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龍溪河的結果 展開
- 長江在重慶市境內的支流
- 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犍為入江)
龍溪河
長江在重慶市境內的支流
龍溪河為長江北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梁平縣東明月山東麓和梁平縣鐵鳳山西北,兩源匯合后流經墊江縣普順、大順、高安,在高洞與原忠縣的沙河合流始名龍溪河,再向西流12公里,入長壽境六劍灘,經石堰、龍河、雙龍、雲集、獅子灘、鄰封、但渡、鳳城等鎮街,在長壽主城下游3公里處注入長江。
上游稱高灘河,發源於梁平縣西山文家溝,匯合小沙河、七間河等大小支流158條,流經明達、禮讓、仁賢、和林、雲龍、蔭平等鎮鄉,在蔭平鎮陳家溝出縣境流入墊江縣。主流長60公里,平均寬度35~40米,水深3.5米,流速0.3米/秒;支流長299公里。
有:
小沙河,發源於高梁山菩薩頂下山溝(梁山鎮),經梁山,在仁賢鎮沙河村周家清灣匯入主流,長24公里;彙集二級支流29條,長19公里。
七間河,發源於竹山鎮獵神廟村桐子園,經屏錦、聚奎、蔭平等鄉,在蔭平鎮兩匯灘注入主流,長52公里;彙集二級支流45條,長31公里。年徑流總量44408萬立方米,年均流最14.08立方米/秒。
在重慶市,主要指一條大河,發源於重慶市梁平縣境內的東山森林公園,流經梁平、墊江,在長壽區注入長江,全長221公里。它是全國第一條梯級開發的河流。龍溪河在長壽區境內有修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大型水庫“長壽湖”,是西南地區較大的人工湖,有“人間仙境”之稱。龍溪河流域的農業生產條件良好,土地肥沃,旱澇保收,是重慶市重要的商品糧、蔬菜、水果產地,有“重慶糧倉”、“重慶菜園”、“重慶果園”等美譽,盛產家畜、家禽、淡水魚等肉類產品。龍溪河流域風景秀麗,是重慶市重要的旅遊資源富集地區。
龍溪河風光
七里灘,展現在遊人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無數密如蜂窩狀的石洞,蔚為壯觀。石洞以橢圓形、圓形居多,大的直徑三四米左右、小的不過幾厘米。這些洞淺的不過一手指,深的有七八十厘米。觀其形狀,如臼如缸,如鍋如碗,如杯如匙。更有奇特的,洞中有孔,孔孔相連。中國地質科學院冰臼專家韓同林教授於2004年12月3日實地考察后認為,此次發現的冰臼群屬於罕見的地質遺跡,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結果,距今已有約200萬至300萬年。韓同林教授稱,七里灘的冰臼群屬河谷冰臼。無論是從保存的完好程度還是從密度來說,七里灘冰臼群都算得上是西南地區的佼佼者,而且如此成片的冰臼群實為罕見。當地人卻稱它為“跑馬灘”,傳說是孫悟空當弼馬溫時牧馬的地方,附近還有馬兒岩遺跡,年輕人卻把它當作是外星人的“傑作”。在春夏暖和季節,人們還能從大的石洞中撈出魚來。
七里灘這顆鑲嵌在龍溪河邊的璀璨明珠,如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人們休閑旅遊的好去處。這裡沒有都市的繁華和喧囂,有的只是山鄉的清幽與恬靜。夏天觀瀑,秋日戲水,在春風和煦的日子裡,邀上幾個情趣相投的夥伴,在亂石灘中用溪水煮活魚,別有一番情趣。
僅七里灘電站周圍的幾百米內就集中了近十處優美的自然景觀,這裡有孤峰聳立的跺雞石,有形象逼真的蛤蟆石,有深不見底的落鍾灘,還有跑馬灘、雷破石、馬兒岩以及水流湍急的兩匯灘。一處景觀一個美妙動人的傳說。這裡既有馬致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又有修建於道光辛卯年間(1831年),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朱家寺,蒼涼的石柱,殘缺的碑文,使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
從七里灘乘船下行約1公里,便到了遐邇聞名的大平寨革命游擊根據地。它孤峰突兀,陡壁如削,恰似一張巨大的屏風聳立在龍溪河邊。盤旋而上的石梯直通寨門,高約200米,共一千多級台階,在絕壁間依山而築,一級級向上延伸。雄偉氣派的寨門至今保存完好,但與雄險奇絕的古寨相比就顯得十分的渺小了,由於整個寨牆和絕壁融為一體,站在河邊碼頭抬頭遙望此門僅為巴掌大一個門洞,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登上寨頂又別是一番天地,寨上古木參天,灌木叢生,院落一個連一個,形成寨中有牆,牆中有寨的奇特景觀。朝陽門、安樂門、水洞門三道寨門依然保存完好,特別是安樂門三個剛勁有力的行楷大字,歷經150多年的滄桑卻沒有絲毫的損傷,這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寨上古建築的痕迹隨處可見,當年大財主陳鼎元歷經兩代人苦心經營的院落至今還在,整個院落由正殿-抱亭-封火門-書樓-戲樓-大學堂六部分組成。特別是依山而建的大學堂尤為壯觀,在近十米高的石砌堡坎上面是一排整齊的房屋,房屋與堡坎連為一體,成為一座天然的大綉樓,整個堡坎都用磨刀石磨過,石縫與石縫之間連一把薄如蟬翼的利刃也難以插入。石坎旁邊是一道圓拱形大石門,石門裡邊是一排氣派的大石梯直通裡面的院壩,與綉樓相連。遺憾的是抱亭上面那塊據說是由十個木匠雕了五年的匾額連同抱亭一起卻毀於了“文革”期間。整個匾額由里中外三層鏤空雕花組成,裡面雕刻的是花草,中間是魚蟲,外面雕刻的是戲文裡面的人物。
民國年間的大平寨古木參天,蔭天蔽日,兩人才能合抱的松樹、柏樹、青岡樹隨處可見,還有四根大鐵炮直對河邊的水碼頭,因此它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革命者的首選之地。上個世紀20年代,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李光華就在此吹號練兵,每天凌晨,軍號嘹亮,響徹四方。1948年春,地下黨向忠、梁、墊邊區轉移,藍蒂裕、鄧照明、鐘鼎銘、鄭徹、鄭伯英等數十名同志先後來到了大平寨。從此大平寨就成了當時梁山地下黨活動的中心。當時在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好個大平寨,天天象開店,草鞋穿一挑,吃米要一石。”同年12月10日,由於叛徒告密,大平寨革命游擊根據地遭到了破壞,藍蒂裕、鄧積玉二人被捕。於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
由於社會的發展,很多年輕人都先後離開了僻靜清幽的大平寨,但許多老同志都捨不得離開這塊養育過無數革命先烈的革命游擊根據地。他們默默的堅守著這塊聖潔的土地。聽他們津津樂道地擺談過去那段輝煌的歷史,簡直就是一種巨大的享受,你會慨嘆世事的滄桑,人生的短暫。
從七里灘上行約兩公里便到了龍溪山莊。讓你驚嘆不已的是,在這綠水之濱,竟有如此清幽的好去處!這裡依山傍水,綠樹成蔭。前面是平靜寬敞的龍溪河,背後是地勢險峻的天星寨。河對岸是近千畝的沿河大平壩,在平壩邊緣,一字長蛇似的擺著一個連一個的院落,名曰:半邊街。它雖沒有寬敞的街道,琳琅滿目的商品,卻比真正的街道多了一片片綠蔭,一分分清閑。秋冬之際,平壩上到處是茂盛的甘蔗林。河岸邊還有一棵高大的黃桷樹,旁邊是一條從庭院池塘里流出來的潺潺小溪,粗大的樹根沿著溪邊的小石橋伸到了對岸,如今,石橋已毀,而樹根卻依然如故的橫跨於小溪兩岸,形成獨具風格的樹根橋。使你不得不佩服自然界生命力的頑強。
高不過數十米的天星寨,孤峰獨起,在這一馬平川的大平壩更是鶴立雞群。特別是寨的東西北三面地勢險要,壁立如削。得勝門、朝陽門、南紀門、北斗門,四道寨門依稀可見。站在東北角的朝陽門上,東西北三面美景盡收眼底。此寨西控龍溪水運,東扼梁平小南路之要道,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據《梁平縣誌》載,清嘉慶二年(1797年),白蓮教首領王三槐率大軍轉戰巴渝大地路過天星寨時,也只得繞道而行。
天星寨雖不大,佔地約80畝。但民國時期,為了躲避戰亂和土匪,寨上的居民多達千人。曹貴林老人講,那時寨上院子連院子,圍牆挨圍牆。登上寨頂,當年一座座庭院的痕迹還依稀可辨。
如今的天星寨上果樹成行,飛鳥成群。寨上還有一口清澈見底的小池塘。池邊果樹環繞,池中游魚穿梭。住在寨頂的農家小院,置身於“世外桃源”之中,於夜深人靜之時,柴門聞犬吠,池塘聽蛙鼓,個中情趣,不身臨其境,是無法體會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