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儒艮的結果 展開

儒艮

海牛目儒艮科動物

儒艮(學名:Dugong dugon),是一種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

儒艮的身體呈紡錘形,長約3米,體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細體毛。沒有明顯的頸部,頭部較小,上嘴唇似馬蹄形,吻端突出有剛毛,兩個近似圓形的呼吸孔並列於頭頂前端;無外耳廓,耳孔位於眼后。無背鰭,鰭肢為橢圓形。尾鰭寬大,左右兩側扁平對稱,后緣為新月形,無缺刻。鰭肢的下方具一對乳房。背部以深灰色為主,腹部稍淡。

主要生活在熱帶淺海中,以二葯藻、喜鹽草等水生植物為主食。其分佈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佈有密切關係。儒艮在我國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南部沿海。

因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認作“美人魚”。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動物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我國的瀕危物種之一。

自四千年前起,人類便開始對儒艮的捕殺,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製革,迄今儒艮數量已極為稀少。

1996年在廣西北海英羅和大風江口之間沿岸海域建立了廣西國家級儒艮自然保護區。

形態特徵


最大體長3.3米,成體平均長約2.7米。體紡錘形,身體的後部側扁。皮膚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頭部較小,略呈圓形。上唇略呈馬蹄形。嘴吻彎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稱為吻盤。通過吻盤的側緣和后緣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兩個閥門狀鼻孔靠近在一起,位於吻端背面,可以在潛水時露出水面呼吸。潛入水中時,鼻孔被活瓣關閉。眼小。無耳廓,耳朵很小。鰭肢短,約為成體體長的15%,梢端圓,無指甲。尾葉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緣中央有1個缺刻。胸部每側有一個乳房,乳頭位於鰭肢後方的腋下。睾丸在腹腔內。雄性的生殖孔位在遠後方,很接近肛門。成體背麵灰白,腹面稍淺。幼體呈淡奶油色。許多年老個體的皮膚有大面積無色素區域,並有許多疤痕。
頭骨堅實。前頜骨顯著擴大並急劇地下彎,下頜骨聯合部相應地延長並急劇地下彎。上頜骨在前頜骨下方,較小。無鼻骨。一對額骨位於鼻腔後方。頂骨合併,無間頂骨。在頭骨背面,含有鼻孔的腔向後伸展到眼眶的前緣之後。雄性的前頜骨比雌性的厚實。幼體具2對很小的乳門牙,它們被吸收而不萌出。在雄性,恆齒中的後上門齒形成獠牙,乳門齒在獠牙萌出時消失。在雌性,小而被部分吸收的乳門齒可存留約30年。後上門齒(獠牙)在兩性都發育形成,但只在雌性和少數老年雌性萌出。雄性的獠牙約在12~15歲時萌出,長可達15厘米。儒艮的2~3對乳門齒和1對乳犬齒是痕迹狀的,除獠牙外,只有臼齒是有功能的齒。前臼齒的乳齒在出生時萌出,但很快脫落,齒槽隨後封閉。臼齒隨年齡增長依次長出,最後在每側上、下頜只有第二臼齒和第三臼齒(偶有第一臼齒),它們有齒髓腔,終生繼續生長。
齒式:右圖
齒式
齒式
=10~14(枚)
椎式:C7,T17~19,L4,S3,Ca28~29=59~62(枚)
(C:頸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棲息環境


儒艮為海生草食性獸類。其棲息地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佈有密切關係。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后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

生活習性


行動緩慢,性情溫順,視力差,聽覺靈敏,平日呈昏睡狀。飽食后除不時出水換氣外,愛潛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於岩礁等處靜候,從不遠離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對海溫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對冷敏感,水溫低於15℃,易染肺炎死去;水質差也易罹皮膚潰瘍、內寄生蟲等。
喜成群活動,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雖然常單獨行動,但也會組成6頭左右的小群體,有時會達數百頭以上。在隱蔽條件良好的海草區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驚嚇,就會立即逃避。從不遠離海岸。行動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鐘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時會潛水達8分鐘以上。上浮時僅將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潛時會像海豚一般整個身體垂直旋轉1圈。一般而言每天會遊動25公里左右的距離。
食性:儒艮僅攝食海床底部生長的植物,深度約在1到5米左右,以多種海生植物的根、莖、葉,與部分藻類等為食,常會吃掉整株植物。它們不會使用門牙來咬斷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來攝食。有時它們會留下一條啃食過的痕迹,當退潮時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見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會進食,但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則多半在晚上覓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覓食海藻的動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擺動著頭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叫聲為持續的軋軋聲或更高的尖銳聲,類似海牛。已知鯊魚、虎鯨與鱷魚偶會捕食儒艮。

分佈範圍


間斷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及亞熱帶沿岸和島嶼水域,以及海灣和海峽內的水域,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大利亞中部沿岸,西至非洲東部。
原生種分佈(海域):澳大利亞、巴林、汶萊、柬埔寨、中國、可可島、葛摩、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印度、印尼、日本、約旦、肯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約特島、莫三比克、新喀里多尼亞、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利亞、斯里蘭卡、蘇丹、坦尚尼亞、泰國、東帝汶、阿聯酋、萬那杜、越南、葉門。
已滅絕區域:模里西斯、中國台灣。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儒艮性成熟的年齡在9齡或9齡以上,雄性在9~15齡達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時懷第一胎。在繁殖時期,一頭雌性儒艮被幾頭雄性追逐,然後進行交配。妊娠期約13個月,每胎產1仔。新生的儒艮體長為1~1.5米,重約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個月左右。前後兩次產仔的時間間隔約3~7年。

種群現狀


種群數量

儒艮
儒艮
中國
20世紀50年代,壽振黃最早在北部灣發現儒艮;1958年12月23日至1959年1月3日,共捕獲儒艮23頭,
20世紀70~80年代中期,陸續有擱淺的儒艮被發現,也有一些個體被捕獲,至少有12頭被製成了標本。
1996年和1997年各有一頭儒艮在保護區內被炸死,1997年11月王丕烈等在廣西合浦沙田保護區調查時發現3頭儒艮。
2000年,周開亞等在北部灣海域考察時發現5頭儒艮。
2002年廣西合浦縣儒艮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廣西北海北暮海域發現2頭儒艮,合浦縣66歲的老漁民說,已經有10年沒有親眼見到儒艮。
2002年3月沙田村漁民發現5頭儒艮,從2000到2004年的調查發現每年都能發現2~5頭儒艮。
2004年和2005年,海南師範學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學、琉球大學的學者都試圖在海南東部和西部海域尋找儒艮,卻一無所獲,2008年6文昌市東郊發現一具儒艮屍體。
全球
世界上現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大利亞北部沿岸,據航空調查估算,那裡約有85,000頭儒艮。其中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與澳洲之間的托列斯海峽(Torres Strait)有超過24,000頭儒艮生存;其他數量最多的地區在波斯灣,估計約有7,000頭。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岸20世紀60年代初約有72,000頭儒艮,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估計有4,220頭儒艮。

調查保護

為擬在海南省建立儒艮自然保護區提供科學依據,研究人員於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在海南省西部沿岸海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海洋環境綜合調查和儒艮海上目視調查。此外還在海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進行了有關訪問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在廣西沿岸合浦海域仍有儒艮存在。但在海南省西海域近岸未發現儒艮,且原有儒艮棲息地的海草均被破壞消失,認為目前建立海南儒艮自然保護區的條件尚不成熟。儒艮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人類活動加劇的影響,以及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威脅著本種的生存。為此,亟待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健全管理機制,加強對儒艮資源及其棲息地的保護。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易危物種(VU),2008年評估。

趣聞傳說


“南海有鮫人,身為魚形,出沒海上,能紡會織,哭時落淚”這是南朝時中國古人在《述異記》中對儒艮的記載。儒艮長期生活在海溝之中,以海溝上淹沒在海水下的海草為食,每隔半個小時左右都要出水換氣,通常像人類一樣懷抱小儒艮餵奶。有人傳說,儒艮出海時頭上偶爾會披海草,所以被人們描繪為“頭披長發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