五師被派到平江"剿共"。面對反對派的暴行,該師第一團團長、共產黨人彭德懷與中共平江縣委取得聯繫,配合縣委開展了反"清鄉"鬥爭。
為加強對湘鄂贛地區黨的領導,中共湖南省委調滕代遠任湘鄂贛邊特委書記。1928年7月17日,滕代遠抵平江,與一團黨組織接上了頭。19日,彭德懷得悉南華安特委被破壞、黃公略的共產黨員身份已暴露,便火速跟滕代遠等商量舉行武裝暴動。一團黨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22日13時起義。
7月22日,彭德懷和滕代遠等領導、發動了平江起義,佔領平江縣城。24日下午,宣布成立紅五軍和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彭德懷為軍長,滕代遠為軍黨代表,鄧萍為參謀長。同年11月,紅五軍主力奔向井岡山,與朱毛紅軍會師。
平江起義之所以能一舉成功,其根本原因在於:一是平江有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堅實的群眾基礎。早在1923年,平江就成立了共產黨支部,是湖南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到1927年,黨員發展到7000多人。馬日事變后,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中共平江縣委在平江組織成立了工農義勇隊和暴動委員會,先後發動了兩次聲勢浩大的撲城戰鬥,其中1928年的“三月撲城”,參與的革命群眾達20餘萬人,為起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二是採取了切合實際的發動方式。彭德懷同志從絕大多數士兵和下級軍官切身之痛出發,以士兵鬧餉為契機,因勢利導,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紳、解救勞苦大眾”的口號,在一致贊成的呼聲中,宣布起義。三是有井岡山旗幟的指引。“惟有潤之工農軍,躍上井岡旗幟新。我欲以之為榜樣,或依湖泊或山區。”彭德懷同志的這首詩,鮮明表達了他向毛澤東同志學習發動起義的決心,表明了他以井岡山革命鬥爭為榜樣的起義信念。
“三月撲城”指揮所舊址(中共平江縣委舊址)位於平江縣三陽鄉大眾村成家塝,距縣城1.2公里。建於公元1919年,當初為四合院形式,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小青瓦雙坡頂屋面,佔地面積5000餘平方米。1926年夏,大水沖毀舊址東棟及附屋。1932年,國民黨反動派強行拆除了舊址前棟及西棟,至此,舊址僅剩后棟7間及偏房3間,中堂西邊兩間分別為當時縣委辦公室及會議室。
毛簡青(1891—1932),湖南平江人。曾任中共“六大”主席團委員、中共湖南省省委委員兼中共平江縣委書記、《紅旗日報》社長兼主編,1932年秋犧牲於湘鄂西蘇區湖北洪湖瞿家灣。
1927年6月至1928年3月,以毛簡青為首的中共平江縣委在此領導、策劃、指揮了1927年的秋收暴動和1928年“三月撲城”武裝暴動,郭亮、夏明翰、李六如等湖南省委領導和羅納川、余賁民、朱璋等平江農運骨幹均在此工作和居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