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田波(1931年12月25日—2019年12月15日),教授,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生於山東桓台縣;195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1983年他在國際上首先應用病毒衛星RNA作為生防製劑防治植物病毒病獲得成功——此項生物技術曾轉讓給日本公司;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獎五次,國家自然科學與科技進步獎兩次,省部級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三次。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他被推薦為美國病毒學會高級會員,印度病毒學會終身會員,國際類病毒工作委員會委員,被亞太生物技術雙周刊(Asia-Pacific Biotech News)遴選為亞裔著名科學家。

2019年12月15日,田波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88歲。

人物簡介


田波
田波
田波,山東省桓台縣人,生於1931年12月25日,中國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學家。
195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植保系,被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室工作至今,現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1981年至1993年先後在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植物病理系、德國杜賽爾多夫大學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及威斯康星大學遺傳系、英國蘇格蘭作物研究所等處做高級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被選為《中國病毒學》雜誌名譽主編。分別被推薦為美國病毒學會終身高級會員、印度病毒學會終身會員和國際類病毒工作委員會委員。他是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田波,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88歲。

人物研究


田波
田波
田波在1986年以前主要從事植物病毒和亞病毒(包括類病毒和病毒衛星)的研究。他首先進行的是馬鈴薯病毒與種薯退化關係的研究,闡明了花葉病毒、高溫條件與馬鈴薯花葉型退化中的相互作用,所制定的中國“馬鈴薯無病毒原種生產原理和技術”在中國已廣為推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0%,經濟效益達10億元。
1983年,他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應用病毒衛星核糖核酸作為生防製劑防治植物病毒病,除在國內應用外,還轉讓給日本一食品工業株式會社。他系統研究了病毒衛星核糖核酸防治其輔助病毒病害的機理,提出了衛星核糖核酸干擾致病的外殼蛋白進入葉綠體的假說,其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教科書《植物病毒學》(R.E.F.Mattews著,第3版,1991年出版)引用。
1986年後主要致力於分子病毒學和抗病毒與類病毒病的轉基因植物的研究。其研究構建了表達黃瓜花葉病毒的衛星RNA和外殼蛋白的嵌合載體,並獲得高抗黃瓜花葉病毒轉基因煙草和番茄品系;還構建了抗水稻條紋和水稻矮縮病毒轉基因水稻,並發現其抗性基因有沉默現象;他提出了轉基因核酶對核內複製的病原更能發揮作用的設想,並提供了核酶能夠在轉基因馬鈴薯中完全抑制核內複製的類病毒的第一個例證,開闢了核酶應用的新途徑。
此後,他的研究方向轉移到動物與人類的病毒及抗病毒病藥物的研究。例如:從九肽庫中篩選到一種在細胞系中抑制草魚出血病病毒複製的特異多肽;從人源化抗體庫中篩選到抗乙肝病毒(HBV)的單抗;首次從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癌組織中分離到與熱休克蛋白gp96結合的病毒特肽,為開發治療慢性乙肝和肝癌的藥物奠定了基礎。

人物獎項


田波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一至四等獎4項。1999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在國內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41篇被SCI收錄;在SCI收錄的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2篇,並被引用百餘次;以第一作者出版的專著和編著有8種。

主要履歷


1950-1954 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士
1954-1962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2-1979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9-1986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1 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訪問學者
1986-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6 德國杜賽爾多夫大學,訪問學者
1990美國馬里蘭大學和維斯康辛大學,訪問學者
1993 英國蘇格蘭作物所和John Innes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91- 中國科學院院士。

學術兼職


武漢大學生科院教授、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美國病毒學會高級會員,印度病毒學會終身會員,曾任國際類病毒工作組成員。

主要研究領域


致力於分子病毒學和分子免疫學研究,主要從事HBV T-細胞分子免疫及囊膜病毒融合機制和融合抑製劑的研究。

人物論文


1. 田波,李傳昭,孫侖泉,王學 著。(1999年)分子進化工程 北京:科學出版社。
2. Xicai Yang, Yin Yie, Feng Zhu, Yule Liu, Liangyi Kang, Xiaofeng Wang and Po Tien. (1997). Ribozyme-mediated high resistance against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in transgenic potato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4:4861-4865. (影響因子:10.260)
3. 湯健,閻錫蘊,劉元義,田華松,田波。(1998年)IV型膠原酶人基因工程抗體的研製。中國科學(C輯),28(3):277-282。
4. 韓愛東,劉玉樂,肖莉,康良儀,張玉滿,李冬田,田波。(1999年)利用煙草花葉病毒載體系統在煙草中表達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科學通報,44(15):1624-1629。
5. 王大偉,楊懷義,饒子和,田波。(2000年)牛朊病毒正常成熟蛋白的高效表達和二級結構分析。科學通報,45(4):398-402。
6. Canhui Liu, Lun-Quan Sun, and Po Tien.(2000) Ribozyme-mediated suppression of platelet type 12 lipoxygenase in human erythroleukemia cells. Cancer Gene Therapy. 7(5):671-675. (影響因子:4.188)
7. Song-Dong Meng, Tong Gao, George F Gao, Po Tien. (2001)HBV-specific peptide assiciated with heat-shock protein gp96. The Lancet. 357:528-529(影響因子:10.197)
8. Ke Zhuang, Xien Gui, Bo Su, Po Tien, Zhiwei Chen, Linqi Zhang, High prevalenc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women and their children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Aids.(3.1)
9. Bo Su, Li Liu, Fusheng Wang, Xien Gui, Ming Zhao, Po Tien, Linqi Zhang Zhiwei Che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subtype B' dictates the current AIDS epidemic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Henan and Hubei Provinces of China。Aids(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