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穗牛鞭草

扁穗牛鞭草

扁穗牛鞭草(學名:Hemarthria compressa (L. f.) R.Br.)是禾本科牛鞭草屬植物。根莖具分枝,節上生不定根及鱗片。稈直立部分高20-40厘米,直徑1-2毫米,第一小花僅存外稃;第二小花兩性,外稃透明膜質,長約4毫米;內稃長約為外稃的2/3,頂端圓鈍,無脈。花藥長約2毫米。穎果長卵形,長約2毫米。

主要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印度,中南半島各國也有分佈。生長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田邊、路旁濕潤處。

扁穗牛鞭草葉量豐富,適口性好,是牛、羊、兔的優質飼料。

形態特徵


扁穗牛鞭草
扁穗牛鞭草
多年生草本,具橫走的根莖;根莖具分枝,節上生不定根及鱗片。稈直立部分高20-40厘米,直徑1-2毫米,質稍硬,鞘口及葉舌具纖毛;葉片線形,長可達10厘米,寬3-4毫米,兩面無毛。總狀花序長5-10毫米,直徑約1.5毫米,略扁,光滑無毛。無柄小穗陷入總狀花序軸凹穴中,長卵形,長4-5毫米;第一穎近革質,等長於小穗,背面扁平,具5-9脈,兩側具脊,先端急尖或稍鈍;第二穎紙質。略短於第一穎,完全與總狀花序軸的凹穴癒合。
有柄小穗披針形,等長或稍長於無柄小穗;第一穎草質,卵狀披針形,先端尖或鈍,兩側具脊;第二穎舟形,先端漸尖,完全與總狀花序軸的凹穴癒合;第一小花中性,僅存膜質外稃,長約3.5毫米;第二小花兩性,內外稃均為透明膜質;雄蕊3枚,花藥長約2毫米。穎果長卵形,長約2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產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田邊、路旁濕潤處。扁穗牛鞭草喜炎熱,耐低溫。極端最高溫度達39.8℃生長良好,-3℃枝葉仍能保持青綠。在海拔2132.4米的高山地帶,能在有雪覆蓋下越冬。該草適宜在年平均氣溫在16.5℃地區生長,氣溫低影響產量。扁穗牛鞭草耐水淹。扁穗牛鞭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pH值為6生長最好,但在pH值為4-8時也能存活。扁穗牛鞭草根系分泌酚類化合物,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長,與三葉草山螞蝗混播時,豆科牧草均生長不良。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印度,中南半島各國也有分佈。

繁殖方法


①有性繁殖,3-4月播種,將催芽的種子撒播在準備好的苗床或盆內,保持潮濕,②無性繁殖,在3-7月將莖上剪成3-5厘米長的莖段進行繁殖。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在選地時,應選擇地勢高燥、向陽、光照好、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結合整地施足底肥。整地時每畝施牛糞3000千克左右、鈣鎂磷肥25千克,均勻撒施於土壤表面並重複翻耕,耙平鎮壓。

移栽

扁穗牛鞭草結實率約為1%-2%,且發芽率極低,非常適合無性繁殖,每畝用鮮種莖300-400千克。無性繁殖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移栽,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全年均可保持青綠,每年可刈割5-6次,在4-9月用營養體栽植的,成活率在90%以上。
整好地后,將種莖切成15-20厘米長的莖段,每段含2-3個節,開溝(溝深10-15厘米,溝寬20厘米)扦插,行距35-40厘米,株距15-20厘米。將切好的種莖靠溝一側排好,芽朝上,然後覆土,留1個芽露出地面。扦插后應及時澆水,若遇高溫天氣還應於3-4天後再澆1次水。一般扦插5-7天後即可出苗。

田間管理

• 雜草防除
扁穗牛鞭草在扦插后1個月內對雜草的抑制能力較弱,要特別注意除雜草和施肥。為了獲得高產,前1個月要連續除雜草2-3次,每次刈割后要進行充分灌溉,並且每畝施入5-6千克尿素。每年開春前在株叢間撒施1次有機肥。最後1次刈割應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刈割后可進行1次輕牧。
• 施肥
扁穗牛鞭草的人工草地,可於冬季每畝施用腐熟的牛糞2000千克、鈣鎂磷肥25千克;作為種用的牛鞭草草地,則在生長旺季和利用之前補施鉀肥。當牛鞭草在地表覆蓋度為80%時,可施用少量尿素,當高度達35厘米,畝施尿素1-2.5千克,噴撒尿素時可在灌水後進行。每次刈割后每畝需施入尿素5-8千克。
• 灌溉
扁穗牛鞭草草地在土壤墒情好的情況下,以淺耕除雜保墒為宜,不必灌水;在較為乾旱的情況下,則應進行引水灌溉,使水分將地表浸潤達5-10厘米時即可,並在土干后淺耕鬆土,以防土壤板結。在大田建植的扁穗牛鞭草草地,在雨季常有積水狀況發生,能耐5-7天水漬,但長期水漬必然削弱其根系功能,誘發病蟲害。因而,雨季需疏通周圍的排水溝,保證排水通暢,以減少草地水漬的危害,降低田間濕度,對壯根防病,保證扁穗牛鞭草正常生長具有顯著的作用。

病蟲防治


生長期間病蟲害較少,如出現病蟲害,可及時刈割。

主要價值


徠扁穗牛鞭草葉量豐富,營養物質含量高,拔節期干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3.45%、粗脂肪3.66%、酸性洗滌纖維37.31%、中性洗滌纖維65.74%、無氮浸出物36.95%、粗灰分9.60%。扁穗牛鞭草產量高、品質好,鮮草產量高達12000-15000千克/畝,種植1次,可持續利用10-15年。適宜於青飼、青貯和放牧,牛羊兔均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