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王辰的結果 展開

王辰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

王辰,男,漢族,1962年8月出生於山東德州,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

長期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醫院、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臨床、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呼吸病學。

2019年12月1日獲得2019年度吳階平醫學獎。2020年10月19日入選NAM新晉國際成員。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1年於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起歷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副院長、院長,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衛生部北京醫院副院長、呼吸中心主任。
1994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在2003年SARS暴發和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擔任北京和全國臨床專家組組長,制定系列診療規程,在臨床一線救治大量患者。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任原衛生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主持工作),推動國家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工作。
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任中日醫院院長、黨委常委。
2018年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黨委常委。5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2020年4月擔任溫州醫科大學病毒研究院榮譽學術顧問。7月26日任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長期在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醫院、中日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從事臨床、研究、教學與管理工作。做出序貫機械通氣、肺栓塞減量溶栓療法、確證中藥對流感療效等多項創新並進入國際指南,指導改善臨床實踐。
具有北京朝陽醫院、北京醫院和中日醫院3家大型綜合醫院和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領導和管理工作經驗,在學科建設和醫院管理髮展上取得顯著業績。曾主持原衛生部和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工作,推行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倡導推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
承擔國家及國際重要研究項目10餘項。是中國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煙草病學等領域的主要領軍者與推動者之一。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以來,著力布局建設由境內外傑出研究創新單元組成的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開啟接納多學科本科畢業生學醫的“4+4”新型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模式;創立“卓越護理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點班”;率先將有利於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加盟學校的准聘長聘(Tenure-track)教職制度引入國內醫學院校。以上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作為國家最高醫學研究和教育機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變革發展,使之成為中國醫學衛生健康事業前進的先進思想源和強勁動力源。

論文著作

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肺栓塞》《呼吸支持技術》《中國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狀況與防治策略》與國家規劃教材《內科學》《危重症醫學》等10餘部。
創立中國臨床戒煙體系,制訂《中國臨床戒煙指南》,主持撰寫《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堅定推進控制吸煙,是中國控煙工作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獲得榮譽

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12月1日獲得2019年度吳階平醫學獎。
2020年10月19日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新晉國際成員。同年12月21日位居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榜單第55位。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一等獎1項、特等獎1項。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世界衛生組織控煙傑出貢獻獎。
2021年3月8日,王辰榮獲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表彰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為獲得2020年度優秀履職獎的20位委員頒獎。

社會任職


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任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榮譽主任委員,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國家監察委員會第一屆特約監察員、中國戒煙聯盟第二屆主席。

社會活動


2020年8月29日中國醫療醫藥應急保障體系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任聯盟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出席並講話。

人物事件


疫情相關
2020年2月5日《新聞1+1》,白岩松與其連線解讀公眾關心的疫情問題。其表示核酸檢測率30%-50%,建議根據臨床診斷納入病例。2月6日表示,目前防疫壓力主要是大批患者沒有及時收治到醫院,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庭中的居住,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家庭和社區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關鍵要把已經確診的輕症患者及時收入醫院進行集中救治和隔離。現在醫院床位大多用於中、重、危重症患者,輕症患者收治不夠,造成的問題突出2月1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疫情分析,主持人白岩松與其連線,對於是否有可能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王辰表示像這個病(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們要做好準備。2月26日《湖北日報》報道披露,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設的綜合專家組由20位專家組成,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李蘭娟擔任召集人。3月30日起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聯合攝製的五集紀錄片《戰“疫”》,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晚8點檔首播。該片邀請趙鎧李蘭娟張伯禮、王辰、楊寶峰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回顧新中國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防疫抗疫、為人民健康所做的種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