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田鄉的結果 展開
- 江西黎川縣轄鄉
- 四川雷波縣轄鄉
中田鄉
江西黎川縣轄鄉
中田鄉,是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轄鄉,地處黎川縣東南部,黎川縣城西北部,洪門庫區上游,距縣城15公里,轄中田居委會,中田、河東、營前、竹際、公村、黃源、會源等7個村委會。全鄉人口1.4萬。
徠境內山清水秀,景觀奇特,是糧食、水產品、果業、肉鴨、材木、松脂、石業、開發加工的產業基地,又是庫區水面開發養殖和旅遊開發的好景區。
中田鄉
中田鄉境內區域面積136.25平方公里,所轄河東村、中田村、營前村、公村、竹際村、潢源村、會源村七個行政村,九十七個村小組,分佈於63個自然村,2004年底人口13754人,耕地面積11000畝,山地20.5萬畝。2005年中田鄉工農業總產值8970萬元。
老亭新村位於河東村,離縣城12公里。自然村現有70戶,280人,建設用地面積14600平方米,耕地60.8畝,林地980畝,現有勞動力127人,主導產業以蜜橘為主的果業500畝,水產養殖500畝,農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果業和養殖業。2007年人均純收入4080元,比上年增加650元,增長17%。
2006年,全鄉工業總值達到了11315萬元,比2002年增長2.7%,財政收入完成171.9萬元,比2002年增長24%,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3935元,比2002年增長了1231元,文教衛生、財貿工交、民兵、青年婦女和社會治安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8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14840萬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總收入396.1萬元,增長53.59%,農民純收入4650元,增長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
2009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17066萬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76元,增長7%,人口自然增長率8‰。
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9600萬元,比2005年的8970萬元增加10630萬元,增長118.5%;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70元,比2005年的3570元增加1900元,增長53.2%;財政收入達到835萬元,比2005年的139萬元增加696萬元,是原來的6倍多。全鄉個體私營經濟、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工農業生產都實現了卓有成效的突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為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夯實了基礎。
(一)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和惠農政策,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結構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全鄉經濟的穩步發展。
全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市、縣關於“三農”問題的各項方針政策。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求真務實地做好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這篇文章。有效的調動了全鄉人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促使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快增長。
1、立足鄉情,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我鄉從加強和優化常規農業的基礎地位入手,積極引導群眾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做強做大支柱產業,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的建立,培植了一批優質、高效的特色農業產業,有效地促進了全鄉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一是兌現優惠政策,推廣良種良法,使糧食總產接近歷史最好水平。農稅減免和種糧直補等到優惠政策的落實,大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2006年我鄉新增水稻複種面積2600多畝,通過加大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的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全鄉糧食總產達到了6300噸,僅種糧一項農民人均增收近100元。
二是實施“山上再造工程”,建立“綠色銀行”。我鄉抓住庫區開發等扶助政策和機遇,結合林改政策,大力做好了造林種果文章。五年全鄉共完成造林16600多畝,全鄉封山育林面積15000噸,其中營造用材林6000畝,落實退耕還林面積2600多畝,重點擴展南中密桔種植8000畝,形成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
三是做大水產養殖規模,提高水面養殖效益。我鄉水面積1.5萬畝,2010年來水面養殖面積增加到9200畝,並大力推廣網箱養殖、人工投餌等技術。引進了一批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優質魚種,使我鄉水產養殖效益明顯提高,去2015年水產品總量達到1500噸,總產值達到525萬元。
四是做強畜禽養殖業,夯實全縣養鴨基地的地位。充分利用果園和水面面積大的優勢,大力推廣豬——沼——果模式,2006年全鄉利用果園養殖三元雜交商品豬1.3萬頭,全鄉年均銷售雞鴨150萬羽,利用水面、稻田養鴨100多萬羽,逐步形成立體種養的生態格局。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搞好技術服務,快速發展烤煙業和食用菌產業,我鄉烤煙業從無到有,2006年全鄉栽種烤煙800畝,實現稅收19萬多元,食用菌產業產種茶菇800萬袋,竹蓀菇500畝。使我鄉產業結構調整跨進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支柱產業優勢在農民增收中突顯成效。
2、全鄉主攻工業,繁榮發展第三產業
徠在優化投資環境、樹立誠信上下功夫,把“親商、為商、富商”落實到行動上,吸引了不少客商來我鄉投資,五2010年來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2005年我鄉引進外商企業4個共投資近300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招商引資工作名列全縣第三,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三是繼續扶持和鼓勵當地群眾興辦私營企業和服務行業。並在政策上給予優惠,使全鄉群眾興辦私營企業和從事生產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有不少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表示回鄉辦企業。
中田鄉
按照縣委、縣政府發展烤煙產業思路,不斷壯大中田鄉烤煙產業。確保種植面積750畝,力爭1000畝,收購煙葉2000擔。中田鄉烤煙生產步入萬擔鄉(鎮)先烈。做好土地流轉工作。使現有水面、山地、耕地向種養能手集中,支持運用科學技術和農業機械,提高種養規模和經濟效益。做優做強食用菌產業,種植品種由以前單一的茶菇發展到竹蓀菇、蘑菇、杏鮑菇、大田菇等多個品種,中田鄉種植食用菌達500萬筒。五是擴大水產養殖規模,提高水面養殖效益。通過深水區網箱養殖、攔河築壩、拉網、圍庫等擴大養殖面積,擴大優良品種和立體養殖,提高經濟效益,中田鄉養殖面積達1.5萬畝,水產品總量達700噸,產值達250多萬元,利用水面養鴨800萬羽,成為農民增收的亮點。
中田鄉
黎川縣中田鄉
中田鄉做好農村黨建工作。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把思想和行動真正統一到抓好發展上來,統一到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上來,統一到拼搏奮進、真抓實幹上來,統一到開拓創新、勇於探索上來,進一步凝聚起萬眾一心奔小康、萬難不屈謀進位的強大精神動力;二是切實加強幹部工作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能、工作效益、工作效果;三是加強村級組織建設,不斷增強村級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