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子饃的結果 展開
  • 陝西關中地區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
  • 子饃

石子饃

陝西關中地區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

石子饃又稱砂子饃、餑餑、干饃,是陝西關中地區一種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歷史非常悠久,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製成的,故而得名。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

簡介


據傳:“神農時,驚訝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唐代叫做“石鏊餅”,並曾以此餅向皇帝進貢。到了清代,石子饃傳入金陵,稱為“天然餅”。
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它油酥咸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外賓吃后也大加讚賞。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攜帶方便的陝西石子饃,作為出遠門、長途旅行所帶的食品,已同速食麵一樣同領風騷。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僅有傳統製作方法,還生產了許多超市售賣的石子饃,它的特點是適宜久藏。(夏天最好放置陰涼處!)

傳說


石子饃原是先民由生食轉入熟食後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工製成的食品。據《禮記》記載:先民發現火的用途后,“修之以利,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為醴酪”;相傳“神農時,民方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更進一步能夠“燔黍”。後漢鄭玄註:“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是先民在發現火后的又一重大發明,現代的石子饃是由古代的燔黍演變而來。三原縣傳說石子饃是秦時在該縣弓王村製造弓箭的工匠們發明的。唐代時稱之為石鏊餅。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記載,唐元和年間(806—820),同州府(今陝西省大荔縣)曾以此餅向皇室進貢。據傳明萬曆年間吏部尚書孫丕揚,陝西富平人,曾把石子饃帶到北京。清乾隆時袁枚在他的烹飪專著《隨園食單》里稱其作“天然餅”。涇陽《陝西省漢陽縣》張荷塘明府家制天然餅。“用上白飛面,加微糖及脂油為酥,隨意搦成餅樣,如碗大,不免方圓,厚二分許,用潔凈小卵石,襯而熯之,隨其自為凹凸,色半黃便起,松美異常,或用鹽亦可。”這時石子饃的製法,早已不同於先民的石烹,和現今石子饃的用料、製法、特點基本相同。
關於石子饃,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唐時,同州(今大荔縣)曾將此餅作為貢品,當時叫鏊餅。由於同州人生性剛強、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時,“必懷此餅而去,用備狴牢之糧”。是說早有準備,一旦被投入牢獄時,因帶有石子饃,不至於挨餓。

製法


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后層次分明,外酥內軟,咸香可口,經久耐貯。這種饃是用上等白麵粉,放入油和鹽(糖),有的還加入鮮花椒葉,製成饃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攜帶方便,經久耐貯的特點。是陝西關中農村常用的贈送親友、招待佳賓,或作為產婦、病人的營養食品。

原料

原料:麵粉500克,雞蛋1個,鮮花椒葉適量。
調料:食用油、白糖、精鹽各適量。

做法

1.麵粉中加油50克,並依食者口味加進糖或鹽適量,同時加入鮮花椒葉適量及1個雞蛋,反覆揉搓至面光滑柔軟為止,再分成10個饃坯。
2.另選取光滑的小石頭若干,洗凈晾乾塗以少許油,放入深邊平底鍋內加熱並不斷翻炒,至石子灼熱燙手后,取出一半石子放在另一容器內保溫。
3.10個饃坯擀薄,平鋪於留在鍋底的熱石子上,再將保溫的石子均勻放在饃坯上部,用中火加熱下烙上燙,2~3分鐘后至饃色半黃即可出鍋。
特點:色半黃,表凹凸,形圓,味甜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