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傳

長江傳

《長江傳》是2009年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汝蘭。《長江傳》是獻給母親河長江的歌。長江孕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在漫長的歷史中,長江記載了炎黃子孫的興衰苦難,演出了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活劇,也寄託著中華民族的光榮與夢想。作者在寫作中行文靈活生動,筆墨酣暢淋漓,打破時空界限,縱橫上下古今,抒發了對母親河的真摯愛意,描繪了長江蒼茫恢宏的壯美,展示了長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達了對長江現實及未來的深切關注。

編輯推薦


《長江傳》是華夏江河傳記叢書之一。
長江從雪山走來,一路歡歌,一路塑造,一路奉獻。她用甜美的乳汁,孕育了廣袤的原野和古老的文明,構築了婀娜多姿的錦繡河山。長江是自然的江河,也是歷史的文化的江河。她維繫著人類的童年,維繫著歷史的演進,維繫著中華民族的興衰。走進長江,人們就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力量,一種與人生的短暫微渺相抗衡的至大至剛的力量。《華夏江河傳記叢書》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歷史書或地理書,也不是旅遊指南,而是以江河為載體,綜合歷史、地理、環境、生態、經濟、文化、民族、民俗等多個學科,糅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既寫出江河的共性,又突出每條河流的個性,展示江河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歷史的久遠、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深邃和江河的魅力,表現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大自然的驕子
橫空出世
造化獨鍾
二 古人類的搖籃
穿越歷史的隧道
石破天驚的發現
遠古的長江兒女
人猿相揖別
三 遙遠的蹤跡
風塵僕僕巴蜀
篳路藍縷古荊楚
干戈吳鉤話吳越
秦漢明月照長江
借得安寧況發展
迎來經濟重心移
享盡美譽天下揚
四 亘古的輝煌
都江古堰耀千古
綠色絲帶代代飄
千秋功過任人說
屹立潮頭有哨兵
青銅寫春秋
絲織人間色
河川縱橫便行船
地火融融暖人間
開山辟嶺走南北
五 冰雪江源
面對歷史的偏頗
揭開神秘的面紗
冰雪江源也風流
六 萬古風流
山地千姿百態
河川氣象萬千
湖泊璀璨嫵媚
名樓古剎林立
七 鍾靈毓秀
惟楚有才
漢賦雙星
湖湘南陽多人傑
魏晉南朝才子多
唐風宋韻,氣象萬千
書院光彩耀千秋
東南財賦地,江浙人文藪
風流人物數長江
八 富甲天下
皇天厚愛長江
後土鍾情長江
富饒、優厚的人類生存空間
九 明珠璀璨
郢城成都自古繁榮
荊揚“戶口半天下”
水陸交匯都市繁華
資本萌芽,城市應運而生
上海——歷史風雲錄
龐大的明珠家族
長江昂起了的龍頭
重慶伴著三峽迅步走來
鐘山巍巍,白雲悠悠
春城秀麗,西湖嫵媚
十 長江的另一面
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長江防洪,生死攸關
長江洪水天上來
長江壯歌
長江的旱澇蟲災
十一 長江意氣風發
夜沉沉
新的開篇
描繪藍圖
三峽——托起民族的希望
南水北調——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
穩步登上天梯
十二 眾說紛紜話治沙
長江——黃河
細說長江泥沙
百年大計豈容半途而廢
關於泥沙治理,並非結語的幾句話
十三 大江的訴說
長江在流血
失血太多之後
綠色的呼喚
走近長江源
母親河的哀怨
任重道遠
十四 迅步騰飛
中國發展的前沿陣地
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長江走向大海
後記
再版後記

作者簡介


朱汝蘭,1935年生,浙江瑞安人。1954年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高級編輯,中共黨員。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任職於長江水利委員會。曾任長江水利委員會宣傳新聞中心主任、《人民長江報》總編輯、《大江文藝》主編。1993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主要著作有《中國長江三峽》(合著)《長江水利史略》(合著)《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合著)《長江流域的歷史文化》等。近年來參與編輯並編寫的有《長江大辭典》《長江流域地圖集·歷史圖組》。

序言


今天,我們已經踏上了21世紀的門檻。
20世紀,這段人類歷史上最多事的歲月,帶著歡樂、帶著憂傷,已經變成了過去。
這裡,鋪展在讀者面前的是關於長江的-一關於長江歷史的遙遠,文化的深邃,兒女的的睿智及眾多的風流。
時代厚愛長江,讓她在20世紀末走上了發展的鼎盛期。
驀然回首,在長江前進的進程中,歷史的腳步也曾經坎坎坷坷。但是,她總不回頭。
武昌城頭的獵獵義旗,井岡冷月照映的點點星火,西昌山野的衝天射塔,’98高奏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洪戰歌……都殷殷地訴說著生命的執著、力量的無窮,訴說著宇宙的永恆、未來的無限。
長江,哺育過多少民族精英!他們或沉吟或吶喊,或引吭高歌,或鏗鏘戎馬,背負著中華民族擺脫苦難、擺脫貧窮,走向新生,走向輝煌。
長江,用自己無盡的富饒,從古以來,滋養著中華民族的生命;今天,更用自己的瓊漿,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發展。
物質的文明有興衰,長江卻蘊含著無限,生生不息。是自然的,也是歷史的。

後記


1999年舂,河北大學出版社有感於江河能見證一個民族“歷史的久遠、文化的厚重、思想的深邃”,能展示一個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策劃出版《大江大河傳記叢書》,總編輯任文京同志索稿於我。我有幸恭逢長江其盛,又有感於長江的偉大與永恆,欣然命筆。但困惑於長江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區區幾十萬字實難能為其立傳包容。
《長江傳》涉及多學科、多方面,本人才疏學淺,勉為其難。在寫作過程中,參閱和引用了眾多專家學者的科研成果,因範圍過大,恕不一一致謝,至歉。
又由於時間緊迫,本書的錯誤與疏漏之處,謹請各位讀者和專家學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