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會國
范會國
范會國(1899~1983),字秉鈞,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鎮田墩村人。巴黎大學理化科碩士及數理科博士。中國當代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1930年返國,歷任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之一,曾發起籌組中國數學學會,並任首屆常務理事,也是我國研究複變函數理論的先驅者之一。
少年時代在家鄉私塾讀書,后畢業於廣東省立瓊崖中學。他勤奮好學,能詩善文,1920年以全島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公費赴法國里昂大學深造。在法國學習期間,曾受教於法國科學院終身院士、國際數學會主席比加教授,獲數學博士學位,后又以更優異的成績獲巴黎大學研究院數、理博士學位。畢業后受聘於該研究院工作。在此期間發表了大量有關“亞純函數理論”的論文,並多次在比加教授親自主持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為當時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爭了光。
范會國的學術成就,引起了國內學術界的重視,許多大學紛紛聘請他回國任教。他懷著一片愛國之心和科學救國的思想於1930年回國,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后又兼任數學系主任。`
青年時代的范會國,在政治思想方面崇拜和追隨孫中山。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他在法國加入國民黨,並任國民黨駐法總支部組織部部長,還曾作為駐法支部代表出席國民黨的全國會議,先後結識了國民黨各方人士,如胡漢民、于右任、孫科、何應欽、蔡元培等人。當時,象他這樣年青的知識分子步入國民黨上層是很少的。但1930年後,由於國民黨統治集團貪污腐化,派別複雜,他對國民黨逐漸冷淡。因此,國民黨幾次重新登記黨員,他均沒有登記,自動退出了國民黨。在以後的幾十年中,他一直辛勤工作,將全部精力貢獻給祖國的科學、教育、出版事業。
解放前,范會國除在國立南京大學任教外,還在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大同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任教,其中以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的時間最長。曾任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兼理學院院長等職。在此期間,他除任教和從事學術研究以外,還參加科技界的各種社會活動。在上海時,他是中國科學社永久會員,是該社刊物《科學》的常務編輯。他於1935年與全國其他著名數學家們一起,創建了中國數學會,他是第一屆及以後各屆中國數學會的常務理事(常務理事共2人),也是該會刊物《數學》雜誌的主編之一。在舊社會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他為中國數學界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8年他應海南同仁的邀請回海南,為解決家鄉第一所高等學府的師資、資金等問題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6月,他繼任海南大學 第二屆校長。作為一位學術造詣頗深和富有教學經驗的學者應是勝任的,無奈此時海大已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學潮迭起,校園動蕩,校務幾乎停頓。范氏所能做的就是與梁大鵬到處奔走求助,企圖維持海大於不墜。
1950年海南解放前夕,許多國民黨要員動員他去國外任教,當時他已安排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然而海南地下黨組織也多次派員和來信,要他安心維持海大,以國家大業為重。他毅然留下來,同時立即電告妻子和孩子從香港返回海南。
海南解放后,他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懷,馮白駒曾多次到他家中看望。解放不久,就聘他為海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之後,他做為海南知識分子的代表參加了各種重要的政治活動。
後來,海大被撤銷,組織上調他到海南師範學院任院長。此間他認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應該把主要精力用於科學研究上,行政領導工作應由黨的幹部去做。因此,在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中,他辭去海南師範學院院長等各種行政職務,到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任教,同時任理論力學研究室主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此期間,他積極從事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發表了許多論文、專著,培養了一批研究生和進修生。
在“文革”期間,范會國受到了很大衝擊,他最痛心的是自己的重要手稿、著作以及多年積累的科學資料被毀掉。他堅信這是暫時的,中國不能也不會沒有科技。因此他經常教育學生,要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在“文革”中,他為學生們補習功課、審稿、教法文等,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文革”后,他高興地看到科學的春天又回來了,作為幾十年在科學領域中奮鬥的老一輩科學家,他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欣慰。
范會國在北京工作的日子裡,一直關心著海南教育事業的發展。在1983年逝世前曾囑託子女將其全部私人藏書捐獻給海南大學圖書館。
他雖然年邁八旬,體弱多病,仍然為中國科技的發展獻餘熱。但終因身體過於虛弱,於1983年6月11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他一生刻苦鑽研,治學嚴謹,造詣精深,誨人不倦,生活清朴,正如《人民日報》、新華社播發的文稿中所說的:半個多世紀來,他孜孜不倦地潛心數學研究,致力於我國教育事業,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