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越人的結果 展開
越人
越南人
越南人系古代駱越人的後裔,先住越南北部,后逐漸南移,直至19世紀中葉始達南端。以駱越部落為主體,混入了一些東南亞土原住民民族成分。使用越語,系屬未定。越語中的漢語借詞約佔其辭彙的一半以上。
679年,中國唐朝曾於其地設“安南都護府”,故又稱安南。還曾有大瞿越、大越、大虞等國號。1802年,阮朝的創建者嘉隆王阮福映請求改國號為“南越”,1803年中國清廷不許,而封他為“越南國王”,越南之名始此。1838年起又稱大南。1945年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側,北與中國雲南、廣西接壤,西和寮國、柬埔寨為鄰,東鄰南中國海,南瀕暹羅灣。面積329556平方公里,人口5800萬(1984),京族佔89%以上。還有岱、傣、芒、儂、苗等60多個民族。
“越南”人捕魚
越南人自公元初進入封建社會,主要從事農業,少數從事工業、手工業、林業、漁業和商業。村莊多按職業和宗教信仰不同組成。過去在越南人中,父母包辦婚姻、指腹為婚和小夫大妻現象比較普遍。後來,這種情況逐步改變。越南人的人名,男子喜用文、廷、世、輝、維、友等字,女子喜用夢、麗、瑞等字。也有用仇人的名字給子女取名的,但忌用神靈、尊長的名字給子女取名。對長輩、有地位的人,說話要用敬詞。越南人的音樂、舞蹈和戲劇藝術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
越人嗜煙酒,尤嗜洋煙,以英國的“555”特別受歡迎,越南人民待客之道,除茶、咖啡外並以水果款待,婦女多著長褲,由於受中華文化影響頗深,一般風俗並無特殊差異,但越文在法國殖民時期改為拼音文字,故雖脫胎自中文,但越人姓名以最後一字為姓與中文相反。
使用越語,系屬未定。越語中的漢語借詞約佔其辭彙的一半以上。自公元1世紀開始,一直沿用漢文字。13世紀出現喃字,系在漢字結構的基礎上,按形聲、會意、假借等方法構成的方塊字。但字數不足,著書、行文仍夾用漢字。19世紀40年代,來到越南的法國傳教士在法文的基礎上發明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的越南國語字並開始定型,1885年,法國軍隊侵佔越南后,逐步推廣國語字,1945年8月越南獨立后,在河內中央政府的倡導下,國語字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信佛教,大乘佛教自古在越人中影響較大,並在南方派生出和好教和高台教。天主教隨殖民者傳入后,也有一定影響。不少越人尊崇孔子,建有文廟。越南人街頭上的越人婦女主要從事農業,少數從事工業、手工業、林業、漁業和商業。村莊多按不同職業和宗教信仰組成。忌用神靈、尊長的名字取名。對長輩、有地位的人,說話要用敬詞。
越南人也和其他東方人一樣,注重孝道。在每一個家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識。
對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篤,因而對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視,世代承襲,形成規模。人們認為,親人雖然死去,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對後人還起著保護和督促作用,主宰人們的一切活動,人間許多災害禍福,都要依靠先靈庇佑與解脫。越南人每家每戶都設有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壇,是敬奉祖先神的聖地,任何人不可觸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穢。
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后,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祖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儲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后,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
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袖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衩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鐲、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髮夾束於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