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民歌
廣東的傳統民間音樂
沙田民歌又稱水鄉民歌。屬於廣東省傳統民間音樂,這種民歌已有170多年歷史,疍民們在光緒年間湧來斗門、南屏等水鄉進行開墾圍地,便把歌聲帶到了此地。疍家人把海水衝擊而成的土地叫做沙田,所以在珠海、中山、順德一帶的沙田水鄉流傳的民歌,便被稱為沙田民歌。
沙田民歌
沙田民歌主要分佈、流傳於珠江三角洲沙田水鄉地區,它是在當地的“疍家人”唱的“疍家歌”、“漁歌”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水鄉民歌的統稱,現存5000多首。它採用帶有沙田地域口音及語彙的廣州方言演唱,包括鹹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嘆情歌、木魚歌等。
沙田民歌分很多曲調,大家比較熟悉的鹹水歌、結婚時賀婚的高棠歌、漁民打魚唱的大罾歌,還有姑娘出嫁時的嘆家姐,都屬於沙田民歌的不同歌調。鹹水歌兩句一小段,旋律婉轉抒情,纏綿悱惻;高堂歌則四句一段,高亢奔放,潑辣而具野性。歌的曲調清新,韻律天然,唱、嘆流暢,委婉抒情。水鄉人家在嫁、聚喜慶的日子裡唱;在出海打魚,搖船駁艇時唱;在織網絞纜時唱;特別是在休閑歡聚時更愛唱。用這些歌謠舒心解悶,歡樂助興,從而精神振奮,激勵生產。
鹹水歌多用對唱的形式出現,歌詞多是四句一節,也有二句一節的,每節字數不拘,一般同韻,各節也可以轉韻。音樂結構通常是上下樂句多次反覆的歌謠體,結尾處常因歌詞末句的反覆而擴充。曲調常是隨字行腔,但曲式和襯腔是基本不變的。另外,鹹水歌的吸收能力很強,它能把其他民歌和戲曲的音調融入自己的曲調里;也可以把不同的歌曲採取去頭留尾,而加以合併的方法造成新曲,使鹹水歌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沙田鹹水歌的音樂語言、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且題材廣泛,演唱形式繁多,除了自己抒情,還可與他人對唱、斗歌,最大特點是觸景生情,即興唱酬。過去,在大鰲、陸沙等沙田區,凡有村民聚集的基頭、圍尾、河岸、艇中,不時聽到人們對唱和斗歌,以歌自娛,以歌宜情,以歌會友。
珠海歷史久遠,文化積澱深厚。珠海人民在勞動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民間藝術。每逢節日,各地紛紛舉行民間藝術表演,大大豐富珠海文化娛樂生活。
然而,沙田民歌面臨很大的困境。首先是因為場地和資金缺乏,政府雖然搭建平台,但是資助很少,很難開展活動。其次是從業民歌隊隊員年齡偏大,會唱的大多超過50歲,最年輕的也已經三十多了,沒有新鮮血液就沒有多元的節目,很難創新,大部分都是一些舊歌。專家及從業人員擔心沙田民歌沒有繼承人,逐漸被人們淡忘消失。
沙田民歌是亦漁亦農疍家人傳唱的口頭文學,從東晉傳唱至今,作為珠江三角洲一帶先民們世代流傳的口頭文學,它反映了珠江入海口“沙田”(河流衝擊而成的沙灘)地區的疍家民間生活:海河生產和沙田農耕勞動,具有海河文化與農耕文化和融合的特徵。它發展於元、明,興盛於明末清初,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詩語》中記載:“疍人亦喜唱歌。婚夕兩舟相合,男歌勝折牽女衣過舟也”,可知沙田民歌在明末清初的盛況。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沙田民歌達到高峰,那時,人人能歌,事事能歌。專業歌手梁容勝還把歌唱到了北京,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沙田民歌是珠三角區域的藝術瑰寶,“水上婚嫁”習俗作為傳統婚俗也納入了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