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年
公元34年
隗囂殘部高峻降漢
高峻為隗囂部將,擁兵萬人,據守高平(今甘肅固原),光武帝劉秀征討隗囂時投降東漢,后又逃回故營,依然固守高平。東漢將領耿弇率領大軍圍攻,費時一年,毫無進展。建武十年(34),光武帝劉秀條自領兵征討,仍未攻破,劉秀即派寇恂前往,敦促高峻投降。高峻軍師皇甫文至漢營謁見寇恂,態度傲慢;寇恂很生氣,要殺皇甫文,諸將都勸說寇恂說:“高峻有精兵萬人,我們連年都未攻下,今天他想投降,反而殺他的使者,這大概不行吧!”寇恂不聽,殺皇甫文,並派他的副手告訴高峻說:“你的軍師無禮,我已經把他殺了,你要想投降就快點,如果不投降,你就固守吧!”高峻聽了心裡非常害怕,當天就投降了。諸將向寇恂祝賀,並問道:“為什麼殺了高峻的使者,他倒反而投降了呢?”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和軍師,今天他來,辭意不屈,必無降心。如果放他回去,皇甫文必然以為不投降的方針是正確的,而高峻也不會投降。我殺了皇甫文,高峻害怕,又沒有人給他出主意,所以就投降了。”
來歙破先零羌
新莽時,羌人紛紛反叛漢朝,進擾邊郡。隗囂等地方割據勢力乘機招懷利用羌人酋豪,對抗漢朝。隗囂死後,羌人的寇掠活動仍未停止,州郡無力征討。尤其是先零、五溪諸種羌人在金城(今甘肅蘭州西)、隴西(今甘肅臨洮)一帶寇掠,後果嚴重。於是,光武帝劉秀派大將來歙等進擊金城,大敗先零羌,斬首數千人,獲牛羊萬餘頭,谷數千萬斛,隴西一帶由此安定。當地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饑寒交迫。來歙等就開倉廩以賑饑民。隴右歸附東漢,由涼州通往京師洛陽的道路暢通無阻。
省定襄郡
建武十年(34),省定襄郡(今山西右玉縣南),遷定襄郡民至西河郡(今山西離石)。
張道陵
張道陵 (34—156),道教創始人,第一代天師。本名張陵,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道書載:為漢留侯張良八世孫。據本地文史資料載,張道陵於東漢建武10年(公元34年)生於豐縣阿房村(今江蘇豐縣宋樓鎮費樓村)。他7歲埋頭書房,苦讀《道德經》、《河圖》、《洛書》,領其奧。19歲設帳講學,後任江州令。24歲與孫氏成婚。因當時社會的種種原因,張道陵無意官場,決計修道拯救百姓。張道陵在蜀漢之境設24治,為布化行道的機構,先後在青城山、龍虎山、巴蜀地區傳道,創立了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凡入道者交五斗米為信,後人因稱其教為“五斗米道”。
馮異
馮異(?—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在劉秀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任征西大將軍,為劉秀平定關中立有大功。東漢建武十年,因連年征戰,在對隴右的作戰中,病故于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