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

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大學初名國民大學,1917年改名為中國大學,是孫中山等人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而創辦。該校於1913年4月13日正式開學,1949年停辦,歷時36年。

孫中山先生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於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學在北京創辦中國大學,宋教仁黃興為第一、二任校長,中山先生自任校董。

歷史沿革


學校初名國民大學,民國政府撥款84500兩白銀為開辦費,租得前門內西城根願學堂為校址(後為中國大學附屬中學校址,現已改建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由政府提供開辦經費,1913年4月正式開學。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后,開辦經費被北洋政府收回,學校由官辦改為民辦。1914年1月學校與上海吳淞中國公學合併,改稱中國公學大學部。
中國大學舊址(鄭王府)
中國大學舊址(鄭王府)
1917年3月5日,中國公學大學部改名中國大學,學校遷入西單二龍坑鄭王府(後為新皮庫衚衕乙12號)新址。 
1921年起,由王正廷長期任中國大學校長。1930年,學校停辦大學預科,改為附屬中學。同年11月學校改稱中國學院。 
1949年3月,中國大學因生員缺乏及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教授及學生合併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1949年中國大學(理學院)併入山西大學。所遺校舍成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辦公場所,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場所。直到1949年3月停辦,前後共歷36年。
其附屬中學,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改名新生中學,又更名新英中學,1952年改稱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2006年定名為中山中學。
2013年4月13日,中國大學北京校友會在京舉辦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51名80歲以上的老校友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北京中山堂和中大校友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大學百年紀念展覽,於4月9日開幕。展品計約230餘件,包括照片140餘張、書報刊60餘種。 
中國大學的創辦傾注了孫中山很多的心血。在中國大學的歷史上,一些國民黨軍界要員都曾任職。從其歷屆校董、校長的名單里可以看出這所大學在當時的地位。蔣介石、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曾擔任該校的名譽總董事,孔祥熙孫科曾擔任總董事,宋教仁、黃興、何其鞏曾為校長。像中國大學這樣,以國家的名字來命名、由眾多政府要員來操辦的學校,在世界上恐怕也比較少見。
中國大學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釗、李達、吳承仕、楊秀峰等為代表的一批“紅色教授”在學校傳播馬克思主義,學校培養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華、段君毅、張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國家棟樑。
《中國大學十六周年紀念大會會刊》寫道,辛亥革命的硝煙尚未散盡,“孫總理在這成功的失望當中,深知欲貫徹革命的主張,謀真正共和的實現,非養成革命的人才從根本上改造不可,於是和宋教仁、黃興諸先烈規劃進行,以樹百年大計。這時宋先生恰供職北平,又以北平為全國文化的中心,逐決計組織搜羅學識經驗豐富的革命人才為導師,而宋先生則被推為第一任校長。籌備即竣——至是為時勢所要求的中大(中國大學),逐於民國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成立前校名定為“國民大學”。豈料將要開學時,第一任校長宋教仁先生於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遇刺,22日去世。於是改由校董黃興出任第二任校長由彭允彝先生代行校長職務。
1936年10月,曾任北平市首任市長的何其鞏任校長,直至1946年10月。中國大學在何其鞏校長任職的十年是一段十分艱難卻又取得了長足發展的歷史時期。何其鞏(1899—1955),字克之,安徽桐城(今樅陽縣)人。1927年至1946年任中國大學董事會主任,1936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任中國大學校長。1950年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在其執掌中國大學期間,堅持中國人辦中國大學,拒絕日偽經費援助,自籌經費,延聘愛國學者執教。北平淪陷期間,許多失學的河北、東北三省的學生都插入中國大學學習,在校生最多時達3000多人。1943年學校設立文理法三個學院、四個學系、一個研究院,並修訂了組織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志》第1115頁,華藝出版社,2004年) 
據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大學革命歷史資料·中國大學革命史大事紀要》記載,何其鞏執掌中國大學期間,為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對學生進行民族氣節教育。他擴充中國大學圖書館,並在館內正廳的牆壁上親書“讀古今中外之書志其大者,以國家民族之任勉我學人”楹聯,還親自選定《中國大學國文教本》選文百篇,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入選,要學生精讀。 
中國大學地處北平,與抗日後方隔絕,全校教職員待遇微薄,忍飢耐寒,拒絕敵人資助。中國大學堅持“我們是中國人的中國大學”,“為教育而教育”的辦學方針,獲得淪陷區愛國知識界的支持,爭以教授中國大學為榮,北方青年爭以就讀中國大學為榮。1937年8月後,留居平津各大專院校的一批堅持民族氣節、不與日偽合作的教師,紛紛被何其鞏校長聘到中國大學任教。 
1941年美日宣戰後,又有一些大學停辦,燕京大學的齊思和、胡魯聲、張東蓀、嚴孟群、袁賢能、李汝祺,協和醫學院的裴文中、馮蘭州、臧玉淦、徐希帆、謝少文等名教授均到中國大學執教。其他如清華大學的褚聖麟、劉明越,北大的俞平伯、蔡鎦生、嚴東生,北平師範大學的陸宗達、王桐齡,天津南開大學的溫公頤、翁獨健、王之相、唐紀翔、孟昭威、孫人和、邸維周、王靜如等,他們寧肯以微薄工薪應聘到中國大學任教,拒絕到有豐厚待遇的日偽主辦的學校任職。何其鞏校長抗戰開始即肩負了在敵占區造就青年的重任,堅持做到:“董事會及學校一切機構無變動;不受奴化支配,拒絕日偽分子,優待忠貞人士;學生自由講習,並運送抗日後方;學校證件,從未加蓋過偽印;對參加抗日地下工作者,分別掩護”(見1946年4月15日天津《益世報》登載《中大返校節何校長報告校務》)。 
抗日戰爭期間,何其鞏校長團結全校師生髮展壯大了學校。 
抗戰爆發后,中國大學受國民政府令留在北平繼續辦學。由於政府撥款中斷,學校只能由學費來維持。校長何其鞏與敵人周旋,想方設法按照國民政府的辦學方針把學校辦下去。教師忍受饑寒,不用敵人資助,堅持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學校不但沒有關閉,反而得到發展。學校設立文、理、法三學院,系所由六個系增加到十個系,學生增至3000餘人。
曾在中大任教的名人有李大釗、藍公武、李達、吳承仕、黃松齡、曹靖華、楊秀峰、呂振羽。自中國大學畢業的名人有李兆麟、白乙化、齊燕銘、段君毅、董毓華、黃誠、任仲夷、楊易晨、張友漁、張致祥、浦潔修、徐才、李大偉等。可謂人才濟濟,為一時之盛。
1949年3月,中國大學因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合併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校舍成為教育部辦公場所。王府大院,已被列為北京市級文保單位。 
前門願學堂校址現為北京第二十九中學,西單鄭王府校址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屬。
機構設置
國民大學設有教務、總務、庶務、會計等機構。
中國大學初設四大部:大學部,下設文、法、商三科;專門部,下設法、商兩科;法政別科部;附屬中學部。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中國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李大釗、魯迅等曾在此講學,在北京的歷史上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中大學生都走在前列。在鬥爭中,中國大學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先進青年和革命志士。
五四運動
1919年“五四”運動,中大學生率先列隊參加,結果多數學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廳關押了半個多月。后經姚撼校長與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長聯名保釋放回。 
傳播馬克思主義
九一八事件后,學生們投入到積極的抗日活動中來。1931年,遼寧籍學生組織了抗日救國團,開赴東北,李兆麟後來成了與楊靖宇、周保中齊名的東北抗聯著名將領。
“九·一八”事變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大的傳播更加迅猛。這一時期,李達、呂振羽、藍公武、管彤(張致祥)、魯方明(余修)等一批共產黨員或先進分子在校內或寫文章或作講演,宣傳馬克思主義。當時還出版了《文史》雙月刊,《盍旦》半月刊,載文積極倡導馬克思主義。
中國大學因地理位置優越,氛圍寬鬆,從1924年開始中共黨組織和其外圍學生組織就在此紮下了根,1935年前後學生黨員就有了50餘人。
中國共產黨早在1924年便在該校建立了組織,馮雪峰、齊燕銘、吳承仕、曹靖華、段君毅、任仲夷、崔月犁、宋汝棼、黎光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開展過地下鬥爭。 
一二九運動
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中,中國大學的學生會主席董毓華率領學生最早到新華門請願。幾天後,北京再次爆發抗日大遊行,董毓華和其他同學奪過水龍頭反射軍警的一幅現場照片,後來被新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所引用。
1935年12月22日,北平學聯在中國大學逸仙堂舉辦血衣展覽,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傷學生的數百件血衣。這個展覽是由中大學生董毓華和白乙化籌辦的。白乙化不久也投身抗日前線,成為平西抗日游擊戰的著名領導人;他的綽號“小白龍”,使敵寇聞名喪膽。他於1941年在密雲與日軍戰鬥中光榮犧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雲水庫岸邊。
由於擁有強大的影響力,1936年中國大學的師生竟然能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成功驅逐了時任外交部長、原中國大學校長的王正廷在學校的代理人祁大鵬,邀請原北平市長何其鞏當上了代理校長。何其鞏不負眾望,不僅管理好了校務,還專程跑到宋哲元老家和他商議,成功救出草嵐子監獄中命懸一線的黃誠、史立德等5人。 

領導團隊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期
宋教仁校長1912年-1913年3月22日逝世
黃興1913年-1914年
彭允彝1913年-1914年
黃雲鵬1914年-1914年
林長民1914年-1915年
 王印川1915年-1916年
 姚憾1916年-1921年
王正廷1921年-1936年
祁大鵬?-1936年
何其鞏1936年10月-1946年10月
 王正廷1947年-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