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街道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轄街道

協和街道是成都市雙流區境內的歷史建制,共存在五年(2014-2019年)。曾是成都華陽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依託華陽,共享華陽“成都城市副中心”地位。協和街道與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和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毗鄰。2014年,協和街道人口7.5萬。

2014年1月,根據成府函[2014]4號文件,在華陽街道區域內增設雙流協和街道辦事處,轄劍南大道華陽街道段以西面積約14.5平方公里的區域,協和街道辦事處駐地為長順路6號。

2019年12月,根據(成府函〔2019〕127號)文件批複:雙流區撤銷協和街道和公興街道,設立怡心街道。

歷史沿革


1947年,華陽縣撤銷協興、清和2鄉,合併設立協和鄉。“協和”至此得名。
1958年,華陽縣撤銷中興、協和、鶴林3個鄉,合建上遊人民公社。
1961年,華陽縣撤銷上遊人民公社,分置中興、協和、鶴林3個公社。
1965年,撤銷華陽縣,併入雙流縣。協和人民公社劃歸雙流縣。
1984年,撤銷協和鄉,改設華陽鎮協和辦事處,隸屬華陽鎮。
1992年,實行撤區並鄉建鎮,撤銷協和辦事處,併入華陽鎮(2006年改華陽街道),實行以鎮管村體制。
2013年11月,省、市立足發展大局,對天府新區雙流區域的行政管理作出重大調整。
2014年1月7日,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採取“以路為界、以房定人、事隨人走”的原則,從天府新區直管區華陽街道划轉劍南大道以西的紅瓦社區、三江社區、長順社區、騎龍社區、河池社區、清河社區、一心社區7個社區11.9平方公里區域以及正興鎮劍南大道以西2.6平方公里區域共同成立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和街道辦事處。如今的協和街道管轄區域與協和鄉及協和人民公社不完全重疊。
2014年1月22日,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雙流區增設協和街道辦事處的批複》(成府函〔2014〕4號)同意,雙流區在華陽街道區域內增設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和街道辦事處,轄劍南大道華陽街道段以西面積約14.5平方公里的區域,協和街道辦事處駐地為長順路6號。
協和街道城市全景
協和街道城市全景
2019年12月25日,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雙流區調整部分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成府函〔2019〕127號),撤銷協和街道和公興街道,設立怡心街道。將原協和街道和原公興街道公興場社區,草坪社區黃龍大道二段中心線以東、牧華路中心線以南、牧魚街中心線以東,草坪社區與朱家廟社區牧魚二路中心線以南,朱家廟社區貨運大道中心線以東,朱家廟社區、草坪社區、藕塘社區、雙塘社區雙興大道中心線以北,雙塘社區華府大道四段中心線以東,雙塘社區、蘭家溝社區華府大道四段延伸線中心線以東行政區域,劃歸怡心街道管轄,怡心街道辦事處駐政府街41號。

地理環境


協和街道
協和街道
協和街道辦事處東與天府新區直管區毗鄰,西與西航港街道相鄰,北與成都高新區接壤,南與公興街道交匯,現行政區劃隸屬於四川天府新區雙流片區,轄14.5平方公里,7.5萬人。
轄區內有核動力研究院1所,有武警指揮學院和文化產業學院2所高校,協和中學、協和小學和4所民辦幼兒園,衛生院、文化站、公辦幼兒園、派出所、交警中隊、工商、房管等公共服務站所正在籌建之中。轄區內有規上企業8家,規上服務業企業5家,小規模納稅戶608戶。
協和街道辦事處地處成都平原,位於成都市正南方向,離成都市中心僅10公里,西高東低,楊柳河從轄區西北角流入,東南角流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


政府駐地

協和街道辦事處位於長順社區,佔地5454畝,下設為9個居民小組,共有807戶2372人。建設社道7條,寬2.5米,總長度為6公里;建設村道2條,寬3.5米,總長度為3公里。

下轄社區

三江社區
鄉鎮風采
鄉鎮風采
三江社區佔地3591畝,轄8個居民小組,共有983戶2386人。社區東鄰美麗的江安河畔,西靠俊秀的牧馬山麓,三江安置小區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綠色民俗公園”國風園景區內。社區交通便利,警校路從東向西橫貫社區,華府大道二段從北向南縱穿社區,另有成昆鐵路緊鄰,公路縱貫交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紅瓦社區
紅瓦社區佔地3444畝,轄9個居民小組,共有1711戶3525人。警校路、錦江路和華府大道穿社區而過,交通四通八達,通訊便捷,轄區內有川開集團、成都輝煌集團、華陽街道紅瓦春天等多個企業落戶。
河池社區
河池社區佔地1500畝,轄8個居民小組,共有458戶1167人。有2個統規自建小區,1個統規統建小區,24個花園小區。
清河社區
清河社區佔地4747畝,轄12個居民小組,共有1462戶3745人。清河村東臨江安河、西連長順社區,南跨牧馬山、西接三江社區,老中黃路自東向西穿境而過。
一心社區
一心社區佔地2825畝,轄7個居民小組,共有190戶470人。與正興、公興相鄰。晨曦路,牧華路,元華路穿境而過。
騎龍社區
騎龍社區佔地750畝,轄11個居民小組,共有1134戶2918人。東臨華陽伏龍社區,南鄰華陽河池社區,西鄰高新區銅牌社區,北鄰高新區民樂社區。轄區內有15個商品房住宅小區。

文化


萬緣宮

萬緣宮座落在華陽(今屬協和街道)三江社區牧馬山東麓十八口杏花山下,一條溪流象玉帶環繞著萬緣宮,從橋下潺潺的流過,宮觀依山而建,溪流恰似它的“護觀河”。在本宮修成羽化的一代宗師,道號袁光成“袁神仙”,18歲進入道觀,一心向道且好丹術,於民國二十年得道。後人因其刻苦修鍊且有顯靈之說,故為其興建金身供奉於宮內。萬緣宮雖小,但在信眾中聲望較高,平日自到宮觀誦經、修鍊、養身的信眾較多。每年固定的會期有5次,每次會期參加人數達數千人。萬緣宮香火旺盛據自風水養人、祖師靈驗。

萬佛寺

萬佛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原華陽)協和街道三江悅府東北側,毗鄰江安河華陽段,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古剎。萬佛寺與華陽二江寺、華陽通濟橋(老橋已於2010年8月19日被暴漲的河水沖毀)、道教萬緣宮(牧馬山麓十八口)、古蜀古城牆(已損毀)並稱老華陽古迹。

社會


教育

協和實驗小學(原華陽清河完小)地處協和街道辦事處,佔地62畝,能容納2400餘名學生。學校由教學樓、綜合樓、學術廳和食堂四棟建築組成,建築風格現代、雅緻,且不失活潑、明快,是一所高規格、高起點的城市學校。
2015年9月6日,由雙流中學牽頭領辦、雙中實驗學校對口幫扶的雙流中學協和實驗初中正式在四川天府新區核心區掛牌行課。校園前身為華陽二中。

醫療

2017年5月,從雙流區人民政府第12次常委會上獲悉,為完善協和片區醫療配套設施建設,快速提升協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服務能力,雙流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擬組建成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分院,以滿足當地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協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成都華陽協和衛生服務中心)於2014年5月4日成立,佔地15.76畝,建築面積6513平方米,編製床位80張,計劃2017年5月投入使用,將增掛“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分院”牌子。

人文

2009年10月28日,四川省三都博物館在華陽街道舉行了隆重的開館慶典儀式,為四川民間博物館的發展又添了一名生力軍,也為全國第九屆民間收藏文化高層論壇的召開增光添彩。
四川省三都博物館現位於雙流區協和街道轄區(原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內,場館佔地73.75畝,第一期工程的建築面積為6800平方米,有三層樓,共設八個展館:一樓有四個展區:陶瓷藝術館、瓷器藝術館、石刻藝術館和精品藝術館;二樓"書畫藝術館"分類展出書畫大師作品、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和四川書畫名家作品;三樓"木刻匾額館"薈萃了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名匾。

發展規劃

按照四川省天府新區及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天府生態科技城、空港自由貿易區”城市定位,協和街道立足區位、發展、資源優勢於一體的實際,創新確立了將協和街道打造為“現代產業新城”為發展目標,努力將協和街道打造為“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總部經濟2.5產業聚集區”的樣板。

旅遊


風景名勝

三江公園
三江公園佔地約260畝,位於警校路一、二段(原雙華路三、四段)與華府大道交匯處,現行城市規劃為公共綠地,是江安河生態公園的有機組成部分。現三江公園建設已納入2018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並啟動建設,預計年底竣工。
怡心湖
怡心湖片區規劃區域位於協和街道和公興街道範圍內,其總用地面積約為8.4平方公里。一旦怡心湖建成,將為華府板塊天府新區協和段人居環境的提升起到點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