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和碑

斥和碑

斥和碑(朝鮮語:???)是指1871年(辛未洋擾期間)以來朝鮮各地豎立的一種石碑,碑文由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撰寫,其內容是告誡朝鮮人民不要對外國勢力屈服,要堅決抵抗外國入侵。

背景


19世紀末,朝鮮已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1866年(丙寅年),法國入侵朝鮮,史稱“丙寅洋擾”;1871年(辛未年),美國入侵朝鮮,史稱“辛未洋擾”。朝鮮人民對於外國入侵原本十分恐懼。當時朝鮮的執政者是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他是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高宗李熙的生父,他為了鼓舞全國軍民的士氣,便在1866年丙寅洋擾期間親筆寫下“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這12個漢字。5年後又發生辛未洋擾,美軍封鎖了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的漕運糧道,並與朝鮮在江華島一帶對峙,強迫朝鮮與之通商。大院君為了表明自己誓死抵抗美國侵略的決心,同時也給百姓做榜樣,鼓勵全國人民抗敵到底、決不屈服求和,便下令將他在1866年寫的十二個字刻成石碑,豎立於漢城的大街小巷及全國各地,這個石碑就被稱為斥和碑。

碑文


第一個“斥和碑”豎立在漢城市中心的鐘路普信閣。由於斥和碑在戰爭期間豎立,因此它本身並非高大雄偉,鍾路的斥和碑用花崗岩製成,長45厘米,寬25.5厘米,高135厘米,其他地方的斥和碑規制大致相同。而且斥和碑也沒有任何的贔屓和螭首裝飾,相當樸素精簡。但是碑文內容卻是鏗鏘有力,斥和碑的主文是:“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副文也就是左邊的兩行小字是:“戒我萬年子孫。丙寅作,辛未立”。斥和碑豎立后,大大提高了朝鮮人的抗敵決心,他們不再畏懼西洋人,反而要求與之決一死戰。美國人察覺以後,知道朝鮮人民是無法屈服的,便很快撤退了,朝鮮再次贏得抗擊歐美列強侵略的勝利。

撤除


後來,大院君倒台,以閔妃集團為首的朝鮮政府放棄了鎖國政策,向歐美日本等資本主義列強妥協。1876年,朝鮮和日本簽訂《江華條約》,朝鮮的國門被打開;1882年朝鮮和美國簽訂《朝美修好通商條約》,朝鮮的門戶向世界全面開放。斥和碑的存在也顯得“不合時宜”了,因此在1882年壬午兵變、朝鮮和日本簽訂《濟物浦條約》時,日本代表就提出撤銷斥和碑,不僅如此,前來朝鮮的美國人、英國人也要求撤銷斥和碑。於是,1882年八月十五日,鍾路的斥和碑被拆除。隨著各地的斥和碑的陸續拆除,朝鮮全國一致抗擊外敵、取得勝利的歷史也就不復存在了。
1915年6月,朝鮮第一塊斥和碑——鍾路斥和碑在漢城景福宮勤政殿的地下被發現,並被保存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內。現在,朝鮮和韓國的一些地方都還保存著“戒我萬年子孫”的斥和碑,成為了那個風雨如晦的歲月的歷史見證和朝鮮人民愛國主義精神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