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山

桐山

位於洞口縣桐鄉九龍、中桃、浦溪3個村境內,共有瀑布80多處。最高的九龍瀑布,懸流長達217m。蒲溪村的綿羊溪,兩岸為原始次生林,古木參天,樹陰蔽日,瀑布分佈多而奇特,有一處瀑布衝下的深潭,潭碧如黛,深不可測,溪水溢出潭口,又成瀑布流下,十分壯觀。

地理概況


桐山
桐山
桐山,行政區劃屬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檀林鎮,位於皖鄂兩省交界處,是太湖縣第二高峰,蘄春縣第六高峰,東徑115.520E北緯30.510N,海拔1088米,太湖縣境內第二高峰。與岳西司空山、太湖最高峰將軍山,呈三足鼎立之勢。山上有古廟“岳王廟”,一說當地諧音“藥王廟”、山下有“桐佛庵”、‘桐山寺’等景點。如今已有簡樸公路從彌陀鎮盤到山頂。

藥王廟


大別山南麓,有座美麗的桐山;在桐山之巔,有座古樸的藥王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藥王廟雖然不及一般瓊樓玉宇的雄偉壯麗,卻因為有一代名醫李時珍的惠顧而遐爾聞名,流芳千古。
巍巍桐山海拔約1080米,“一山跨兩省”,南臨湖北蘄春,北靠安徽太湖。相傳當年蘄春名醫李時珍來到桐山採藥,因山高路遠,往返不便,遂砌石為棚,寄居山頂。
某日,太湖一老漢打柴桐山頂上,不幸被毒蛇“七步倒”咬傷,性命危在旦夕,幸得李時珍出手相救,才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撿回一條性命。
一時間,李時珍神名遠播,四面八方諸多患病者,尤其是那些看不起病的貧民,紛紛慕名而至,登山求治。李時珍是有求必應,義獻良技,免費用李時珍獨特的中草藥秘方,神奇地治癒了當時老百姓的諸多疑難雜症。
李時珍去世后,世人為了緬懷紀念李時珍的豐功偉績,把山頂的石棚擴建為“藥王廟”,把李時珍當年放藥箱懸壺濟世的大石頭,取名為“葫蘆石”。從此,桐山與藥王廟齊名於世,流傳至今。
如今的藥王廟,每逢佳節祭拜之時,仍是香客不斷,青煙繚繞的一派繁榮景象呢。
桐山
桐山
桐山
桐山

毓秀


系大別山主脈之一,是太湖縣的第二高峰,海拔1079.9米。桐山聳立在安徽太湖和湖北蘄春兩縣交界的縹緲涌動的雲海霧濤之中。
桐山,雖沒有泰山那樣巍峨,黃山那樣俊秀,華山那樣險峻,嵩山那樣空靈,但桐山是那麼粗獷、灑脫、雄渾、自然。桐山春天的艷麗,夏天的濃郁,秋天的絢爛,冬天的聖潔,會使人駐足凝目,迷神忘情。
順著山溪而上,只見藤蘿夾道,滴翠沁綠;青樹蒙叢,映蒼流黛;溪水潺潺,繚青縈碧。微風吹進林梢,拂動千枝萬葉,如翠袖曼舞。溪流漫過岩石,發出“叮咚”聲響,象輕風撫摸琴弦,又象情人切切私語。這兒,沒有鬧市的喧囂,沒有煙塵的污染。滿眼的綠色,彷彿連心靈都能染綠;無邊的純凈,似乎連肺腑都能澄濾透明。這兒,真讓人感到有一種脫俗的清幽和寂靜。
漸近山頂,只見那蜿蜒起伏的山脊坡嶺,眾星捧月般簇擁著主峰。那山脊邊的百丈懸崖,叫人驚心動魄,滿山滿嶺青松翠杉,密密麻麻。山頂上,一年四季,朝朝暮暮,白雲繚繞,奇峰怪石,如人似獸,若隱若現。
桐山不僅風景優美迷人,而且還有許多珍貴的藥材。無論是在懸崖之頂,溝谷之畔,岩隙之中,都生長著名目繁多的藥材。如:天冬麥冬天南星、天竺葵、蒼朮、白芷、桔梗、百合……傳說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曾到桐山採過草藥,並留下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當年,李時珍從南面上山採藥,在山腳下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上山時,忘記將灌滿了水的葯葫蘆帶走。後來這塊大石頭變成了一個葫蘆石。如今這個葫蘆石還屹立在桐山南面的山腳下。李時珍到達山頂,天天採藥,一采就是五六天。一天,有位上山打柴的農夫,因天熱饑渴中暑,昏倒在地’,恰好被李時珍遇著,李時珍當即用草藥將農夫治好;後來,農夫為感謝、紀念這位恩人,在山上用石頭做了一座廟,稱為“藥王廟”。此後,上山求醫問葯的人絡繹不絕。
桐山之頂北面還有一個山洞,人們將山洞叫雞塒。因為上山求醫問葯的婦女們,總要帶只公雞朝拜藥王爺,等人一走,這些雞都飛到那山洞裡去了。每當東方拂曉,公雞就飛到懸崖上“喔喔”地叫,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據說誰要是吃了這公雞,就可以滋精益腎、強身壯陽呢!
朋友;當站在桐山之巔,極目遠眺,山山相連,峰峰攜手,感受如何?俯首近觀,半山腰林海蒼茫,濤聲陣陣,山腳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村落農舍,鱗次櫛比,心情又怎樣呢?是啊!大自然的美是千姿百態的,而桐山給的卻是粗獷、灑脫、雄渾、自然的美感。
桐山,將以獨特的風姿和情調吸引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