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爐

行爐

南北朝始,佛教中有一種修持為“行香”,即手捧香爐圍著佛像繞行三圈、七圈或更多,因香爐既可以固定放置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稱為行爐。唐宋時流行使用瓷質行爐,各種窯口均有燒造。可以移動的小火爐。

詞語簡介


宋代北方流行高足折沿爐,形如高足杯,為開敞式,寬弧沿(或寬平沿)、筒腹、高喇叭狀圈足(如配圖)。此式香爐可上溯至唐代,初為禮佛所用,后逐漸成為日常香器南宋時期,金所使用的折沿爐在造型上沿襲北宋形制,但在細節處加入了其自身的審美意識,特色鮮明。
在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的宋代名畫《藩王禮佛圖》中,我們能夠看到經行的場景。畫卷向我們講述了中國周邊少數民族酋長、番王朝拜佛像的故事。其中有一人手捧一隻圓形寬平口沿的器物,而這件器物正是用以行香的道具。追溯畫中這件行香道具,在磁州窯的出土物中找到了一模一樣的對應物,而這種器物便稱之為“行爐”。
宋代磁州窯的行爐,基本造型上部為圓形寬平口沿,中為圓形直腹,下位喇叭狀長足,體態修長。它是為禮佛時焚香而專門燒制的,屬於香爐、瓷器中路份高的一類。這種香爐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方便的隨時手執行走使用,因而得名。
行爐是從佛事香爐中逐步演化而來的。它起源於一種被稱為“鵲尾爐”的器物。《法苑珠林》中有記載,“香爐有柄者曰鵲尾爐”。鵲尾爐的造型來自西亞,後由印度傳入中亞。在中國境內,最早的鵲尾爐可見於甘肅永靖縣炳靈寺69窟西秦壁畫中,南北朝的造像中常見這種器物,甘肅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禮佛供養人也多執此器。到宋遼金時期一直沿用此名,北宋蘇軾還有“夾道青煙鵲尾爐”的詩句。現存出土及傳世的鵲尾爐較少,多數為銅架或銀架,如河南洛陽龍門唐代神會塔基所出鎏金銅鵲尾爐、保利藝術博物館所藏唐代銅鵲尾爐、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銀鵲尾爐等,廊坊固安出土的有一例則通體用純金製成。另:日本“鵲尾爐”存世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