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的輻射防護、輻射安全評價、核廢料與退役核設施處置、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輻射監測和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畢業生掌握輻射監測、輻射防護、輻射安全評價、核安全評價、輻射污染防治等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與輻射防護、核設施安全以及環境工程相關的評價、研究、管理工作的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知識和文化素質,能在 核工程、核技術應用、核醫學等方面從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設計、開發、生產和管理、具有創 新意識的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


該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能夠適應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各個方向發展的基本需要;同時應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知識,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知識技能


編輯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 ● 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基本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準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 ● 掌握數學和物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
● ● 掌握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應用開發能力;
● ● 掌握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的基本科學知識和體系,獲得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的實踐訓練,了解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發展的前沿和趨勢;
● ● 掌握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知識,能夠進行中外文文獻檢索與閱讀,掌握科技寫作知識;
● ● 了解國家有關的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的法律、法規和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 ●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主幹課程


核能與核技術概論、輻射物理、核輻射探測方法、輻射防護、電離輻射劑量學、環境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環境地球化學基礎、核安全法規、放射生態學、核電子學與核儀器、輻射監測方法與儀器、核數據獲取與處理、核反應堆物理基礎等。

實踐教學


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等。

就業方向


能在環保、核電安全、核工業及其他工業領域,從事輻射防護和核環境治理工程等的研究、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深造方向


學生畢業后可繼續攻讀院校或其它科研院所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核技術及應用、核資源與核勘查工程以及核醫學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

開設學院


院校排名


2016年2月23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隆重推出《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發布了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共涉及478個本科專業(2015年為470個),其中開設高校數大於5所的專業有372個,開設高校數只有1所的專業有39個,開設高校數最多的專業前5名為:英語735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709所、視覺傳達設計569所、市場營銷566所、環境設計547所。下面分別公布2016-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的前20強(3星以內)名單。
2016-2017年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排名
排 序學校名稱水 平開此專業學校數
1蘭州大學5★8
2東華理工大學4★8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8
4華北電力大學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