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魚

粉魚

蘭州叫漿水漏魚,西安叫漿水魚兒,甘肅叫魚兒粉。漿水,是甘肅和陝西等地的西北民間大眾化的地方傳統小吃,漏魚魚又是可以用豆類澱粉、蕎面、玉米面等等小雜糧做的風味小吃,也可以做漿水麵條。有人這樣形容漿水小吃:滑、軟,進口待咬時卻順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飽,亦易飢。所謂漿水,是用芹菜發酵后的一種白色液體,味道很酸,有防暑、降溫、降火之功效。

概述


粉魚
粉魚
名曰魚,其實並不似魚,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戲謔者誇口為手工一一捏制,遂使外人嘆為觀止。
秦人老少皆能作,依涼水加白礬將豆粉搓成硬團,后以涼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韌性。鍋水開沸,粉糊徐徐倒入,攪,粉糊熟透,壓火,以木勺著底再攪,鍋離火,取漏勺,盛之下漏涼水盆內;“魚”,則生動也。
漏勺先為葫蘆瓢作,火筷烙漏眼;後為瓦制;現多為鋁製品。
徠漏魚可涼吃,滑、軟,進口待咬時卻順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飽,亦易飢。暑天有愣小子坐下吃兩碗,打嘈松褲帶,吸一支煙,站起來又能吃兩碗,遂暑熱盡去,液下津津生風。
冬吃則講究炒粉,平底鍋燒熱,淋少許清油,將蔥花稍炒后,倒粉魚炒,加糖色、調料,以瓷碗捂住,一二分鐘后,色黃香噴即成。賣主見婦人牽小孩路過,大聲吆喝,小孩便受誘不走,婦人多邊喂小孩,邊斥責小孩嘴饞,卻總要喂小孩兩勺,便倒一勺入自己口中。

岷縣風味


簡介

岷縣姜粉魚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岷縣縣城大南門一帶就有人經營,延至今日,在小南門、洪家橋、西郊藥材商場、鐘樓口一帶都有設點出售。岷縣各鄉鎮都有專營店。

做法

具體作法是大豆澱粉溶水,倒入開水鍋中煮成糊狀,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魚狀。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再用開水煮沸。

食用

粉魚 2張
粉魚
粉魚和開水一起煮沸后,盛入碗內,調上用姜粉拌的生蔥花或蒜苗絲、鮮醋、油潑辣子、食鹽、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時候,泡一把油絲(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魚以姜為主,姜性散發,溫中暖胃,豆粉營養豐富,人人喜歡。經常食用有益健康。一到隆冬,由於其獨特的驅寒作用,更受推崇,銷售量高。

漿水漏魚


簡介

粉魚
粉魚
每年7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小暑以後,暑熱的天氣特點更加突出,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小暑節氣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漿水那微微發酸的味道、發酵的清香,魚魚滑溜溜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覺,是甘肅和陝西一帶的人們,利用飲食降溫的民間的傳統妙法。

做法

粉魚
粉魚
一、漿水的做法,過程如下圖示:
1、小芹菜洗凈切段,準備一點麵糊糊;
2、水燒開、放入麵糊糊攪勻;
3、放入芹菜段,燒開,離火晾涼;
4、裝入罈子任其自然發酵,兩天就OK了。
5、發酵好的漿水,舀一碗可以當飲料喝,很多人用它來降血脂、降血壓、治脂肪肝......
二、漏魚的製作
製作方法和岷縣粉魚一致。

食用

食用時將酌量漏魚撈入碗內,澆上將炒好的漿水,少量香菜末,食鹽、腌韭菜、油潑辣子即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