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凈戒
佛教用語
三徠聚凈戒是總括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個分類,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三聚凈戒這個名稱最初見於陳、隋之際天台家等有關著述,但其內容早已見諸譯籍。
三聚凈戒
漢譯佛經中最初提到三聚凈戒的類別並說明其內容的是姚秦竺佛念譯的《瓔珞經》(具稱為《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瓔珞經·大眾受學品》第七說,一切戒的根本是三受門,即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舍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瓔珞經》把攝律儀戒置於三聚的最後,這和《菩薩戒羯磨文》的三聚次第恰恰相反。一般小乘的經律都以二百五十戒或五百戒作為律儀戒,但《瓔珞經》並不採取小乘的律儀,而以十波羅夷為大乘的律儀,這是它的特色(《瓔珞經·大眾受學品》)。
三聚凈戒
《瓔珞經》、《地持經》之外,漢譯《攝大乘論》的三種譯本關於“三聚凈戒”的名稱也有個別的不同。北魏佛陀扇多的譯本稱為“止戒、攝善法戒、作眾生益戒”。梁真諦的譯本稱為“攝正護戒、攝善法戒、攝眾生利益戒”。唐玄奘的譯本則稱為“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
羅什所譯的《梵網經》和《瓔珞經》、《地持經》並 稱為大乘戒的三大聖典。它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梵網經》雖沒有明確提到三聚,但它說的十重四十八條輕禁的戒法是仿小乘比丘戒條的形式而制定的。這些“十重四十八輕戒”是大乘菩薩戒最具體的戒相。
我國菩薩戒的弘傳和闡述,至隋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時已經非常盛行。隋靈裕有《受菩薩戒法》的註疏,他在鄴都時,就有許多人從他受了三聚戒(《續高僧傳》卷九本傳),同時徐州攝論學者靖嵩並著有《三聚戒玄義》流行於當時(《續傳》卷十本傳)。其他許多佛教學者對三聚凈戒又有許多解釋。隋智顗的《菩薩戒經義疏》雖說到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但他把這三聚凈戒概稱為菩薩戒,說它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當學的戒法(智顗說、灌頂記《菩薩戒經義疏》卷上)。隋慧遠撰《大乘義章》立了七門分別三聚戒。其中就“止作”二門分別說:三聚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其餘二句是“作”,作諸善故。三聚通論,一一之中皆有“止作”。最後結論說“三聚皆止惡故”。這就是說,三聚凈戒第一的攝律儀戒,是以防止自己作惡為主的戒法,所以稱它為“止”,是一種自利的行為。第二攝善法戒和第三攝眾生戒是大乘菩薩在修行中實踐一切善的行為和發願長期為人類利益服務的戒條,所以稱它為“作”,是一種自利利他的行為(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
道宣認為三聚戒是三身之本。他說:一、律儀戒在斷諸惡,即法身之因;二、攝善法戒在修諸善,即報身之因;三、攝眾生戒在慈濟有情,即化身之因(道宣《釋門歸敬儀》卷上)。唐天台學者明曠更進一步發揮他的見解。他把三聚和四宏誓願以及三身配合起來,認為一切戒大體上不出四弘三聚。攝律儀戒在斷煩惱,配於“煩惱無盡誓願斷”。攝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學法門,配於“佛道無上誓願成”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攝眾生戒在度眾生,配於“眾生無邊誓願度”。又攝律儀戒,如持不殺止惡不生,離諸染污,是為法身之因。攝善法戒在行諸善,深究法門而證佛道,是為報身之因。攝眾生戒在以慈悲利益眾生,是為應身之因。因此,明曠的主張是站在四弘誓願的基礎上通過三聚凈戒的實踐而成立三身的。最後他又把三聚和天台的空假中三觀結合起來,並試作了結論說:“故知戒戒三聚互融,三觀三身相即,三聚三身既無優劣,四十八輕十重等持心性,寧有淺深”(明曠《菩薩戒經疏刪補》卷上)。
三聚凈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