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堡
紅山堡
徠紅山堡是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裡山巒一片鮮紅,因此命名為“紅山”后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曾叫“橫山堡”。
紅山堡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據當地史志記載:“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瓮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禦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
據史料記載,剛開始時駐堡將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將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陝西、寧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於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韃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眾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這次擴建規模超過了以前,當時的城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瓮城長30米,寬20米。堡內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
進了城堡,我們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雖經風雨侵襲,仍依稀可辨。在城堡西北台地處,還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殘片堆積。當地導遊告訴我們,這裡應該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是一座恢宏建築。
戍邊就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
所謂“防秋”就是歷史上一些邊塞游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在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內地農耕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以後至明清時代,每到秋季朝庭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也有研究者認為,“防秋”行動在客觀上,其作用並不僅是為了防戍,在一定意義上又作為一條商業通道而存在。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築“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后,使長城內的“寧鹽大道”和陝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驛站,比過去延長了120里,是寧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寧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方面,當時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時,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