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橋

湖北建始縣普濟橋

普濟橋,又名康家橋,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修施宜大道時,恩施康氏捐資修建。在此之前應該有一座清乾隆六年(1741)孟秋竣工的“永壽橋”,亦或被山洪沖毀而重建了普濟橋。

目錄

正文


現狀
普濟橋是(恩)施宜(昌)古道的要衝。該橋以當地青石作原料,糯米石灰桐油為沙漿,雖歷經數百年的風霜雨雪,但依然堅固如初。隨著川漢氣管道上野三河大橋1977年10月的開通和318國道的建成,橋兩邊往日的古道已經失去其功能,默默地隱逸於樹叢深草中,難見其原貌。施宜古道為恩施宜昌的一條大道,曾經是官道,也是商道、鹽道。該古道大部分被破壞,現存較完整的一段在建始高坪一帶,其長度約有10多公里,大都為石板鋪就,有的石板上還能看出人、馬長期行走留下的痕迹。整個古道隨著山勢而變化,或平坦,或陡急。民國年間,當地不少人靠“背腳”(人力背負貨物)為生,此路是必經之道。
站在橋上環顧四周,但見峽谷蜿蜒,群巒聳翠,白雲藍天,相映成趣;而或清風徐來,碧草起伏;清潭玉瀑,波光粼粼。眼前景物依舊,耳畔駝鈴依稀。如今,隨著下游不遠處野三河電站的建設,這座橋也將淹沒在水中,幾百年的古橋將徹底消失。
橋的北頭以前有一塊石碑,記述了當時的環境以及建橋的相關信息,惜碑已毀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搜集整理,現將精美絕倫、大氣磅礴的原文複製於後,算是對即將淹沒的普濟橋的紀念吧。
恩邑生員康先之,稟修野三河拱橋一案:查野三河道,巉岩峭壁,天小若盤;倒峽飛泉,河懸如鏈。鎮日之狂浪鳴濺,施寶筏以何從?中流則怪石排山,問慈航而奚自。裳褰脛涉,每歌行路之難;梗跡萍飄,幾有望洋之嘆!茲據稟稱:願捐金料,創建拱橋,因地制宜,凌空結撰。指點斜陽芳草,爰辟蠶叢;憑臨潭水桃花,遙鋪雁齒。一雙彩虹,濯錦浪以澄鮮;十二欄桿,仗青雲而穩步。盡許鴻儒題柱,駟馬高車;從教驢背催詩,曉風鳴雪。具雲水煙波之勝,用濟巨川;萃東西南北之儔,誕登道岸。(是)該生(員)見義必為,當仁不讓。效鄭公之置驛,庶幾近之;譬傅說之作舟,亦猶是耳。后詳請本道縣轉飭巴東縣及飭建始縣示諭:該處居民,勿許意外攔阻,俾得鳩工興造,永保津梁。從此人跡霜痕,無險阻艱難之患;黃童白叟,樂蕩平正直之休。積善致祥,免彰勿懈。
南岸捐山主:楊成誥 楊成烈
北岸捐山主:田開壽 田開敏 田開珍
石匠:楊士敖 魏興富
施南府恩施縣丁酉科造撰李景芳書丹
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夏月穀旦