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朝鮮族鎮
三岔口朝鮮族鎮
三岔口朝鮮族鎮隸屬東寧縣管轄。面積243平方公里,1.89萬人。東寧縣的主要水稻產區和糧食高產區。
三岔口,原名“三岔河口”,系因瑚布圖河、小烏蛇溝河和大肚川河在此交匯而得名。地處東寧盆地東端瑚布圖河西岸,扼兩個平原的中心,是東寧土地最肥沃最早開發的地區。清朝晚期推行“實邊政策”,漸次墾闢。1881年(清光緒七年),吉林將軍委派官員於三岔口地方試辦屯田和招民墾荒。翌年於三岔口設街,命名三岔口街。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設立招墾總局,管轄穆棱河招墾分局等。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撤銷招墾總局,設置綏芬廳。從此,三岔口街成為縣一級政權的中心,並成為中俄兩國邊民物資交流的邊境口岸。1909年(清宣統元年)綏芬廳升府移駐寧古塔后,於三岔口設置東寧廳。中華民國成立后,1913年將東寧廳改為東寧縣,三岔口為東寧縣城。1917年,劃為第一區。東北淪陷后,1932年5月王德林率救國軍進駐三岔口,設有救國軍總司令部、救國日報社和兵工廠。1933年1月,日本侵略軍佔領三岔口,被劃為軍事禁區,進行清鄉,並建立偽東寧縣公署。1939年6月,偽縣公署移駐小城子(今東寧鎮)后,三岔口街成為一片廢墟。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原邊境居民陸續遷回,流浪在牡丹江地區的朝鮮族群眾相繼被安置在沿邊境地區,三岔口等邊境地區得到恢復與發展。1948年10月,東寧縣於三岔口設置第四區,1953年改設三岔口朝鮮民族自治區。1956年5月,撤區劃鄉,設置三岔口鄉。1958年9月,與大烏蛇溝、泡子沿鄉合併成立邊疆人民公社,后改為三岔口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建為三岔口朝鮮民族鄉。1988年3月,改為三岔口朝鮮族鎮,朝鮮族人口佔全鎮總人口的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