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鼻

位於面部中央的人體器官

外鼻以鼻和軟骨為支架,外復皮膚和少量皮下組織。外鼻位於面部中央,呈錐體形,自上而下分為鼻根、鼻背和鼻尖,鼻尖兩側呈弧形擴大稱鼻翼。外鼻下方有一對鼻孔,是氣體進出呼吸道的門戶。如果把外鼻想象成為一個直立的三稜錐體,那麼錐體的頂就是鼻根,兩側的斜面就是鼻背,下端近鼻前孔處形成鼻,鼻背在正中相交成鼻樑,下端近鼻前孔處形成鼻尖。少數萎縮性鼻炎病人具有特殊的鼻部外形,鼻樑寬而平,鼻尖上方輕度凹陷,鼻翼掀起。

解析


外鼻
外鼻
外鼻(external nose)以鼻和軟骨為支架,臨床上呼吸困難的病人,可見鼻翼扇動。從鼻翼向外下至口角的淺溝稱鼻唇溝,面部癱瘓的病人,其癱瘓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

形態特點


外鼻
外鼻
除了水生動物以外,幾乎所有的動物,其外鼻均為在頭部正前方形成的隆起部
分。人類的外鼻位於面部正中,恰如一個三稜錐體,因此十分引人注目,並很容易受外來打擊而“首當其衝”。在人類,鼻子的外形可因種族不同而有較大差異。比如歐美人通常為“鷹鉤鼻”;黃種人大多鼻子短小、鼻樑四平;而黑人外鼻多寬大。即便是同一種族,外鼻形態也會有高低,寬窄及長短的差異。這些差異便便我們每個人鼻子的模樣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外鼻的表面解剖標誌決定了一個人的相貌特徵。錐體的后側位就是鼻腔底,而錐體底就是兩個鼻前孔緣及鼻小柱。在鼻背接近於鼻前孔處,鼻尖向兩邊展開如一雙半張開的翅膀,稱為鼻翼。當鼻翼煽動時,鼻前孔可稍微開大或縮小。患者為增加吸入氣體量用力開大鼻前孔時就表現出鼻翼煽動,這是呼吸困難的一種表現。鼻的外形依賴於鼻的骨部與軟骨部的支架支撐。如圖2所示,鼻的骨性支架主要有位於上方的額骨鼻部與鼻骨,在兩側有上頜骨額突,下方有切牙膏。鼻骨上部窄厚,固定不移;下部寬薄,易發生骨折。鼻的軟骨性支架主要有鼻外側軟骨,鼻中隔軟骨及大、小鼻翼軟骨,軟骨富於彈性;鼻尖及鼻孔在面部表情肌的作用下可產生小範圍的活動。鼻尖及鼻翼皮膚較厚,與結締組織粘著緊密,因此,當發生炎症腫脹時,神經末梢受壓,疼痛極為明顯。

外鼻疾病


外鼻病變常見的有外鼻形態和皮膚的異常改變。鼻樑歪斜和凹陷,除先天外鼻發育畸形外,主要是由於外傷和萎縮性鼻炎所引起。如果外傷引起一側鼻骨骨折往往導致鼻樑歪斜,二側同時骨折可見鼻樑正中凹陷呈馬鞍狀。萎縮性鼻炎起病於童年期者可影響鼻部發育而呈鞍鼻。另外高度鼻中隔偏曲者,鼻樑也可能顯著歪斜。增殖體肥大的兒童可見鼻翼發育不良和前鼻孔狹窄。巨大和多發性鼻息肉可使鼻樑變寬,外鼻扁平,鼻背飽滿,形似蛙背,稱作蛙鼻。少數萎縮性鼻炎病人具有特殊的鼻部外形,鼻樑寬而平,鼻尖上方輕度凹陷,鼻翼掀起。
外鼻
外鼻

鼻部的神經


鼻部的神經由普通感覺神經,嗅覺和血管舒縮神經構成。本節只講述與美容手術相關的感覺神經。
三叉神經的上頜支分出的眶下神經,由眶下孔分出小分支至外鼻和鼻前庭。三叉神經的眼支分出的篩前神經又分出鼻內支與鼻外支,其中鼻外支穿鼻骨與軟骨結合處至鼻尖,並有小支經鼻骨孔穿出至鼻背、鼻尖稱為鼻旁神經。鼻睫神經分支——滑車下神經有小分支至鼻根。滑車上神經是額神經分支,也分佈於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