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
揚州城
今日之揚州,地處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南臨長江,北接淮水,中貫大運河,與蘇南諸城隔江相望。揚州因水而建,緣水而生。
揚州作為中國古代一個地名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時期甚至更早。古“九州”中所指的“揚州”,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揚州,是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範圍相當於淮河以南的中國東南地區。
公元589年隋統一中國,隋文帝改“吳州”為“揚州”。
包括一個正方形的子城和一個長方形的羅城,面積約20平方公里。唐代揚州有兩座城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唐初只有子城,亦稱牙城,官衙多集中於此城內。子城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長約1.5公里,十字大街貫通四座城門。
羅城系公元783年淮南節度使陳少游下令所建,面積約為子城的四倍。羅城內的主要居民是發展起來的商業區和居民區。
在以長安為中心的水路交通網中,揚州始終起著樞紐作用。唐朝的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都要經過揚州。很多來自各地的客商僑居在城內,從事著貿易往來,使得揚州城工商業發達,在江淮之間“富甲天下”,還成為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
唐末五代時遭到嚴重破壞。
北宋時,在五代後周“周小城”的基礎上擴建城牆,稱“宋大城”。
由於位處漕運要地,戰亂停止后,揚州再度成為中國東南的經濟文化中心,與都城汴梁的重要性可以相提並論。史載揚州商稅年約八萬貫,居全國之首。
南宋初,宋高宗趙構在金兵圍追下南逃,在正式以臨安為都前,曾以揚州為行在一年。此舉亦促進了揚州繁榮。在以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揚州一直是南宋抗金、抗元的前線。
分舊城、新城。舊城建於元末至正十七年,相當於宋大城的西南角。舊城開闢有5座城門:海寧門(大東門)、通泗門(西門)、安江門(南門)、鎮淮門(北門),以及小東門。
由於揚州舊城範圍狹小,明代揚州商業恢復繁榮后,其東側至運河間形成大片繁盛的商業區,至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修築新城。此後,揚州形成新舊二城並列的格局。新城為鹽商居住區,而舊城為鄉紳居住區。新城街巷彎曲不規則,而舊城街巷平直方整,包括南門街、仁豐里、小東門街等。歷史上舊城多為安靜的住宅區,商業則遠不及新城繁盛。
清代沿用明代揚州城。1916年,新舊城隔牆拆除。1950年代,城牆全部拆除,改築環城馬路。
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薰自摘園花閑打扮池邊綠映水紅裙――黃慎《維揚竹枝詞》。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蘇北的重要門戶。揚州是江澤民總書記的家鄉,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歷史的古城,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揚州市西郊,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時,因繞著長春嶺之北,又名長春湖。清詩人汪沆有詩云:“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遂著。在離瘦西湖不遠的蜀崗山,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揚州的其他著名景點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明代的文昌閣“輝耀街衢”。揚州還有舉世聞名的大運河,橫跨於瘦西湖上的大虹橋,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揚州的美景數不勝數,實是江南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